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9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盟主”印遇龍: 讓豬吃得更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12-18 09:11:1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就是個養豬的。”12月6日,面對湘聲報記者采訪,省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笑道。


  “養”豬近40年,印遇龍的研究成果被廣泛運用,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僅采訪當天中午,就有4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找到他,尋求合作或請教技術問題等。

  從促使讓豬長得快,到致力于生豬生態健康養殖的研究、示范、推廣,印遇龍發力的方向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進行調整。他說:“科研要緊扣時代,為民服務。”

  研制好飼料,提高豬肉產量

  從湖南師范大學生物系畢業后,印遇龍被分配到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當時的研究所副所長劉更另是土壤肥料與植物營養學家,他認為養殖業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第一大肉食來源的生豬養殖,那時國內飼料產業還沒起步,因此,他希望印遇龍去填補這方面空白。

  此后,印遇龍到華中農大進修一年多,回所后便開始了生豬研究。

  籠子自己做,豬崽子自己抓,從養豬、稱豬到打點豬飼料,印遇龍都親力親為。

  為研究豬的營養物質代謝情況,印遇龍和團隊一天到晚都要守著豬取樣。每天房子里會傳來豬的嚎叫聲,夾雜著工作人員來回追趕的腳步聲。“給豬做手術非常難,一開始我們還不會使用麻醉劑,全程需要三四個人壓住它,給它插管子,很多工作人員都被豬咬傷過,做完手術還需要護理它們。”印遇龍說。

  1986年和1994年,因業績突出,印遇龍先后前往德國、英國和加拿大學習與工作。盡管國外有很好的工作機會,他還是選擇了回國。

  那時,中國正處于豬肉產品緊缺的時代,如何研制出高質量的飼料,從而縮短肉豬的出欄時間,對于印遇龍而言,這是一個極具挑戰且意義重大的事。

  很快,印遇龍和課題組成員一起,提出研究“豬飼料營養物質與代謝產物回腸末端消化率測定新技術”。

  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是指導豬飼料配方的重要參數。如果僅僅用糞分析方法,因大腸特殊環境的影響,數據會受到干擾;只有同時測量回腸食糜,才能得到真實數據。

  測量回腸食糜,傳統方式是屠宰實驗用豬,一個樣品要用掉一頭豬。1986年進入課題組的黃瑞林研究員,還記得印遇龍回國后引進的瘺管手術新方式,“當時是國內第一家”。

  印遇龍帶領團隊買來實驗材料,動手制作當時國內較先進的豬代謝籠。實驗中,他們用三輪車、平板車搬運配制好的試驗飼料,大量收集豬糞、豬尿進行分析。

  豬回腸食糜的收集,每隔7天就要連續收集2天,2天中每隔半小時要在豬回腸中掏一次,并及時稱重、烘干、磨碎,接著進行10多種營養成分的分析。

  豬糞臭味難聞,食糜臭味更沖,肥皂也難得洗凈。有一年夏天,因實驗室造成辦公大樓充滿了臭味,所領導準備找印遇龍談一談,但走到實驗室,看見門窗緊閉,印遇龍與大伙頂著炎熱和腥臭在工作,不忍心再說。

  印遇龍團隊率先對中國40多種單一豬飼料原料和18種混合日糧中回腸末端表觀消化率進行了系統測定,制定了生豬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這些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國飼料庫,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

  組織成立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隨著豬肉產量不斷提高,印遇龍開始思考如何讓老百姓吃上好吃又健康的豬肉。

  為此,他又帶領團隊解決了畜禽養殖中濫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銅高鋅重金屬的難題。目前,印遇龍及其團隊研發的高效環保安全豬飼料生產技術已在全國100多家大型企業應用。

  在印遇龍看來,做科研要與社會的需求接軌,不僅要考慮研究的理論價值,還要考慮研究的應用價值。此外,要看到自身短處,戒驕戒躁,也要看到他人長處,取長補短,與他人和睦相處。

  在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克林看來,印遇龍特別重視基礎研究,在研究中特別能吃苦,他的副研究員和研究員職稱都是破格評聘的。

  印遇龍的同窗好友鄧學建說:“印遇龍是一個廢寢忘食,講得少,做得多,簡單隨和而又真誠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上。”

  在這些苦與累的研究中,印遇龍卻從中找到了樂趣。他告訴湘聲報記者,“做一件事,就得把事做好,而不在乎苦與累。”

  2013年10月,經科技部批準,由印遇龍組織成立并擔任理事長的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正式成為國家試點聯盟。

  管好豬屁股,養豬才有前途

  畜禽養殖的快速發展豐富了餐桌,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不可忽視。

  如何讓養殖戶找到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平衡點?“只有通過科學、健康的養殖方式,管好了豬屁股,養豬才有前途。”印遇龍經常這樣告訴養殖戶。

  為了管好豬屁股,印遇龍帶領團隊從提高動物營養的有效吸收率做起。“一個簡單的道理:動物營養的有效吸收率提高了,飼料用得就少了,動物的糞便排放也就少了。提高動物營養的有效吸收率,是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一個最基礎的工作。”


  對于畜禽糞便的處理,他號召養殖戶用畜禽糞便做有機肥,發展綠色循環農業。

  經過近10年的努力,印遇龍和團隊建立了豬氮/氨基酸評價方法體系,其中,“畜禽氮磷代謝調控及其安全型飼料配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仔豬腸道健康調控關鍵技術及其在飼料產業化中應用”分獲2008年、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這些技術已應用到全國100多家企業的生產中。

  美國營養學會(ASN)會刊對此高度評價: 印遇龍團隊提供的氮代謝與調控新技術和新發現,解決了國際豬營養學和飼料科學研究與應用中的許多重大技術難題,有利于養殖業減少氮排放和提高經濟效益。

  “我國養豬業年產值約1.7萬億元,與汽車工業產值相當。聯盟要探索一條創新引領我省生豬生態養殖技術的發展之路,為畜牧業升級提供模板。”作為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發起人和盟主,如今,印遇龍挑起了更重的擔子:“如何科學定位生態養殖、生態養殖的評價體系如何確立、生態養殖如何去普及、推廣,這都是需要不斷推進的工作。”

  來源: 湘聲報-湖南政協新聞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04:5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