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容易給養豬生產造成諸多的不良影響。如熱應激、采食量下降、增重減慢、繁殖障礙等,筆者擬對高溫季節豬場的飼養管理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建議采取以下四項措施,以確保豬群安全度夏。 完善防暑降溫措施 在高溫季節,應為豬群提供一個涼爽、清潔、安靜的小環境。 豬場選址、布局要有利于通風降溫 豬舍要坐北朝南,最好呈階梯式排列,間距在8米以上。 增加豬場綠化面積,改善場區小氣候。減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以降低地面溫度,夏天可降低豬舍環境溫度3℃~4℃,減輕熱輻射80%。 改善豬舍環境 (1)加強通風:經常清除豬舍周圍的雜草,盡可能打開所有門窗和散氣孔通風,采用電扇、抽風機加強舍內空氣流動。(2)用水降溫:水降溫必須和強力的通風結合起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否則會造成高溫高濕,適得其反。噴霧降溫適用于配種妊娠舍、生長育肥舍及公豬舍,每間隔40分鐘左右噴水3分鐘~5分鐘;滴水降溫適用于限位欄及漏縫高位產房,對哺乳母豬采用頸部滴水降溫,最好能夠自動控制,每間隔15分鐘滴30秒~1分鐘,滴水降溫可使哺乳母豬的采食量提高20%;沖洗淋浴降溫適用于育肥豬舍、配種妊娠舍及公豬睪丸局部降溫,每天淋浴2次,忌用冷水突然噴淋豬頭部,對配完種1小時內的公豬禁止沖淋;水浴降溫可在運動場上建水池,讓公豬和斷奶母豬自由洗浴降溫;此外還有屋頂噴水降溫或人工灑水降溫。(3)改變豬舍結構或安裝防曬網降溫:南方的公豬舍、妊娠母豬舍、生長育肥舍宜采用開放式結構;豬舍屋頂、墻壁和豬欄地面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如屋頂瓦下面鋪墊刨花或泡沫,墻壁用空心磚,豬欄地面用絕緣水泥或漏縫地板;延伸豬舍屋頂寬度可減少熱量的吸收;在豬舍屋頂及太陽直射的東西兩側拉防曬網遮陽,以避免日光直射。(4)濕簾降溫或空調降溫:有條件的豬場產房及保育舍可使用濕簾降溫系統,一般可降低舍溫5℃~8℃;種豬場和采用人工授精豬場的公豬舍可安裝空調。 改善飼養管理 降低飼養密度 降低比例為1/4~1/3,可避免擁擠,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熱應激,尤其是妊娠母豬,若密度過大,會因炎熱煩躁打架引起流產,所以最好單欄飼養。 控制配種和產仔時間。適當避開最炎熱的7月~8月份配種和產仔,合理安排生產;同時配種、采精在早晚涼爽時進行。 安排好豬群調動、出售、去勢、疫苗注射時間 此工作宜在早晚進行,豬長途運輸途中要供應飲水和噴水降溫。 推遲上產床時間 選擇母豬產前3天左右早晨涼爽時上產床。 控制分娩時間,縮短產程。高溫條件下常出現母豬分娩時間較長,使胎兒停留產道時間過長而窒息死亡。可在預產期前兩天清晨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頭,約24小時~28小時后分娩,產下3頭~5頭后,注射縮宮素3ml~5mL。這樣既可誘導母豬在清晨分娩,又可縮短產程,減少死胎。 保持圈舍衛生 每天至少清理糞便2次~3次,每月消毒3次~4次,并做好消滅蚊蠅工作。 調整飼糧營養水平,控制飼糧日喂量 增加重胎及哺乳母豬營養攝入量。高溫環境下哺乳母豬料應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可添加2%~5%脂肪粉、2%優質魚粉及0.1%~0.2%賴氨酸,母豬產前4周的日采食量應達到2.5kg~3.2kg,旺乳期應達到6kg以上。 對待配母豬實行優飼 對斷奶母豬或配種前兩周的后備母豬實行以哺乳料短期優飼,促進發情排卵,日喂量可保證在2.2kg~2.5kg以上。 控制妊娠母豬營養攝入量 配種后的母豬應采用低能低蛋白質水平的妊娠母豬料,過多的飼喂對早期胚胎發育不利,尤其是在高溫季節,母豬配種前4周,日喂量在1.8kg~2.0kg為宜,使母豬控制在中等體況。 應用專門公豬料 種公豬應飼喂專門配制的公豬料,并且增加2%優質魚粉或每頭公豬每天增喂2枚雞蛋。 提高商品豬采食量 選用優質新鮮原料,添加誘食劑,以提高采食量,保持商品豬較高生長速度。 改變飼喂方式 改變料型 采用濕拌料,水料比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但要現拌現喂,防止酸敗變質;同時多喂青綠飼料,尤其是母豬。 增加飼喂次數 晚上加喂夜飼,特別是泌乳高峰期的母豬。 調整飼喂時間 在清晨和傍晚涼爽時喂料,盡量避開正午時間飼喂,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多喂,夜間不斷料。但是,調節喂食時間應循序漸進,隨著溫度的變化逐漸調整,不能突然改變。 保證充足清涼飲水,抑制豬體溫上升 (1)增加飲水器的數量;經常檢修飲水器(有無堵塞);飲水器要有足夠的壓力保證流量,母豬為1.5升/分,育肥豬為1升/分。(2)在飲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鹽或0.5%小蘇打,調節母豬體內電解質平衡,減少熱應激的發生。(3)采用清涼深井水,水管不要暴曬在陽光下,有利于豬體降溫并能刺激采食。哺乳母豬降溫的同時,要保護好仔豬免受高濕和風扇直吹的影響。(4)應保證活動場上的飲水不間斷,并將飲水器置于陰涼的地方,以避免日光直射升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