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豆粕的六種蛋白源 在最新一輪的中美貿易摩擦中,中方終于祭出大豆關稅這張此前被市場認為是反制首選的“王牌”,兩國市場均為之觸動。對中國農牧行業來說,加征美國大豆關稅或意味著豆粕等 飼料原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在此關頭,尋找豆粕替代物就成了無奈之下的一種選擇,而這正是動物營養專家、《國際豬業》雜志專欄作者 Ioannis Mavromichalis所要探討的。誠如作者所言,“盡管豆粕仍然處于主宰地位,但當其它蛋白源能夠提供更有效益的解決方案時,它就會被輕而易舉地取代,而這只需要知識和經驗”。 豆粕含有44% 的粗蛋白,對全世界所有豬、家禽和奶牛配合飼料來說,它仍是最為常見的蛋白源。在全球范圍內,它不僅易于獲得,而且價格適中,其它任何蛋白源都無法輕易與之競爭。這種主導地位的獲得并不容易,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如果另一蛋白源的種植范圍也如此之廣,并在世界范圍內有強大營銷力助推,可能早就輕松取代豆粕的位置了。當然,豆粕是教科書式的蛋白源,常被用來制作用于教育目的的示范配方,它仍是其它所有蛋白源的參考標準。山東和美華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添加劑混合飼料、濃縮飼料、配合飼料的生產和銷售。年生產、銷售飼料30 萬噸,總產值8億元,是濟南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獨有的和美華養殖模式更是為廣大蛋雞養殖、豬養殖用戶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使得用戶效益得到提升,獲得2萬多用戶的一致好評。關注微信公眾號:和美華集團, 了解更多養殖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和美華集團, 了解更多養殖信息。 然而,豆粕不過是眾多可用蛋白源中的一個,其替代品大量存在。后者并未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不外乎它們仍然相對較貴,或由于抗營養因子而被貼上“有問題”的標簽,亦或經驗豐富的配方師沒有選擇它們。想想看,豆粕本身往往也不便宜,也含有抗營養因子,而營養學家并不像某些人可能認為的那樣不可理喻。本質上來說,豆粕被常用是因為這已成為習慣,而其它蛋白源即使在資深專家的適當引導下能夠節約成本,也經常被忽視。 以下6種原料就是這類被低估的蛋白源,它們至少在主產區應該同豆粕一樣受到重視。這包括: 以向日葵為例,其種子耐低溫,因而多半種植在寒帶氣候條件下。它們既可用來產油,也可食用。因為食用型葵花籽含油率低,不能用來榨油,所以用途不同的向日葵其品種亦不同。葵花籽粕是葵花籽使用溶劑(常法,與大豆一樣)或液壓(舊法)榨油后的殘留物,而采用后一種方法產生的葵花籽粕富含渣油,在配制飼料時應予以考慮。所有動物都樂意采食葵花籽粕型日糧,這是因為葵花籽粕含有少量糖類,賦予飼料甜味。向日葵不含明顯的抗營養因子,這一點不同于含有過多抗營養因子的豆粕等其它蛋白源。不過,葵花籽粕的粗纖維濃度較高,這限制了其在日糧中的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