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25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經理人] 批次生產—未來規模豬場必然的選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8-3-26 09:05:2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讀

  隨著規模豬場全進全出生產模式的推廣應用,批次生產也應運而生。本文介紹了批次生產的優缺點,闡述了批次生產在生豬生產中的優勢,批次生產能夠使豬場能走向系統化、規范化的道路。


  批次生產,就是將原有連續生產管理模式每天都有的斷奶、配種及分娩等重點的工作,改為在集中的時間段內完成生產工作,且間隔分明有規則,可以使傳統連續飼養方式造成的疾病水平傳播得到完全阻斷。豬舍管理采用全進全出方式隔離飼養,所有生產階段雖處在同一豬場內,但由于實施了批次生產,不同批次豬只絕不混養,基本上每棟豬舍即是一批豬只,可視豬場規模可改為1/2、1、2、3、4、5 周一個批次生產,各棟豬舍間嚴格執行隔離防疫措施。不同生產階段(例如種母豬、分娩哺乳、保育、生長育肥等不同之分段方式)的豬只各自處于不同的豬舍內,而且使用全進全出的方式可以阻斷疫病在豬只間的水平傳播。

1、批次生產主要優點

1.1 提高豬群健康水平

  正因為批次間豬只不混養、并欄,豬只應激減少,不同日齡的豬只分別在隔離的空間飼養,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感染,阻斷疾病的傳播,進而提高豬群健康水平。

  傳統豬場為什么豬病會越來越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但就飼養管理來說,由于飼養管理水平差,豬群飼養密度過大,同一幢舍不同批次或者日齡的豬只混養在一起,易造成疫病的水平傳播;夏季高溫高濕容易中暑,冬季低溫容易患感冒和風濕,高濕容易發生皮膚疾病,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超標往往會發生呼吸系統疾病;舍內環境衛生差、糞尿不及時清除,給各種寄生蟲的滋生創造條件,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1.2 減少預防性藥物的使用

  批次生產可以生產出健康狀況良好的豬群,和連續飼養模式比較,可以減少預防性藥物的使用量,豬只的日增重、飼料效率、死亡率及用藥成本皆有顯著的改進。

1.3 節省員工工作時間,降低種豬成本

  批次生產將每天或每周都需要執行的配種、分娩等重要工作,集中于短時間內完成,節省了員工工作時間,提高豬場管理效率。可以改變豬場員工沒有集中休假日的現狀,讓日常工作變得有計劃性和可預知性。計劃生產使得工作量相對集中,可以降低人事成本,在工作量大的日子,可以調動員工或聘請臨時工人支持。批次生產最好做到每批次分娩控制在3 d 內完成,這樣短時間內有大批母豬同時分娩,各分娩母豬平均哺乳新生仔豬時,交叉寄養也比較容易,可利用該批懷孕母豬在已經有2 ~ 3 頭分娩之后后,剩余豬只使用前列腺素( PGF2α)使母豬同期分娩。同一時間段分娩的豬只,免疫水平一致,甚至于一直到豬只上市時,整批出售肉豬整齊度好,售價可以高出0.2元/Kg。此外實施大批次配種,必須使用深部輸精技術才能應付大量精液需求,也將使公豬在養頭數減少,可向大型精液供應中心議價,外購優良新鮮精液使用,也可以數個豬場共享優良公豬精液,共同采購優良種公豬,降低生產成本。


1.4 飼料效率高,飲水(10%)及耗料(4%)監視,預知健康狀況

  在良好干凈的飼養環境中,病原危害極低的狀況下,豬只生長速度加快,上市日齡可大幅縮短;但越干凈的環境,越應該注重生物安全,否則患病之風險更高。在疾病病原濃度很低的環境下,豬只所攝食之飼料,只需要少量轉換成免疫物質,蛋白質可以完全消化吸收,提高飼料效率,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各批次之間,豬舍隔離性良好,環境溫度及通風容易個別控制,營養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齡體重或豬只公母分欄飼養,提供最佳配方,減少飼料營養的浪費。飲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單位個別監視使用量,可提早預知豬只健康狀況,及早預防豬只疾病。批次之間空欄時間容易控制安排,豬舍硬件的維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規模進行,提供干凈的畜舍給新批次豬只關養。可以將主要的飼養技術及人力集中在配種、分娩及保育照顧工作,將時間及精力專注于豬場最重要的地方,使整個豬場飼養成績大幅進步。



  綜上所述,批次生產能降低豬只得病的概率、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豬場管理效率,從而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

2、批次生產存在的缺點

2.1 母豬

  后備母豬和乏情母豬缺少外界刺激,可能不能在需要的時間段內發情,因此需要更多的母畜配種,以減少分娩空欄情況的出現,配種目標才能達成。同時,懷孕母豬過多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2.2 公豬精液

  由于配種時間集中,種豬使用強度時強時弱,可使用人工授精技術及多家友好豬場共享公豬精液來克服。每周的中期配種(周三之后)可能導致母豬在周末分娩,假如由傳統的連續飼養模式改變為批次生產,初期可能生產量降低,隨后因生產速率增加和醫藥費減少,而收益很快地恢復。母豬群中一些延后或提前分娩的變異,將增加斷乳仔豬群中日齡和體重的變異。小體重斷乳仔豬因為防疫隔離問題,不能留待下批飼養,會增加淘汰豬只數量。

2.3 批次工作

  現場工作安排不適當時,工作量有時會過大,造成工作質量不佳。批次配種數量如果調整不當,或分娩率突發變化,可能造成生產斷檔。批次生產模式其分娩床比傳統連續式模式需求數量會增加,且因為批次間屬于不同關養單位,通風控制設備及豬場面積利用率等也相對增加,建筑及硬件成本相對較高。

3、從傳統豬場向批次生產轉化時需要考慮事項

3.1 批次間隔時間選擇

  依照在養規模及各豬舍面積決定每一批次的間隔時間,大型豬場其實很多已經在實行批次生產,只是斷乳后保育空間并未成批隔離飼養,只要將保育及育肥部分之成批隔離解決即可改善現況。小型豬場可以選擇2、3 或5 周一個批次之間隔(表2),如果考慮整個豬只發情周期,建議小豬場采用3周批次操作較為恰當。

3.2 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數量

  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數量決定每一批次母豬群數量,也關系到整場在養母豬群數量,不同批次之分娩舍間應該有明顯隔離飼養措施。

3.3 分娩率

  各個豬場配種分娩率不同,冬夏季的成績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應隨著該場不同季節之配種分娩率決定該批母豬配種頭數,以符合分娩單位的需求(確保分娩舍滿床)。



3.4 公豬利用率

  在養公豬頭數會因為批次生產而減少,可考慮與周邊友好豬場合作共享公豬,共同集資購買優良種公豬;深部輸精技術在批次生產的豬場是必備的技術(是否已經具備條件?人員操作熟練嗎? ),只有具備條件的豬場才能開展這項工作,否則將有百害而無一利!

3.5 后備母豬

  后備母豬來源及數量應事先計劃,考慮外購或自家繁殖。欲進入生產豬群之后備母豬,應至少觀察到1個發情周期,將基礎免疫做好后,再進入繁殖豬群,詳細掌握后備母豬的發情周期,可以降低發情同期化藥物的費用。

3.6 工作人員

  批次作業集中,應事先調整或訓練技術人力,將技術人力投入最重要的配種、分娩及保育工作。

4、生產模式

  生產流程設計見表1 。表格數據需要按照生產一線真實具體填寫,數字變化填寫原因,可以明確到相關批次,以便找出導致的原因,便可以在下一批次及時準確的糾正錯誤。



批次部分基本生產參數設定見表2。



1) 能繁母豬:能繁母豬500 頭,斷奶日齡:28 d,母豬分娩率:8 8 % ,母豬周轉率:2.3 窩/ 年。

2) 母豬繁殖周期:懷孕114 d,哺乳28 d,母豬非生產日17 d,總計159 d。

3)各階段豬育成頭數:年產2.3 胎/ 頭;產活仔數11 頭/ 胎;0 ~ 5 周齡育成率95% ;轉入保育舍10.45 頭/ 窩;6 ~ 10 周齡育成率97% ,轉入育成育肥舍10 頭/ 窩;11 ~ 24 周齡育成率98% ,出欄9.8 頭/ 窩;每頭母豬平均年提供育成豬9 .8×2.3=22.5 頭。

4)確定每周配種母豬數:年總產窩數500×2.3=1 150 窩;全年52 周,每周應產窩數1 150/52=22 窩;每周應配母豬數, 按分娩率8 8 % 計, 則為:22/0.8 8 = 25 頭;故每周應配25頭才能保證每周22 頭母豬受胎。每個生產環節豬只“全進全出”——每周有25 頭母豬配種,每周22 頭母豬進入妊娠車間,22 頭進入產仔哺育車間,22頭母豬產仔,22 窩(242 頭) 仔豬哺乳,22 窩(230 頭)保育豬,22 窩(220 頭)育成育肥豬,22 窩(216 頭)育肥豬出欄。

5、生產中怎樣讓母豬繁殖周期同步

5.1 集中斷奶法

  一般最常用及節省成本的方法就是在一定范圍內讓母豬同時斷乳,這批母豬會在斷乳后約5 ~ 7 d 同時發情,如果執行3 周批次生產,則此動作每3 周執行1次,經過21 周調整,全場即可調整成3周批次生產模式。

5.2 激素調節法

  利用前列腺素(PGF2α)誘導母豬同期分娩(Cameron 等, 2000),但如因同批預產期范圍過大時,并不適合使用此法。但調整后之同批次母豬群,如果其中有2 頭母豬已經生產,剩余待產母豬即可以施打PGF2α,使其整批懷孕母豬群集中分娩,將批次間分娩之仔豬日齡控制在3 日齡以內,對整批仔豬后續的飼養會較為順利。



  應用律期媒(Regumate®) 讓母豬發情同期化,律期媒是人工合成之類固醇,有類黃體激素(助孕素)之作用,于黃體期間每日1 次添加于飼料中,使母豬延長黃體期,導致濾泡生長發育延遲,直到停藥后整個發情周期再重新啟動。停藥后濾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s, GnRH) 激增, 會刺激濾泡生長,濾泡成熟時,黃體刺激(luteinizing hormone, LH) 增加促使濾泡破裂排卵, 一般停藥后約5 ~ 7 d 內同時發情排卵。律期媒對于濾泡期FSH 及LH 之分泌并無法抑制, 因此,在濾泡期口服治療效果不明顯(Chen 等, 2006), 欲治療的母豬應該事先了解其發情周期(Foxcroft 等, 1995)。一般對于不知發情日期為何時的后備母豬,建議連續投藥18 d,但對于已知發情期之后備母豬投藥10 d 或14 d( 表2), 其停藥至發情的時間兩者效果差異不顯著(Borbolla 等, 2006)。實驗證實使用律期媒的豬場,其母豬懷孕率比較高, 且黃體數目較多, 年產斷乳仔豬頭數比未使用之豬場多0.69 頭( 表3),每胎斷乳仔豬頭數約增加0.25 頭(Meissonnier 等, 2006)。




5.3 更新繁殖母豬群

  某些豬場準備大量成熟后備母豬擴養或減少母豬群,使每一批次之母豬群達到批次需求目標,逐漸更新繁殖母豬群。所準備之后備母豬應記錄發情日期,于批次安排之配種前1 周調后備母豬至不同欄舍,以刺激后備母豬發情。

5.4 成熟公豬試情

  成熟公豬每天暴露在待配母豬群之中5 ~ 30 min,每天2 次,對于母豬發情有很好的效果,了解掌握后備母豬的發情周期,對后續使用藥物控制后備母豬加入繁殖豬群有很大的幫助(Estill, 2000)。對于配種后的母豬應盡早于24 ~ 35 d 進行懷孕診斷,以利空胎母豬及早篩選出來,進行后續處理。



6、完善豬場記錄體系

  豬場要做到持續有效的全進全出,建立完整、準確的記錄體系是必不可少的, 記錄體系設計應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6.1 豬舍存欄記錄

  記錄各生產車間豬群的變動及存欄情況,包括公豬舍、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存欄記錄,一般有日報、周報、月報等。為了方便統計分析,以上記錄一般根據豬場生產節律而設計,豬場實施批次間管理模式,一般設計成周報形式。此外,還要有配種記錄、分娩記錄、母豬繁殖記錄、母豬分群記錄、后備母豬培育記錄、豬場銷售及采購記錄。通過對記錄數據的統計分析,計算每個生產節律豬群的生產成績及豬場整體生產經營狀況。

7、批次轉化后需要考慮事項

1)母豬整個生產周期約為147 d,是由斷乳后再發情約7 d,加上懷孕期115 d 及哺乳天數25d 所構成。將豬場調整為3 周批次生產模式之后,整個豬群應做繁殖記錄,收集一段時間后,由平均斷乳后再發情天數及懷孕天數總和,對哺乳天數再做修正。

2) 批次生產后,為了充分利用保育舍以后之設備,一切作為應以滿足保育以后之欄舍為主。

3) 收集一年中各月份之配種分娩率,考慮母豬年更新率,由該時期之配種分娩率決定每批的配種母豬及更新后備母豬頭數。

4) 在養公豬會因批次生產使用了人工授精技術而必須減養,且因使用間隔過長而影響精液質量,必須調整使用計劃,即使于非配種周之期間,還是需要對公豬做精液采集處理,以維持公豬正常生理。

5) 安排更新后備母豬選留計劃,可于每批次選拔優良種母豬固定配種數,所生產之更新小種豬,于育成后期選留更新用。

6) 將技術人力集中執行配種、分娩助產及保育,確實照顧分娩仔豬,提升活仔率及斷乳后育成率。

7) 執行批次生產后,每批豬只抗體水平穩定,可進行血清學定期監控計劃,偽狂犬、蘭耳等疾病清除計劃較能實施成功。利用更新后備母豬計劃,選拔出整齊度一致之種豬,再給予穩定整齊之種公豬精液,則可生產整齊度一致之肉豬,肉豬整齊度生產計劃在批次生產系統中是絕對必要的,將可以使豬舍達到完全利用。

8、總結

  傳統豬舍通風、保溫及隔離效果不佳,建議在更新豬舍時,可考慮改變為批次生產模式。配置合理的操作路線(空氣、動物、人員及排污),利用時間確實執行清洗及消毒工作(空欄清洗、消毒、剪牙、剪尾、去勢及疫苗注射),提供最佳環境設備的隔離病豬舍,早期移除病豬至隔離欄或隔離豬舍,經治療無效馬上撲殺離場。嚴謹的防疫措施,進入場內淋浴更換工作服及雨鞋,人員、物品及動物進出管制,進出豬舍須清洗雨鞋及腳踏消毒水槽,空欄徹底清洗、放干及消毒再放干,由干凈場引種。批次生產配合上述之控制方法將可大幅改善豬場育成率,讓豬場的效益達到最大化。

批次生產實際案例分享:

  湖北省某規模豬場,2013 年以前豬場肥豬出欄量從來沒有高于8000 頭,出欄肉豬成本高達14元/kg。

  2013年8月豬場用儀器丈量了實際欄舍面積,清點了欄舍數量。豬場產床117 張,根據欄舍的容量設計年出欄12 000 頭,隨即調整成每周分娩23-24 窩,配種27-28頭。基礎母豬485 頭。按現有欄舍實施嚴格的周批次管理,增加出欄量,提高了欄舍利用率,出欄肉豬成本(14 元/kg )的20%(欄舍折舊、水電、人工成本)=2.8 元是可以節省的。



  豬場用兩塊4平方米的白板,將批次記錄梯形表懸掛在員工吃飯的食堂墻壁上,豬場每批次的成績情況一目了然,豬場一直執行白板批次管理,2015 年全年出欄超過12 000 頭,MSY超過23頭。

來源:養豬職業經理人       微信ID:YZZYJLR2016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3 13: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