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不得不感慨飼料行業由盛及衰的無奈轉變。準確的說從2013年開始,飼料行業基本進入飽和階段;同時伴隨著飼料產量的下降,各大飼料企業巨頭頂著巨大的壓力開始嘗試轉型,保護市場,爭取活命,積極尋找利潤增長點。或是轉型養殖業、或是做產業一條龍、或是走出國門…… 如今我們已經站在2018年,各大飼料企業2017年經營業績已塵埃落定,是時候拿出業績來說話了。特別是我們的巨頭企業,諸如大北農、新希望六和、唐人神這樣的企業,飼料業績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未來。 回想2016年以前,大多數飼料企業的高層大談戰略轉移,暢談企業夢想。但是如今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談飼料業務要發展、銷售收入要增加,而為了激發員工的動力,幾乎所有大型企業都推出了股權激勵,都做了高績效激勵。一時間,風云突變,銷售業績再次成為飼料企業搶奪的制高點。 唐人神:正確的思維方式+有效的落地操作=成功 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發文稱: 一、正確的思維方式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即:業績是檢驗唐人神生意人的唯一標準(“拿不到錢的人就要走人”,干部隊伍是“打拼”出來的。所以作為唐人神的“生意人”就是要以“毛利額持續增長和價值創造壓倒一切,這是所有工作的中心。”)、是招猴還是培訓火雞、致各級主管和核心高管的一封公開信——《拼了命也要贏得股東、客戶、員工及同行的信任與尊重》,是轉型升級逆勢增長的宏觀思維方式的轉變;而“好東西、價不貴、服務好”是微觀思維方式的改變;“銷量增長壓倒一切、結構調整與1+5成本管理增利潤、阿米巴激勵增活力(2016年開始,唐人神內部實行阿米巴合伙經營,讓營銷通過買賣產生的利潤、讓職能部門通過價值創造來拿錢。) 簡單來說,就是,業績越高,收入越高,能者多得! 2017年預計公司飼料業務全年銷量同比大幅增長近30%,銷量達到480萬噸。預期2018年飼料業務繼續保持20%以上銷量增速至568萬噸。 大北農:行業景氣向上、公司變革,盈利能力提升 自2015年起,大北農致力于飼料業務優化,降低銷售費用,節約采購成本,2016年飼料銷量重回增長軌道近400萬噸,2017年飼料業務穩步量利增長,預計在飼料銷量增速達15-20%的同時,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端料的增速更加明顯。 多點業務板塊貢獻業績增量,重心聚焦畜牧飼料主營業務。公司2017年在戰略方向和業務板塊上重新進行了梳理和調整,加大了對畜牧和飼料板塊的投入,尤其是養豬業務。目前公司已經初步完成了養殖板塊的布局,在河北、河南、湖北等多地擬投資或追加投資生豬養殖項目,并進一步完善種豬布局(更改募集資金方向收購山東榮昌育種),“養豬大創業”快速推進,全年預計出欄80萬頭左右。此外,疫苗轉讓收入也保持上半年的增長勢頭。2017年9月,大北農還啟動了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延續了公司與員工共同成長的企業文化。 新希望六和:戰略引領 倒逼精準執行 敢想實干 獲獎千萬 2017年7月14日,新希望六和提出《2018-2021年戰略目標規劃》,號召團隊“戰略引領夢想,倒逼精準執行,信息連通一切,積激喚醒創業”,同時向團隊發出“敢想實干,獲獎千萬”動員令。 結合新形勢和各區域調研,在原三年規劃基礎上,新希望六和進一步提了出新的戰略目標規劃、財務、信息、技術、采購、人力資源等支持線路就實現戰略目標作出規劃安排等。新戰略目標規劃要求是:到2021年,要做強飼料、做大養豬、做優食品、做精白羽肉禽,做深海外——做中國農牧食品企業國際化的標桿和排頭兵,打造世界級農牧食品企業和美好公司。 對于新希望六和而言,年產飼料1500-1600萬噸,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三。但其中有接近50%的比例是禽料。而禽料相比豬料、水產料毛利較低,這也是為什么說新希望六和飼料銷量最大,但是整體獲利卻低的原因。做強飼料,應當指的是新希望六和要加強在豬料、水產料上的市場占比,以及國外市場的開拓。 董事長劉暢女士曾表示,要盯住目標,堅定推薦落地執行,目標完成是關鍵;激勵要輕資產、重管理、重人才,把分的智慧發揮到最大化;要打強專業化,啃硬骨頭,打造體系能力;支持改變的精神,支持真心推動變革的人,激發二次創業的精神。 如今各大飼料巨頭再次將飼料業務提升到戰略重點上來,除了要搶占之前中小飼料企業退出的市場份額,獲得行業轉型升級的紅利,同時也包括新業務開展的艱難。特別是在如今豬價不斷下跌以及2018年繼續看弱的背景下。 正如開篇中所提到的那樣,飼料行業已經進入基本飽和階段,嚴重的產能過剩使得整個飼料行業難以進入新一輪的轉型升級。淘汰那些落后的、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品質有保障的前提下,成本更低、團隊銷售能力更強的飼料企業將獲得新一輪的增長。而就當下的情況來看,各大企業紛紛拿出史上最高的激勵政策,能者:多干、多得!! 要激發業務人員的效率,高獎金,高激勵無疑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江湖紛爭,必有廝殺,企業的未來還需更多的修煉內功。 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