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團47.5億元百萬頭生豬項目落戶陜西澄城 3月19日澄城訊,陜西省澄城縣與泰國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簽訂了總投資47.5億元的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示范項目。據了解,該縣一季度簽約資金達到107.5億元,實現了招商引資開門紅。 據了解,此次簽約的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示范項目,計劃建設100萬頭生豬養殖、36萬噸飼料廠、1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及食品深加工項目、20萬畝有機種植基地、8萬頭鱷魚養殖加工等5大項目。項目全面達產運營后,年銷售額近70億元,年稅收達2.5億元,對澄城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截至目前,投資1.7億元的36萬噸現代化飼料廠已經建成,一期3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已完成論證、選址、注冊等工作。 雙匯發展凈利44億元 屠宰生豬1235萬頭 3月23日雙匯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屠宰生豬1,235萬頭,同比2015年下降0.32%;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296.71萬噸,同比2015年增長7.68%;實現營業收入518.45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5.99%;實現利潤總額58.62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05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3.51%。 圍繞“穩高溫、上低溫、休閑產品更休閑、中式產品工業化”的調整方向,2016年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發新產品:1、圍繞高溫產品,通過采取不添加淀粉、不添加合成色素、不添加防腐劑等措施,提升產品品質;2、圍繞低溫產品,改進完善美式產品和西式產品來豐富口味品種,提升產品出品率;3、圍繞烤腸、圓火腿、方腿、脆皮腸,推進區域風味的升級改造,培育地方拳頭產品;4、圍繞休閑產品,推進規格小型化、風味多樣化;5、圍繞餐飲食材、中式產品,開發梅花肉排、雞腿排、預鹵豬副產品、中華菜肴、調理包系列等。 阿里健康與正大集團合作“碼上放心”涉足食品追溯領域 3月22日人民網消息,一盒雞蛋產自哪個基地的哪個雞舍?雞舍溫度、濕度等指標如何?22日,阿里健康與正大集團共同召開戰略合作發布會宣布,上述場景將在今年年中成為現實,消費者用手機掃描雞蛋包裝上的二維碼,雞蛋源頭信息一目了然。 據了解,對二維碼雞蛋的“身份查詢”只需簡單三步:首先,通過手機淘寶掃描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明碼”,顯示首屏歡迎頁;其次,揭開外包裝的塑料覆膜,刮開灰色涂層,得到四位阿拉伯數字的“暗碼”;最后,在歡迎頁上的查詢窗口輸入四位數字暗碼,點擊“查詢”,便跳轉到記錄雞蛋出生狀況的詳情頁面。 阿里健康介紹,希望將自身擅長的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食品行業有機結合,用技術手段保衛百姓餐桌,真正讓關心綠色有機、品牌品質的消費者得到福利。阿里健康副總裁王培宇說:“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打造一套追溯體系,而是希望以追溯為切入點,打造一個讓消費者放心、讓企業發展的新型‘互聯網+追溯’的體系。” 正大集團是全球農牧食品產業巨頭,深耕中國多年,在北京平谷、浙江慈溪、湖北武漢、云南昆明等地投資興建大型雞蛋生產基地。對于此次推出的“二維碼雞蛋”,正大集團北京總部可持續發展部總裁王愛竹表示,正大集團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新手段和阿里健康擁有的強大數據平臺,實現強強聯手,這也是正大集團選擇攜手阿里健康的重要原因。 【Boyar點評】:近年正大集團加碼蛋雞養殖行業,計劃在全國布局和興建20個300萬蛋雞項目,成為在中國和亞洲的“蛋王”,為國內消費者提供喜愛的品牌雞蛋。此次阿里健康“碼上放心”牽手正大集團可謂不僅是在食品行業的全新嘗試,也是互聯網和食品行業的強強聯合,同時擴展了“互聯網+追溯”的新領域;在給消費者提供多樣的品牌雞蛋同時也實現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未來在‘互聯網+追溯’的體系中,相信阿里健康、正大集團以及消費者三者之間還會創造出有更多新的可能性。 百萬只蛋雞養殖項目落戶黑龍江農墾佳南實驗農場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消息,佳南實驗農場在優化產業結構中,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堅持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大力發展質量效益型畜牧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年產100萬只蛋雞養殖建設項目。 據了解,100萬只蛋雞養殖建設項目用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總投資10770萬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發展雞蛋精深加工,生產溶菌酶、蛋清粉、全蛋粉、蛋清液等系列產品,雞蛋的價值可增長5倍,利潤增加50%,屆時將實現日加工鮮蛋40噸,新增產值超億元。同時,采用生態養殖方式將蛋雞的排泄物制成有機肥,以每只蛋雞日產生雞糞100克計算,每日可產生雞糞100噸。此外,通過建設有機肥料加工廠,年可實現經濟效益900萬元,建設淘汰雞屠宰加工廠,年可實現收益150萬元以上,100萬只雞每日需要雞飼料35萬公斤,年需飼料10萬噸以上,可以解決農場職工種植糧食作物收獲后的“消化”問題,還可增加糧食產量,為200名職工群眾創造就業機會。 阜豐3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落戶齊齊哈爾 3月21日,齊齊哈爾日報消息,阜豐集團3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將分為三期建設,預計2018年上半年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可實現年加工玉米1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稅金2億元,提供3000個就業崗位。預計2022年可全部完成。屆時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稅金6億元,可解決當地及周邊6000人就業。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玉米生化加工企業。 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