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東洞庭湖。一條干死的魚漂浮在腳印中,雖然下了雨但還是太遲了。 昨日,岳陽縣中洲漁場,漁場內水位大大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水邊裸露著大片鵝卵石。 昨日,岳陽東洞庭湖,干裂的湖床上漁民挖的儲水井。 昨日下午,岳陽縣中洲漁場,彭美華站在自己承包的湖前,眉頭緊鎖。 他的腳下,是一片滿是卵石的湖坡,有的地方已經因為干旱,裂開了手指粗的縫。他指著背后4米處說,“那是去年同期的水位,如果是去年,水已經沒過我的頭了。” “自從30年前來到中洲漁場,這種干旱情況,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彭美華說。 養殖的魚蟹出現大面積死亡 彭美華與另外11名合伙人承包了中洲漁場坪橋湖、費家湖兩個湖泊養魚,坪橋湖面積8000畝,費家湖6000畝。 年前,彭美華往湖中投入了10萬尾魚苗和1萬斤蟹苗,按照他的預計,今年10月份,第一批魚、蟹就可以捕撈上市。魚主要銷往長沙,而螃蟹主要銷往岳陽。 然而,隨后的情況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從過年以來就基本沒下過雨。”彭美華點了一根煙,又指著遠處湖閘上的水印說,“那是去年留下的,最深的時候湖水有4米。現在呢,最深還不到1米5,是冬天的水位。” 在湖邊,已經隨處可見綠油油的青苔。彭美華說,這是因為湖里水太少,加上溫度高,水體已經有點富營養化,青苔在吸取湖里的肥料和氧氣的同時,也威脅著魚蟹的安全。幾個月來,湖里的魚蟹開始出現大面積的死亡,尤其是蟹,已經死了一半以上,由于生存空間緊縮,螃蟹之間開始自相殘殺,而且,螃蟹一般7到10天要脫一次殼才能生長,脫殼生長期對水源的需求量也很大,嚴重缺水,導致螃蟹不能脫殼,最后死亡。 魚的生長狀況也不容樂觀。彭美華說:“半年來湖里的魚幾乎停止了生長,與往年同期相比,個頭小了一半。” 彭美華介紹,每年5到9月是魚生長最快的季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魚蟹已經難以如期上市,他打算今年不進行捕撈,將魚蟹再留在湖里養一年,另外,在8月份補充一批蟹苗。“這就意味著今年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損失應該在一兩百萬以上。” 母魚產卵周期推遲半個月 持續的干旱也影響到了魚苗的孵化,在中洲漁場苗種場,漁場水產工程師楊術奇正在將剛孵化的小魚苗進行捕撈轉移。 “往年這個時候母魚的產卵期基本結束了。”楊術奇說,今年的干旱,影響了母魚的發育,導致母魚的產卵周期延遲了半個月,產卵量也只有往年的70%左右。 楊術奇說,新魚孵化前,要不斷地用潔凈的水源沖刷魚卵,幫助魚卵孵化,干旱造成水質較差,加上氣溫異常,孵化的2億尾魚苗有7000多萬尾死亡。 與此同時,由于擔心缺水,漁場里的養殖戶們不敢往養殖場里放養魚苗,也不敢投放餌料和肥料。中洲漁場副場長郭雄波說,因為目前氣溫較高,投放餌料不當的話很可能造成水質富營養化,導致養殖池里的魚類大規模死亡。 計劃為養殖戶爭取補貼和救助經費 岳陽市畜牧水產局水產科科長蔡建軍告訴記者,目前岳陽的華容、湘陰、岳陽縣等地的水產養殖戶都受到了旱情影響,一些養殖場出現干涸見底的情況。“今年水產品減產是肯定的。”蔡建軍說,由于不知道還將持續干旱多久,目前還不能預計產量。 蔡建軍說,目前,岳陽市畜牧水產局已經安排技術人員對養殖戶進行指導,盡量為養殖戶減少損失,同時對所轄縣市養殖戶受災情況進行統計,形成材料后向主管部門和民政部門匯報,希望能為養殖戶爭取部分生活補貼和救助經費。 各地減災動作 華容、君山、云溪、臨湘等沿江地區紛紛架設機埠、租調挖泥船從長江提水抗旱。 湘陰對50處底閘修筑圍堰,架設潛水泵,采用二級或三級提水設施,從外河提水入渠。 鐵山管理局從5月14日起放水1000萬立方米,確保岳陽、汨羅等地40萬畝農田的灌溉。益陽開啟黃茅洲閘和陽羅閘向大通湖大垸補水。 本文來源:瀟湘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