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最適宜溫度為18℃-22℃。當豬舍溫度超過26℃時,母豬就會受到熱應激的影響,對母豬的生產性能造成嚴重的影響: 1)內分泌機能紊亂……影響生殖激素的分泌,導致母豬發情周期延遲、排卵時間和排卵率下降。高溫天氣不利于受精卵的發育、附著,且影響母豬的卵巢機能,從而導致胚胎死亡率增加,影響母豬產仔數; 2)母豬采食量下降,斷奶掉膘嚴重,蛋白和能量攝入不足,導致母豬泌乳量降低,從而影響仔豬成活率與生長性能,導致仔豬斷奶重低; 3)母豬難產率增加、死胎增加,易導致惡露排出不凈,子宮與乳房炎癥增加; 4)高熱條件,母豬健康度下降,處于“亞健康”狀態,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感染。 夏季母豬管理要點 1)及時降溫減少熱應激: 根據豬場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降溫措施。常見的降溫措施包括:水簾降溫、豬舍頂部灑水、滴水設施、噴霧降溫、加蓋遮陽網等,有條件的豬場也可設置空調等降溫設施。在降溫的同時,注意通風。 2)加強飼養管理: 受天氣影響,夏季母豬采食量下降,無法滿足正常機體需要。在夏季,對母豬的飼料配方可進行適當調整,提高飼料的營養與適口性,也可在飼料里添加一些抗熱應激產品幫助母豬機體抵抗熱應激影響,若母豬食欲下降嚴重,也可考慮飼喂濕拌料增加母豬食欲。調整母豬飼喂時間,將飼喂時間調整為一天當中較為涼爽的時分,如早上8點前、下午4、5點以后,避開中午最熱時段。 3)保證充足的飲水: 充足的飲水是保證采食量的前提,且可降低機體體熱。夏季母豬飲水量增加,及時查看飲水器正常供水以及檢查水溫、水質。對于水槽供水的豬場,及時更換水質。 4)做好產后消炎工作: 夏季母豬炎癥多發,母豬分娩后及時消炎。對于子宮內膜炎癥可及時進行清宮護理。 5)保持清潔: 夏季南方地區處于高溫高濕狀態,水質、沒吃完的飼料都可能發生酸敗現象,細菌容易滋生。因此,要注意料倉、圈舍、飲水器等處的清潔衛生。 6)蒼蠅蚊蟲的防控: 及時清理糞便、減少蚊蟲的滋生。舍內可選用滅蚊燈、滅蚊扇、煙毒較少的滅蚊棒等,對豬舍蚊蟲進行防控,以減少對母豬的叮咬和細菌病毒等病原的傳播。 7)做好疫病防控: 做好豬乙型腦炎、豬藍耳、豬偽狂犬等易引發母豬流產的疫苗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