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行病學
新城疫病毒主要感染禽類,家雞最易感,雛雞比成年雞易感性更高。珠雞、火雞、雉、孔雀也能感染。鴨、鵝對本病毒有抵抗力。
本病主要傳染源是病雞和帶毒雞的糞便及口腔粘液。被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和塵土經消化道、呼吸道或結幞傳染易感雞是主要的傳播方式。空氣和飲水傳播,人、器械、車輛、飼料、墊料(稻殼、墊草等)、種蛋、幼雛、昆蟲、鼠類的機械攜帶,以及帶毒的鴿、麻雀的傳播對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寒冷季節較易流行。不同年齡、品種和性別的雞均能感染,但幼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于大齡雞。純種雞比雜交雞易感,死亡率也高。水禽對本病有相當抵抗力,但常呈隱性或慢性感染,成為重要的病毒攜帶者和散播者。
二、臨床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2~15天,平均5~7天。發病的早晚及癥狀表現依病毒的毒力、宿主年齡、免疫狀態、感染途徑及劑量、并發感染、環境及應激情況而有所不同。急性型病初體溫升高,可達44cIC,精神萎頓,羽毛松亂,呈昏睡狀。冠和肉髯暗紅色或黑紫色。嗉囔內常充滿液體及氣體,呼吸困難,喉部發出“咯咯”聲;糞便稀薄、惡臭,一般2~5天死亡。亞急性或慢性型癥狀與急性型相似,唯病情較輕,后期出現神經癥狀,腿、翅麻痹,運動失調,頭向后仰或向一邊彎曲等,病程可達1~2個月,多數最終死亡。
三、診斷
可根據流行病學、典型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做出初步診斷,確診要進行病毒分離和鑒定。也可通過血清學診斷來判定。例如,病毒中和試驗、ELISA試驗、免疫熒光、瓊脂雙擴散試驗等。血凝抑制試驗(HI)是一種常用快速準確的診斷手段。
預防及治療方案:
對雞流行性感冒,雞新城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等病毒性疾病都是可以緊急預防和治療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