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jpg (63.4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3 09:06 上傳
這句話是一個外國專家在講課時說出的,當時他沒有做多的解釋,但后來細細分析,還真的很有道理。
從來源上來講,蛋白飼料比能量飼料缺,因為能量飼料的產量比蛋白飼料高得多,人們更愿意種植高產的作物;從價格上來講,蛋白飼料的價格要高得多;那為什么會出現中國的飼料不是缺蛋白而是缺能量呢?
這里存在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人的認識問題,人們都認為蛋白是限制豬生產的重要因素,在設計配方及使用時,都會偏向多加蛋白質;所以,盡管成本高,人們也愿意多用蛋白飼料。
其次是人們對豬的需要不清楚,特別是環境因素的變化,而國內養豬場的環境因素是隨季節而變化的,并不能長年穩定;這樣在氣溫高的季節,飼料配方及飼喂量不存在問題;但氣溫降低的季節,豬對維持能量的需要量加大,仍然按原來的配方和飼喂量,那就顯得能量不足了;許多豬場在冬季過后,會發現母豬群普遍瘦弱,就是嚴重缺乏能量而動用體儲的緣故。
第三是飼料本身的因素;設計配方時,都是按標準玉米進行設計的;但生產上使用的玉米往往達不到標準,特別是自產或臨近收購的玉米,根本不做檢測就使用,不合格玉米的使用量很大;如新收獲的玉米往往存在水分大和雜質多的問題,會降低能量的比例;新收獲的玉米還存在大量的抗性淀粉,而抗性淀粉是不會被消化吸收的。
第四是人們對限制飼喂偏愛,特別是對后備母豬的培育,不論母豬前期生長如何,也不論母豬膘情怎樣,都千篇一律地采用限制飼喂,導致母豬因膘情不足而不發情;對妊娠母豬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豬對不同營養元素的需求是需要平衡的,哪種多或者哪種少,都不利于養豬生產;希望朋友們在看了這篇文章后,對照一下自己的情況,有沒有缺乏能量的現象呢?
來源:老劉養豬 作者:劉德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