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產母豬到了預產期大多都會正常分娩,但有個別母豬經過一番努力后仍不見有仔豬產出,我們視這種情況為難產。
1.jpg (138.58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8 09:42 上傳
難產的判斷標準
母豬有羊水排出、強烈努責后1-2小時仍無仔豬產出或產仔間隔超過1小時,即視為難產。
造成母豬難產的原因
一般有母豬骨盆狹窄、腹內胎兒過大、胎兒體位不正、母豬產程無力。
1、骨盆狹窄
骨盆狹窄常見于初產母豬,這是由于母豬自身發(fā)育的先天性原因造成的難產,無關仔豬體格是否過大。
對于這樣的母豬,我們建議產后果斷淘汰處理。
因為如果第一胎就比較難產,那么以后的二胎、三胎基本也會難產,這說明她不太可能成為優(yōu)良的生產母豬。
2、腹內胎兒過大造成的難產
腹內胎兒過大造成的難產可見于初產母豬,也見于經產母豬,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妊娠母豬前中期的膘情調整不到位、后期供料無節(jié)制造成的。
眾所周知,后期的飼喂主要是供應胎兒成長的,正常情況下,我們也樂見后期的母豬多吃些料,好增加仔豬的出生重。
3、后期加料
但有個別母豬前期的膘情過瘦,后期加料很容易產出大體格仔豬。
如果所懷仔豬大多數體重都在1.5-2.0公斤,忽然有個3.5-4公斤的仔豬,那么就極容易造成母豬難產。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給母豬注射氯前列烯醇,促進母豬盆腔和子宮頸進一步開張,以有利于大體格仔豬的產出。
4、胎兒體位不正
胎兒體位不正是母豬難產中最常見的情況,大多見于仔豬臀部朝外、背部朝外、兩頭仔豬卡在一起、仔豬卡在骨盆腔下部、仔豬腹部面向母豬脊背等,此時需要我們對母豬進行掏產。
2.jpg (64.54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8 09:42 上傳
助產
1.掏產前需要先對母豬注射氯前列烯醇;
2.技術員需要剪平指甲,再用消毒水消毒手、臂和母豬外陰;
3.手臂穿助產手套,然后用潤滑劑潤滑手臂;
4.隨著子宮收縮節(jié)律慢慢伸入陰道內,利用子宮擴張時先將仔豬體位調整正常(仔豬背部面向母豬背部、頭部朝外或者后腿朝外),卡在一起的仔豬需將其中一頭往里推,方便另一頭產出,卡在骨盆腔下部的仔豬也需要往里推;
然后往產道上拉,之后抓住仔豬頭頸部或下頜部或后腿慢慢將其向外拉出。
母豬產程無力大多見于母豬膘情偏瘦或者懷子較多,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母豬生產過程中體力不支,進而生產困難,此時需要技術員協(xié)助母豬生產。
1.用手由前向后用力擠壓腹部,幫助母豬將子宮內仔豬趕至產道。
2.母豬長久側躺可造成局部淤血、起立困難,可趕動母豬適當活動,調整躺臥姿勢,以利生產。
3.對母豬靜脈輸液補充體能:生理鹽水+青霉素+鏈霉素+魚腥草+地米,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鈣+復合Vb,生理鹽水+林可霉素。
4.產程后期母豬子宮收縮乏力,可注射縮宮素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
5.適時掏產。
對產道損傷嚴重的母豬應及時淘汰,難產母豬要在信息卡上注明難產原因。每頭母豬在產后注射長效土霉素15ml保健,子宮內投宮炎丸。
產后母豬臀部清洗消毒,外陰噴碘酊,產床用消毒水清洗、拖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