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秋季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及時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相關疫病。秋季晝夜溫差大,氣溫會經過由高到低的轉變過程,此時溫度的變化對于各個階段豬都是巨大應激,使豬的體質受到了削弱,從而導致豬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管理不善對豬只影響是很嚴峻的。 秋季管理的重點主要是增強豬只自身的體質、提升抗應激能力、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對機體的傷害。首先是溫度的變化,溫度起伏變化、晝夜溫差增大,會加劇豬只自身營養儲備的消耗,同時豬一貫正常的生理節奏也發生變化,這其中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最大。較涼的空氣進入到豬上呼吸道,對呼吸道黏膜刺激性加大,加上氨氣等有害氣體的刺激,使呼吸道防御體系陷于緊張狀態,很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而發炎,并逐步加劇成為肺炎,伴發劇烈咳嗽氣喘等,對機體的影響巨大。豬只表現出被毛粗亂、消瘦、頑固性呼吸道疾病癥狀。此時再有其他病原體感染或潛伏,更會增加疾病的威力以及對機體形成巨大傷害,甚至死亡。 因此,秋冬季節豬場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個單一或是獨立的環節,而是整個養豬環節的一個組成部分。首先是想方設法減少應激因素對豬只的影響,同時把提升豬的體質作為豬場管理的核心;其次是對母豬疾病的凈化(隱性的消耗型疾病),尤其是傷害性疾病和秋冬季流行性疾病的防控,防疫是這個季節管理工作的重點,要加強對豬瘟、乙腦、偽狂犬、口蹄疫、流行性腹瀉等多發疾病的關注;另外一個重點是隱性病原的清除,例如支原體、附紅細胞體等,主要依靠保健藥物地及時添加,抓住每月的定期保健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有就是豬只營養的問題,季節性特點致使飼料的原料質量成為制約養豬業發展的瓶頸,陳玉米比較緊張,新玉米已經上市,也有很多豬場選擇使用其他的原料(次粉或DDGS)來代替。總之,無論是新玉米,還是其他原料代替能量飼料,由于這個季節豬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也在增加,這樣的營養供給和需求失衡易形成鮮明的矛盾,其中一個最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供給不足,這使得豬只主要表現為被毛粗亂、皮膚結痂、蹄裂病、消瘦和繁殖障礙不發情等。 秋季多雨,天氣比較潮濕,加上新玉米濕度大,來不及晾曬、烘干,對于儲存時間較長的飼料原料是不利因素,這樣會使倉儲霉菌發生嚴重,導致原料變質,直接降低所含有的營養成分,且對維生素破壞最為嚴重,再加上一些豬場直接使用一些劣質脫霉劑(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時也吸附維生素,主要以極性小分子維生素為主)對飼料營養地再次破壞,造成豬只嚴重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增加了疾病的發生壓力和幾率。來源:河北威遠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