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V(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控制是全球養豬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缺乏通用的疫苗,復雜的發病機制和流行病學,使得PRRSV的控制迫切需要從多種因素多個方面來解決。
因此,PRRS控制基于四個核心,這幾個核心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1)診斷和監測;
2)免疫;
3)豬群管理;
4)生物安全。最后一點——生物安全被定義為為減少病原體進入農場(外部生物安全)和減少其在農場內傳播(內部生物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許多情況下,生物安全措施的實施意味著農場管理的變化,設施投資和農場工作流程的變化;然而,生物安全措施應被理解為投資,而不是成本。而且,它們的實施結果必須從中長期來評估。如果只期望短期有成果可能會有挫敗感,甚至會放棄實施。為了避免這種不利的情況,每個生物安全措施的實施都必須設定一個目標,也就是未來可衡量的結果。
生物安全可以被理解為風險評估。
PRRSV在農場間傳播的主要風險是引種和精液,但我們不能忽視運輸,人員進出和周圍環境。因此,引種和精液來源的農場健康狀況,隔離,裝貨場,人員進出政策和附近農場合作的工作有關的措施可以降低引入PRRSV的風險。
關于豬群內PRRSV的傳播,可能受到后備母豬隔離馴化方式不正確,設施清潔消毒不到位,工作人員工作流程不規范,缺乏批次計劃全進全出執行不全面,不恰當的交叉哺乳政策和使用同一個針頭進行治療。
從生物安全角度來看,任何規范工作流程秩序和監控免疫狀態的管理措施都可以降低風險。
微信圖片_20171127105707.jpg (104.72 KB, 下載次數: 10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27 10:54 上傳
PRRSV的生物安全控制
設計控制PRRSV的生物安全協議必須是單獨適用于每個農場,根據每個農場的面臨的PRRSV風險和當前狀況確定什么是優先,什么不是?
♦ 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PRRSV)陽性不穩定產仔農場中,產房的PRRSV循環活躍,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傳染源和穩定豬群。所以,一個關鍵的問題就出現了:產房出現PRRSV是否由于垂直傳播事件或由于仔豬間平行傳播?
♦ 如果發生垂直傳播,最重要的評估點應該是檢疫隔離(外部生物安全)和后備母豬(內部生物安全)的馴化。
關于檢疫,其目的是避免感染動物不斷將新的病毒帶入。在最好的情況下,后備母豬在進入時必須是ELISA和PCR檢測陰性。而且,后備母豬應該是隔離的,并且距離農場其他生產單元至少1公里。最后,后備母豬應該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使用的工具都應該是單獨的。
馴化應保證所有后備母豬在引入繁殖群之前均能形成均勻的免疫力。出于這個原因,所有動物應同時進行免疫接種,并通過血清學檢測評估結果。如果時間和監測不正確,引起受感染的母豬繁殖的風險可能會增加,因為這些動物可能對其他懷孕母豬傳播PRRSV。此外,還應采取措施降低分娩舍中的PRRSV傳染性壓力,以減少交叉傳播,安樂死弱仔和注射時更換每欄和每窩仔豬之間的針頭。此外,有問題的母豬或后期流產的母豬不應該被用作哺乳母豬。
♦ 如果病毒是平行傳播,工作流程、全進全出以及清潔和消毒策略對于控制感染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清空哺乳仔豬可能是一個選擇。
♦ 為了評估這些措施的效率,必須對PRRSV進行監測:
在第一次接種疫苗后進行評估血清陽性率作為隔離是否合適的指征。
如果目標是切斷垂直傳播,就可以在斷奶時對小豬血液檢測,評估其缺乏PRRSV的循環。
用口腔拭子評估病毒在保育的循環。在保育期結束時(9-10周齡),通過血清學方法檢測PRRSV的血清陽性率。
♦ 在一個PRRS穩定的農場(母豬群之間無傳播,產房到斷奶無傳播),應優先避免任何PRRSV的引入,其次,要評估整個畜群的變為陰性場的可能性。
♦ 為降低PRRSV外側引入的風險,應將外部生物安全作為農場的重點。
♦ 在兩種情況下,凈化病毒和消除陽性動物(停止接種)是可行的:
1)農場處于在低密度區域(例如距離最近的畜群> 5公里)
2)農場處于高密度區域,但在區域性PRRSV控制下周圍都是陰性場。否則,PRRSV遲早可能會再次出現,這對于陰性場來說可能是毀滅性的。
對這種情況的監測應該基于對母豬的定期血清學評估。
最后,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農場的人員不相信生物安全的有用性,以前的措施都沒有意義。因此,必須實施員工生物安全培訓,強調其在控制PRRS和其他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來源:PSY應用研究院 譚輝 譯
譯文來源:Pig333,Biosecurity in PRRSVcontr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