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總投資20億元的中糧集團河南永城百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在該市裴橋鎮正式破土開工,成為繼蘇美達之后落戶永城的第二個央企。 中糧肉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宗房表示,永城市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是全國糧油百強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還是全國唯一命名的“中國面粉城”;又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河南省飼料工業強市,飼料原料成本低,非常適合生豬養殖產業。 未來,公司還將帶動農民一起發展合作養殖,合作養殖規模不少于50萬頭,增加農民收入1億元以上,并在技術、信息、服務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帶動農民走向共同致富之路。希望雙方繼續秉持服務人民、攜手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深化合作,努力推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統籌開發永城市的農牧業資源,把中糧集團的資金、技術優勢與永城市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完善中糧肉食產業布局,推動永城經濟與社會發展,實現雙方互惠共贏。 該項目是集飼料加工、種豬繁育、商品豬養殖、清潔能源為一體的健康生豬養殖項目,總投資20個億。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自養55萬頭健康生豬,建設年存欄4800頭母豬的繁殖場5座、年出欄11萬頭商品豬育肥場5座、存欄600頭公豬的公豬站1座,隔離場1座,沼氣站2座,年產36萬噸飼料廠一座。依托上述資源采用合同養殖模式,帶動農民發展生豬養殖業,形成年出欄百萬頭生豬規模。 為什么眾多飼企開始投資養豬? 包括新希望六和、東方希望在內,農牧行業上市公司至少有10家都在公告中稱,要擴大生豬產能。據不完全統計,這些產能相加已近兩億頭,計劃投產時間從2017~2025年不等。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都在以一種合作模式運作自己的“前程”,那就是爭奪規模養殖戶。 大資本進入養殖行業是好事,但需養殖群體溝通協調,做好市場調配,否則將禍害市場。“一個企業能養千萬頭豬,的確有能力,但應考慮和其他養殖群體合作溝通協調,看市場如何匹配。不然,豬是養出來了,但禍害了其他的養殖群體,還把市場弄壞了。資本進入養豬行業的確是好事,但需要有序,這將引發未來在生豬養殖組織化程度上的變化。”全國畜牧總站總畜牧師石有龍稱。 為什么眾多飼企要在豬價最高時才開始投資養豬。資本市場一直很不理解為什么眾多飼企要在豬價最高時才開始投資養豬。天風證券分析師吳立認為,問題很簡單,從產業角度來看,不做養殖就沒有未來。現在養殖最缺的資源是土地,而擁有現成土地可做養殖的這些家庭農場、中小規模養殖場,如果成了別人的合作養殖戶,就意味著自己沒有了發展甚至生存的空間。現在飼企要做的就是建種豬場,與競爭對手搶合作農戶,搶得越多,未來生存空間越大。因此,現在不是隨著養殖規模化的發展,飼企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大,而是隨著養殖規模化的發展,飼企如不向交易端(最終方向是養殖端)延伸,企業生存就會成為現實問題。 來源:國際畜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