|
這是雞腸道疾病的特征。很多養殖戶門都知道,養雞其實就是養腸道。雞腸道是雞飼料轉化,飲水疫苗吸收等的重要器官。其中腸炎,小腸球蟲,盲腸球蟲都屬于腸道疾病。下面小張跟大家說下比較常見的雞腸炎和腸毒綜合癥的癥狀以及解決方案。
腸炎臨床癥狀
雞壞死性腸炎致病機理,病原為魏氏梭菌,A型魏氏梭菌發生的α毒素,C型魏氏梭菌發生的α、β毒素,是致使感染雞腸粘膜壞死這一特征性病變的直接原因。這兩種毒素均可在感染雞糞便中發現。雞壞死性腸炎首要癥狀:俄然發病,不食,趴臥,排黃綠色或暗黑色的稀便,有的可見糞便中混有血液。呈零星發病和死亡,日死亡率一般不超越1,病程1~2天。如發生混合感染,死亡率會大大添加。筆者在鞍山區域某蛋雞場的壞死性腸炎病雞群中見到,因混感了大腸桿菌病,死亡率高達4%。
羽毛逆立,俗稱刺毛,嚴重的亂竄、怪叫、腿軟以及神經癥狀。可見糞便中帶有未消化的飼料,顏色呈淺黃,也有排黃白色糞的,還有的排胡蘿卜絲或爛魚腸樣的細條糞便,也有拉紅色糞便的。
剖解癥狀:
腸道明顯腫脹變粗,充滿膿性、腥臭性腐敗物,有的腸管內甚至充滿了氣體,腸壁變薄,如有繼發感染還可見到其他病變。
腸炎圖片.jpg (1.39 M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16 15:21 上傳
腸毒綜合癥
一般發病初期表現雞冠、肉垂顏色變淡、采食量下降、腹瀉。糞便中含有末消化的飼料, 出現拉黃、白、桔紅色或紅、白·相間胡蘿卜樣、血樣、水樣、西紅柿樣糞便,產蛋率急劇下降。本病發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較高。
剖檢變化
本病主要病變為: 冠、臉、肉垂蒼白, 血液稀薄, 肌肉蒼白;小腸(十二指腸、盲腸),腸粘膜呈節段性出血小結節,腸粘膜增厚的同時腸壁也增厚:肝臟色澤變深,呈褐色或黑紅色, 腎腫大,表面有凝血塊。腺胃輕微腫大,乳頭凸出, 輕刮有白色漿液。出現神經癥狀的病死雞頭顱有腦脊液。該病早期呈卡他性腸炎, 脆性增大;中后期呈壞死性腸炎,造成腸粘膜的脫落。
治療措施
腸炎、小腸球蟲病的混合感染是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 同時導致其他病變。因此該病單用一種藥物治療幾乎無效,必須采取多種藥物綜合治療.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避免二重感染。治療上采用地克珠利加速康加桿呼腸安等, 同時, 調節腸道內環境、補充多維等綜合措施,效果較好。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