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蛋雞場實際生產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導致蛋雞的利潤悄悄流失,造成蛋雞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下降,制約了蛋雞業的健康發展。現將蛋雞場常見管理問題解析與解決方案做一概述,僅供業內人士參考。 問題解析:1>飼料營養調配不當,冬季營養過剩,浪費飼料、未消化的蛋白分解產生氨氣污染環境,造成呼吸道疫病頻發 ;2>飼料營養調配不當,夏季、初產、高產期營養不能滿足,造成體質差、產蛋率下降、高峰期短、經濟效益低下;3>大部分蛋雞場沒有專用的開產料,易造成營養負平衡;沒有專用的淘汰雞專用飼料,淘汰體重小; 4 >傳統蛋雞營養階段劃分(育雛期/育成期/產蛋期)不適應現代蛋雞育種和生產性能及遺傳潛力發揮的營養需要。關注微信公眾號:和美華集團,了解更多養殖信息。技術支持:電話:15853106958 QQ:3332097010 微信:15853106958 解決方案:使用不同階段的特制開口料和預混料,按照精準營養調配飼料大配方。 飼料分級問題普遍存在。 問題解析:采食不均勻、營養不平衡;雞群均勻度差、胖瘦不均;蛋殼質量不均勻;雞群易發脂肪肝、死淘率高。 解決方案:改立式為臥式攪拌罐,正確把握攪拌時間(飼料不是攪拌時間越長就越均勻。由于普遍使用立式料機,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比重大、顆粒小的石粉、預混料中礦物質等原料,會順著飼料空隙向下移動,造成飼料的嚴重分級。實驗表明,在各種原料添加完畢后,攪拌8-10分鐘為宜。)嚴格按照科學投料順序加工飼料(科學的投料順序:在投料時,嚴格按照先比重小(較輕)、后比重大(較重);先比例大、后比例小的投料順序原則。一般為1/2玉米→豆粕→麩皮→石粉→預混料→1/2玉米。對于使用油脂的,不要順著投料口把豆油等直接澆進料機內,而是把豆粕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澆上油脂人工混合幾遍后再投入料機。注意飼料的粒度(飼料粒度的大小取決于電機的轉速和鑼篩孔徑的大小。一般情況下,育雛雞42天前使用4﹟或6﹟鑼篩;42天-112天使用6﹟或8﹟鑼篩。112天后,人工上料的顆粒稍大,可以使用10﹟或12﹟鑼篩;對于自動上料機上料的顆粒稍小,可以使用8﹟或10﹟鑼篩。)及時勻料;從育成期開始每天最少凈槽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