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豆粕是大豆加工副產品,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含量為40-50%,脂肪為1-2%,碳水化合物約為10-15%,且較魚粉價格低,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原料。但豆粕中存在多種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寡糖等,會影響畜禽生產性能和飼料利用率。目前消除豆粕中抗營養因子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微生物發酵法及添加酶制劑法,其中微生物發酵法安全、健康、高效,可最大限度地降解豆粕中的抗營養因子,并產生有益活性物質。然而由于發酵菌種、發酵工藝及豆粕本身特性的差異,目前市場上發酵豆粕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本文是對市場上流通的豆粕和發酵豆粕中的抗營養因子水平進行調查分析,為其在飼料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數據依據。
材料與方法
樣品來源:山東、河南、天津、北京、遼寧、黑龍江、河北、江蘇、浙江、重慶10個省(市、自治區)經營和使用環節的65批次豆粕;山東、河南、廣東、北京、浙江、江西、湖北、上海、天津、遼寧、四川、福建13個省(市、自治區)經營和使用環節的54批次發酵豆粕。取樣地區和數量見表1。
11.jpg (65.58 KB, 下載次數: 1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2 09:32 上傳
檢測抗營養因子指標:
棉籽糖、水蘇糖、脲酶、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試驗結果
1.豆粕和發酵豆粕中大豆球蛋白的含量分析
發酵豆粕中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比豆粕減少57.7%(表2)。從圖1-a可明顯看出,90%的豆粕中大豆球蛋白含量聚集在60—180 mg/g范圍內,而90%的發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含量主要集中在0—120 mg/g。
12.jpg (90.25 KB, 下載次數: 1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2 09:32 上傳
備注:ND表示未檢出
13.jpg (86.35 KB, 下載次數: 1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2 09:32 上傳
14.jpg (101.69 KB, 下載次數: 1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2 09:32 上傳
圖1 豆粕及發酵豆粕中抗營養因子含量百分比(a:大豆球蛋白;b:β-伴大豆球蛋白;c:胰蛋白酶抑制因子;d: 棉籽糖;e:水蘇糖)
2.豆粕和發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分析
結合表2 發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相較于豆粕降低了63.2%。所調查的65 批次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主要集中在42.8—150 mg/g范圍內,含量百分比約85%,而54批次的發酵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主要聚集在0—60 mg/g范圍內,所占百分比為83%(圖1-b)。
3.豆粕和發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分析
胰蛋白抑制因子平均含量在發酵豆粕中比在豆粕中降低了59.1%(表2),80%的發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在0—10 mg/g,而80%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主要聚集在0—30mg/g(圖1-c)。
4.豆粕和發酵豆粕中低聚糖的含量分析
發酵豆粕中棉籽糖平均含量比豆粕減少了82.5%,水蘇糖平均含量降低了82.5%(表2)。從圖1-d 中可以看出90%的發酵豆粕中棉籽糖含量在0—6mg/g范圍內,而90%豆粕中棉籽糖的含量在6—15mg/g范圍內。86%的豆粕中水蘇糖含量在21—42mg/g 范圍內,而87%的發酵豆粕中水蘇糖含量在0—14 mg/g范圍內。
5.豆粕和發酵豆粕中脲酶的活性分析
豆粕中脲酶百分位數值P90 是0.19 U/g,P97 是0.40 U/g,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飼用豆粕的脲酶含量為0.02—0.45 U/g,由這些數據可以判定,豆粕中脲酶含量正常值范圍應在ND—P97(0.40 U·g-1)之間。發酵豆粕中的脲酶未檢出,結果表明發酵可以顯著降低脲酶活性。
結論
發酵豆粕中的抗營養因子含量低于豆粕,由于不同廠家使用菌種種類、菌種數目、加工工藝的不同其含量不完全相同,建議使用發酵豆粕時關注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營養因子的含量分析。
本文選自:楊玉娟,姚怡莎,秦玉昌,等.豆粕與發酵豆粕中主要抗營養因子調查分析. 中國農業科學,2016,49(3):573-580.
其他相關閱讀:
豆粕最新標準(GB/T19541-2017)
飼料的自動氧化對其營養價值的影響
微生物發酵飼料及其應用
新玉米含水量的判斷
標準品管理及標液配制重磅分享
膨化水產飼料相關的常用信息
飼料品質管理的重點是生產過程
丁酸甘油酯.gif (82.26 KB, 下載次數: 1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2 09:34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