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偽狂犬病是一種以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發熱,奇癢(豬除外)及腦脊髓炎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冬春和產仔旺季多發,往往是分娩高峰的母豬舍首先發病,窩發病率可達100%。發病豬主要在15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最早日齡是4日齡,發病率98%,死亡率85%。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可下降,成年豬輕微發病,但極少死亡。母豬多呈一過性或亞臨床感染,很少死亡。 近年來導致偽狂犬野毒陽性率升高的原因,我認為有如下幾點因素: 一是過去豬場對偽狂犬重視程度不高,二是過分相信疫苗質量,有的場用Bartha-K61(巴薩)株“一針管終身”,只在70日齡注射一次,也不實施滴鼻,導致育肥豬感染,后備豬gE陽性進入生產群。三是飼養300~400斤的“牛”豬,沒有隔3~4個月加免一次偽狂犬,導致“牛”豬轉陽。四是豬場滅鼠不力,鼠類傳播偽狂野毒。 現在豬場偽狂犬陽性率雖高,但只要免疫得當,加上良好的飼養管理,生產指標一樣會很好!關鍵是現場不能讓偽狂犬野毒進入腦部的三叉神經結潛伏,一旦在三叉神經結潛伏豬只將終身帶毒,也不能讓偽狂犬野毒進入精囊潛伏,因為偽狂犬中和抗體既無法突破血腦屏障也無法突破血睪屏障。因此偽狂犬陽性豬場一定要使用偽狂犬gE陰性的公豬。 對種豬偽狂犬gE陽性率達到10%以上的豬場,我們可以采取增加偽狂犬疫苗的免疫頻度,活苗與滅活苗交替使用,減少現場母豬散毒;初生仔豬出生偽狂犬噴鼻或者滴鼻免疫,56日齡滅活苗肌注,100日齡活苗肌注;結合早期斷奶和兩點式飼養工藝,完全可以做到用偽狂犬陽性母豬生產出偽狂犬陰性仔豬,這里面的前提條件是后備豬必須逐頭gE檢測陰性進入生產群,逐步降低種豬群陽性比例,直至最后凈化偽狂犬。 第一、豬場PRV臨床主要癥狀及注意事項 1、后備母豬 后備母豬在感染偽狂犬之后,主要表現為后備母豬發情不正常,很少有其他臨床癥狀。但是在引進攜帶偽狂犬野毒的后備母豬后,如果該豬場偽狂犬的免疫存在漏洞,就有可能在引進后備母豬15天左右,豬場會出現生產不穩定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中大豬咳嗽、部分發熱,嚴重的會繼發感染豬肺疫、傳染性胸膜肺炎而急性死亡。部分豬場產房仔豬發生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現象。其他豬群很少見到臨床癥狀。因此在引進后備母豬時,做好偽狂犬野毒的監測是預防偽狂犬的首要工作。 2、經產母豬 經產母豬在感染偽狂犬野毒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懷孕母豬流產,各階段的母豬均會發生流產現象,但是流產比較集中的時間是懷孕21天左右,懷孕70-90天。而21天左右流產母豬,流產前大部分沒有任何發熱癥狀,所以流產前后很少發現采食量明顯變化的案例;而懷孕70-90天發生流產現象的母豬,流產前有短暫的發熱表現,采食量也會發生明顯的下降,甚至停止采食2-3天,流產之后,采食量恢復正常。 經產母豬長時間攜帶偽狂犬野毒的豬場,經產母豬往往很少見到明顯的流產現象,但是會表現為產死胎比例較高。筆者曾跟蹤幾家經產母豬偽狂犬野毒抗體長時間在30-80%之間的規模豬場,幾乎沒有收到經產母豬流產的報告,但是產死胎的現象相對比較嚴重。 3、產房仔豬 產房仔豬經常見到群體、整窩發生四肢無力、嚴重者后軀癱瘓、臥地不起、劃水狀、肌肉痙攣等現象,此時大家比較容易判斷為偽狂犬。實際上,產房仔豬個體發生關節腫大、四肢無力、突然死亡時,偽狂犬野毒感染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忽略。特別是散發性關節皮膚損傷的病例,大家往往簡單認為仔豬傷口感染鏈球菌,引起關節腫大、站立不起。筆者仔細觀察發現,更多的病例是仔豬最初感染偽狂犬,而因偽狂犬的感染使仔豬站立困難,仔豬在努力站立的過程中,致使仔豬關節處皮膚破損,至于后面是否感染鏈球菌不是關鍵,關鍵是引起關節處皮膚創傷的源頭,我們需要認真分析,分別對待。 4、保育仔豬 保育階段是偽狂犬在豬場的主要發病表現階段,其癥狀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在免疫程序沒有改變的前提下,發病時間非常確定,主要為45-55天之間集中發病,同一個豬場,不同批次的保育豬,最初發病時間差異不會超過3天。 (2)流行病學,主要表現群體發病,3-5天內日齡差異不大的豬群,整群發病,難以見到不發病的豬只; (4)在繼發感染控制良好的豬場,豬群拉稀的比例非常少見,但是咳嗽癥狀非常普遍,嚴重時或出現明顯喘氣現象。 (5)由于保育階段發病比例高,但是不同豬場通過不同的處理方法,其死亡率差異大,所以很多豬場容易誤診為高熱病、藍耳病等疾病。 5 、育肥豬 第二、實驗室檢測 由上述情況可見,豬場偽狂犬野毒的感染現象比較普遍,值得大家關注。 通過疫苗免疫接種對實驗室偽狂犬野毒抗體檢測結果對比發現:偽狂犬疫苗的免疫可以干擾偽狂犬野毒抗體的檢測比例。在偽狂犬野毒抗體檢測率非常高的豬群,通過加倍免疫偽狂犬疫苗,3天后采血,7天后再次采血,對比兩次檢測結果發現,3天內沒有發現偽狂犬野毒抗體發生明顯的變化,但是7天后,發現偽狂犬野毒抗體的陽性檢測率幾乎為零。 因此,我們在檢測偽狂犬的野毒抗體來評價豬群是否感染過偽狂犬野毒時,必須充分考慮,疫苗免疫對檢測結果的干擾作用,否則很容易發生實驗室檢測與臨床實際癥狀相反的結果。 第三、緊急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項 偽狂犬的臨床治療,不同經歷的人有不同的體會。長期試驗發現,通過加倍接種偽狂犬疫苗,可以很好的消除臨床癥狀。但是在緊急接種偽狂犬疫苗,用作治療時,曾經有過多次慘痛的失敗經歷。現將本人一點體會介紹如下: (1)疫苗的選擇至關重要,在做緊急防疫的時候,只能選擇水性佐劑的疫苗(?)。 (2)接種的疫苗抗原劑量必須足夠,抗原含量高的疫苗,選擇1-2頭份即可,但是抗原含量低的疫苗,需要適當增加免疫頭份數,具體多少頭份,在此不做介紹。 (3)當確定產房仔豬是偽狂犬,如果母豬奶水問題不大,可以立即肌肉注射偽狂犬疫苗,不需要控制繼發感染。 (4)保育階段豬只的治療必須先控制繼發感染,然后免疫接種偽狂犬疫苗。 (5)飼料藥物添加+磺胺類必不可少 第四、臨床預防方法及注意事項 在走訪豬場過程中,對偽狂犬的免疫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種豬免疫情況 (1)種豬每年免疫2次,產前1個月母豬額外免疫1次。 (2)后母備豬配種前免疫2次、其他種豬每年普免3次。 (3)后備母豬配種前免疫2次、其他種豬每年免疫4次。 2、商品豬免疫情況 (1)出生3日內滴鼻,70日齡二免。 (2)出生24h內噴鼻,50日齡二免,隔30日以上三免 (3)出生3日齡內肌肉注射,40日齡二免。 (4)出生3日齡肌肉注射,40日齡二免,100日齡三免。 注意事項: 1、疫苗的選擇至關重要。 2、免疫頭份數的確定,根據不同疫苗的生產廠家,才能確定各不同豬群的免疫頭份數。 3、不同種類的疫苗前后免疫時差,一定要合理避免相互干擾的現象發生,否則非常容易造成免疫失敗。 第五、種豬場偽狂犬推薦凈化方案 臨床上,筆者建議活苗和滅活苗兩種疫苗結合使用。活苗的特點能快速刺激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免疫力維持時間持久,能很好地預防仔豬死亡、母豬流產。可以用于種豬普防;而滅活苗可以提高母源抗體滴度,可以在產前一個月用于跟胎免疫。 其次注意選擇合適的接種方式:肌肉注射,噴鼻接種 噴鼻接種: 可以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 盡快建立細胞免疫力 減少陽性豬偽狂犬野毒的排放 噴鼻接種切斷實驗攻毒豬 病毒的排放 再次安排合適的免疫時間 全場豬群都必須免疫 母豬,每年對母豬進行 3 - 4次,便于管理,豬群免疫力比較一致;后備公母豬,在進入豬群前兩次免疫,免疫間隔3周。 現將豬場偽狂犬臨床凈化方案簡單介紹如下: 一、所有種豬包括后豬母豬、公豬統一規定為:每年3、6、9、12月份的月底或者月中免疫。 二、仔豬1日齡噴鼻免疫(首免)、42-56日齡二免、100日齡三免。 三、引種前,必須對種豬進行偽狂犬野毒檢測,發現偽狂犬野毒抗體陽性的種豬,禁止引入。 四、對于偽狂犬疫苗及免疫劑量的選擇,需要在經驗豐富的專業獸醫指導下做出選擇,結合實驗室、臨床檢查結果從而最終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