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服務的一個豬場,一個人可養1500-2000頭肥豬,而且用水量相比傳統養豬節約80%,詳細了解后,原來豬場是應用了一種高架網床養豬模式。 下面分享一下本人了解的這個豬場具體的應用情況。 近年來隨著養豬業環保審查的趨嚴,這種高架網床養豬模式越來越受青睞,主要是因為這種模式下養豬清糞勞動量低、生產效益高,實現了樓上樓下豬、糞分家,并且大量減少了糞污水的產生,是很好的養豬方法。 高架網床養豬模式構架 高架網床養豬模式將豬舍分為2層:底層為集糞區,表面要用水泥進行硬化,高度設置成1.9一2.5m,并安裝好控濕、控溫和控風設備;二層為飼養區,生豬在這一層進行飼養,高架網床由全漏縫地板組成,圍欄將其分為幾個豬圈,二層的人口處應設置有降溫通風設備,內部高度為2.4-3.5m。高架網床養豬模式優勢 節約用水:二層飼養區地面為全漏縫地板,既保證豬蹄不被縫隙夾住,又能滿足豬只的承重要求。豬的排泄物也可直接從漏縫地板掉入集糞區,不需人工清理,也不需要用水清洗。與水沖式飼養方式比較,用水量可減少80%。 一層集糞區可設計自動刮糞裝置,收集的糞便經過固液分離設備,將糞便處理到含水量50%-60%左右,然后再可進行堆肥發酵變成固體有機肥。 降低人工成本: 這種高架床養豬可以實行機械化管理,可以制定自動投料、自動飲水,每個人可飼養1500到2000頭育肥豬,是傳統模式的3~4倍。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每頭出欄肥豬可以降低4元左右的人工成本;且欄舍的環境衛生比較好,生豬疾病少,長膘更加快,可以提早出欄。 料肉比更低: 高架床養豬的料肉比,要比傳統的低,經過計算每頭出欄肥豬可減少35公斤左右的飼料,飼料1000頭育肥豬就是減少35000公斤飼料,按照每公斤2.7元來算,1000頭育肥豬9.45萬。 養豬最主要還是賺錢,所以一定要了解怎么去降低養豬的成本,提高養豬的效益,每個能提升養豬效益的方法都是值得去深入了解和使用的。 原創: 馬杰 來源:PSY應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