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討論了空氣的相關注意事項,這期我們重點討論水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 水是生物有機體維持生命所需最重要的營養物質。動物有機體中水是占比最大的單一組分,約占機體組成的50%-80%,隨著動物年齡的改變,機體所含的水分也會發生變化。豬每天采食1磅(約0.45 千克)飼料會飲水2-3磅(約0.9-1.4 千克)。任何時候都必須給豬提供充足的飲水,否則會降低豬只的采食量及其生長性能表現。 下面兩個圖表可以很好地反映這個問題: 表1:供水量(每個飲水器供應豬只頭數)對日增重的影響,克/天 上表反映:在相同的飼養環境、相同的欄舍面積以及相同的豬群數量下,保育飼養階段豬群的日增重跟每個飲水器供應豬只頭數密切相關,在每個飲水器供應8頭豬的基礎上,隨著飲水器供應豬頭數的增加(12頭/飲水器、25頭/飲水器),豬群日增重逐步下降。 表2:水流速度對3-6周齡豬的生產影響 (Barber et.Al.1989) 上表反映不同的水流速度設置對豬群的生產表現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相對于175毫升/分鐘的水流速度,水流速度如果設定為450毫升/分鐘,豬群的生產表現將更優,后者與前者比較,豬群飲水量增加69%,日采食量增加13%,日增重增加19%,料肉比降低7%,而飲水時間將減少34%。 對此,PIC 提供了詳細的關于生長豬的飲用水需求標準。具體需考慮的幾個因素: • 供水量(每個飲水器供應豬只頭數) • 水流速度 • 水壓 為了保證豬群的高健康和最佳的生長表現,PIC 推薦如下: 維持豬群最佳健康和生長狀況的參考指標 除此之外,豬場的水質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 水質常因地區、水源和pH 的不同而不同。 • 當豬群出現采食量下降,腹瀉或不明原因的生產成績下降時,應該考慮水質問題。 • 很多豬場安裝了飲水加藥設備,而在豬群應激期間,比如:轉群、打疫苗等,人們往往喜歡通過飲水加藥設備添加多維、礦物質等營養補充劑,久而久之,水管內富集營養素,細菌、真菌等在水管內滋生,形成生物膜,這也是影響水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 水中可溶性固體含量的多少也影響豬群的生產表現,下表是PIC 推薦的水中可溶性固體含量標準。 另外,在生產管理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碰到以下實際問題,如果采取措施得當,則可以改善豬群的生產表現: • 在整個斷奶到育肥階段,如果飼養密度太大,通常難以保證每10 頭豬擁有一個飲水器。如下圖: 碰到這種情況,應臨時額外增加飲水裝置或者水嘴:在欄門上安裝水嘴,或者安裝一排水嘴(即一根管子安裝多個水嘴)。 • 仔豬斷奶時,由于不熟悉周邊環境,為防止其脫水,可以讓乳頭式或杯式飲水器緩緩地流出少量的水來吸引仔豬盡快找到水源并保證飲水。 斷奶仔豬早期飲水對仔豬的早期成功飼養至關重要。轉豬后24 小時之內在欄內增加水槽或水碗是一個有效的措施。 • 水的流速可以采用一個4 盎司(125 毫升)的水杯進行測量。例如,在育肥舍,如果水杯在8秒接滿水,表明水流速度比較理想。 • 在豬生長階段,每周檢查5%-10% 的飲水器,確保所有的乳頭式或杯式飲水器的水流速度沒有問題。 • 每天檢查每幢的水表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每天每幢的耗水量發生變化可能預示著該幢豬的健康狀況出了問題,也可能提示有浪費水的現象存在。 總而言之,水是生命之源,在豬群飼養過程中,我們必須意識到水的重要性。人如果口渴了會自己想辦法找水喝,但豬如果沒水喝,它們則無計可施!我們必須時刻關心我們所飼養的豬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