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上半年,雖然環保禁養風暴使得豬價持續高位運行,但業內分析認為生豬行情整體依然是下行走勢,預計2018年豬價會持續下跌。
當周期下行到行業低谷時,生豬養殖企業能否抗住壓力活下來,關鍵在于抗風險能力。大型農牧企業相對抗風險能力更強,通過創新發展產融結合的方式為周期下行做準備,同時也為行業內眾多中小養殖企業提供幫助,幫助其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
生豬養殖屬重資產行業,周期風險明顯
一直以來,農業,尤其養殖業,往往需要重資產的投入,而生豬養殖則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一般來說,新建養殖場至少需要5年才能回本,而且投資大收益慢。
行業分析認為,國內的生豬養殖企業的養殖成本普遍較高,主要是由于飼料成本高、料肉比高、PSY 低,其次還有機械化水平低導致的人工費高,環保方面的投入不斷提高等。而飼料、疫苗、藥費、土地租金等一系列的前期投入均需要資金支撐。
從整體的生豬產業上看,我國生豬養殖產業呈現了生豬養殖企業生產規模小,分布零散,生產計劃性差,管理粗放,市場敏感性差等一系列特征,在遇到周期低谷時生豬養殖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差。
有業內人士表示,養殖企業在生豬價格高峰期擴大生產規模,而由于終端消費市場的需求總量并沒有特別增長,生豬供應量的急劇增長導致市場供求關系失衡,豬價急速下跌,生豬養殖企業就有可能出現賺一年虧三年的情況,周期風險明顯。
雛鷹農牧(行情002477,診股)創新發展,產融結合為中小養殖企業提供幫助
目前,多家上市農牧公司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產融結合孵化融資渠道等形式,提升自身抵御周期風險的能力,同時幫助中小養殖企業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比如雛鷹農牧的互聯網資源型平臺新融農牧。
據了解,新融農牧是雛鷹農牧在雛鷹模式產融結合的背景下推出的“互聯網養豬資源平臺”,采用資源整合的模式,專注于生豬養殖產業鏈的服務,集交易服務、金融服務、數據服務于一體。業內專家表示,雛鷹農牧是一步步從中小養殖企業發展過來的,深知中小養殖企業的需求和痛點。新融農牧副總經理李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中小養殖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和需求,新融農牧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互聯網+養豬生態,為養豬企業提供金融、信息化、技術、管理咨詢等一系列服務,幫助他們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據介紹,新融農牧擁有電商交易平臺、豬博士生產管理系統、大數據平臺和生豬養殖全產業鏈專家平臺等九大資源平臺,通過搭建生態圈為行業提供數據服務,指導行業內的中小養殖企業有效規避豬周期,幫助養豬企業找到生產經營的短板,提高抗風險能力。“新融農牧是一個圍繞生豬養殖的生態系統平臺,為豬場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管理系統,不僅提高單個豬場的生產效率,又將采集到的各類公開信息、行業輿情進行聚合,并基于人工智能分析和預測,對整個行業的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判斷,為行業提供數據服務。”李帥介紹到。
此外,新融農牧還為入駐平臺的中小養殖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通過平臺授信,幫助中小養殖企業提高融資能力,從資金層面提升抗風險能力。新融農牧的金融服務以中小養豬企業為中心,引入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信息服務打通養豬企業與金融機構融資通道。據雛鷹農牧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新融農牧已與多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使入駐平臺的客戶融資過程更加便捷。
業內分析認為,雛鷹農牧通過輕資產模式及產融結合的全產業鏈模式平衡周期下行對其業績的影響,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投建新融農牧平臺幫助沒有上市、未享受到資本市場紅利的中小養殖企業,幫助其提高整體抗風險能力,是彰顯大企業行業責任的行為。
農牧業本質上是一個資金投人大、回報周期長、風險長期在的行業。生豬養殖業中小散戶將繼續長期存在、市場總供給相對保持穩定,生豬價格波動周期性規律一定時期內不會消失,而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是中小養殖企業的必修課題,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