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和藍耳病在大部分豬場都以潛伏帶毒亞臨床狀態存在,在臨床和病理形態鑒別診斷是比較困難的。
今天給大家淺談一下豬瘟和藍耳病的特征,以便大家在生產實際中診別判斷。
1.jpg (87.38 KB, 下載次數: 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1 09:20 上傳
豬 瘟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以發病急、高熱稽留和微血管壁變性引起廣泛出血、梗死和壞死等變化特征。
臨床診斷:
可見病豬精神沉郁;
全身衰弱,行動遲緩、怕冷、互相堆疊;
口渴、喜飲臟水,先便秘后腹瀉或者便秘腹瀉交替發生,排除惡臭糞便或者帶有黏液和血絲的糞便等異常癥狀。
病理診斷:
具有典型的敗血癥變化,皮膚、黏膜、漿膜和實質器官可見大小不等的出血變化,如會厭軟骨和扁桃體出血,胃底粘膜出血等。
典型病理特征:
是在盲腸和結腸黏膜處有“紐扣狀潰瘍”;
腎表面有灰白色壞死灶,俗稱“雀斑腎”,并且壞死灶深入皮質內;
淋巴結切開呈大理石病變。
2.jpg (61.92 KB, 下載次數: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1 09:20 上傳
藍 耳
豬藍耳病也叫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對繁殖母豬和斷奶仔豬的危害特別大,在沒有繼發感染時,豬群無臨床癥狀,一旦侵入豬群發病時,呈爆發性。
臨床診斷:
發病豬后肢疲軟、站立不穩,多數豬咳喘、腹式呼吸;
體溫一時性升高;
無敗血癥的出血性素質變化,僅出現微循環淤血,皮膚呈現發紺,不同程度的藍紫色現象;
耳部有藍耳病變;
無神經癥狀、無皮膚出血、無血便等癥狀。
典型癥狀:
母豬胎盤上有1-3毫米大小的血皰。
病豬解剖后發現肺尖葉、心葉變長、柔軟、似“象鼻”,表面有斑駁樣花紋,這也是豬藍耳病的典型病例變化。
區 別
豬瘟和藍耳病的區別是豬瘟病豬體溫高熱稽留,藍耳病豬體溫是一時性升高;
豬瘟病豬無呼吸系統癥狀,藍耳病豬氣喘明顯;
豬瘟病豬背部、四肢等處有明顯出血點,雙耳出血與周邊組織界限明顯,藍耳病豬耳部微循環障礙,局部淤血缺氧導致耳部皮膚發紺,臀部及四肢也出現發紺,無出血點。
在生產實際中,要結合多種病癥綜合分析才可能確診,切不可妄下定論。
3.jpg (55.2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11 09:20 上傳
科學防疫
撲滅豬瘟和藍耳病的最強有力的武器是弱毒疫苗。
豬瘟的防制要做好科學免疫接種,
適當提高疫苗的免疫劑量3-4頭份是比較合理的。
推薦豬瘟首免在35日齡,肌內注射豬瘟弱毒苗1頭份,二免在60-65日齡肌內注射弱毒苗2頭份。
后備、空懷母豬配種前肌注弱毒苗4頭份;
種公豬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肌注弱毒苗4頭份;
妊娠母豬禁用弱毒苗接種。
對于藍耳病強毒株,滅活苗的保護力遠遠低于弱毒疫苗。
推薦種公豬用藍耳滅活苗接種兩次,第一次肌注滅活苗1頭份,20天后再用同樣的疫苗同劑量接種一次;
其他豬用弱毒苗接種,妊娠70天的母豬暫不接種,待分娩斷奶后再接種;仔豬在3周齡和10周齡各免疫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