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記者在股東大會現場發現,前往股東大會進行調研的有中金公司、云南國際信托、華泰聯合證券、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中國龍”陽光化私募基金等十多家機構投資者。“我們只對感興趣的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從上海飛抵成都的華泰聯合證券農林牧漁研究員吳曉丹告訴記者。 這些帶著調研任務的機構投資者,當然不滿足于“聽會”,更多的是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頻頻發問。來自“中國龍”陽光化私募基金分析師的徐溫平就“擔保雞”模式問題提問(所謂“擔保雞”模式,就是以六和集團與當地政府共同出資籌建的擔保公司為運作核心,通過養殖農戶抵押自籌資金建設的標準化雞舍,擔保公司為農戶提供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之后養殖場戶用六和收購養殖產品的價款歸還銀行貸款。養殖期間發生的一切費用開支由擔保公司代為支付),對此,劉永好回答道:2005年—2006年,新希望集團出資近3億元收購六和集團41.9%的股份后,成為六和大股東,實現相對控股。正是此次聯手,使原本在山東進展緩慢的新希望迅速打開了局面,其原因就在于新希望從2007年開始模仿六和集團發展“擔保雞”模式,并迅速復制擴張。六和目前在山東像開連鎖店一樣密集布局擔保公司,注冊資本合計超過3億元。 “我在全國政協會上多次提出要和農民一道致富。”劉永好說,目前新希望已經建立了46家養豬、養雞合作社。公司為農戶提供貸款擔保、種苗、飼料、技術,負責收購,這樣可以上聯市場,中聯企業、下聯農戶,真正為農民致富增收創造條件。 劉永好在回答嘉實基金分析師關于新希望集團與六合集團的磨合問題時說:“我們早在幾年前,就有意識地進行了人事方面的安排,如目前四川新希望農牧有限公司總裁就是從六合集團過來的,而新希望集團的管理層也有到六合方面任職的,可以說雙方面已經磨合了6年。” 據悉,目前六合方面實施的是“基本待遇+超額提成待遇”,同時,六合集團目前的幾十位管理層人士都擁有股權,雙方整合后,面臨著接軌的問題。劉永好稱,他們會在今后進行股權激勵,同時,將把短期激勵、中長期激勵相結合。 “今后我是六合集團的大股東、我對自己在六合集團中的定位是一個戰略投資者,我持有股權的時間至少是7年,”劉永好這樣回答了嘉實基金分析師的提問。 投資價值被普遍看好 徐溫平告訴記者,由云南國際信托公司發行的“中國龍”陽光化私募基金,此前已經買入了新希望股票,后賣出了一部分,目前還持有少量的新希望股票。由于在整個倉位中的占比很小,因此,對其凈值影響不大。 “我們不僅對新希望,而且對整個農業板塊都比較關注,因此,前往參加新希望公司的臨時股東大會進行調研。” 徐溫平說,雖然農業由于客觀原因,其投資風險高于其他行業,但如果進行仔細區分,農業子行業的風險還是有差別的,如種植業務由于受土地不能位移和自然災害特別是來自氣候方面的制約,而養殖業受這方面的制約因素就要小得多,而且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從中長期來看,新希望的投資價值還是值得期待的。因為該公司今后將打造成農牧業產業鏈,集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以及肉制品加工于一體。” “從目前農業股的平均估值水平和新希望未來的盈利能力來看,20元以下的價位就值得逢低買入。”徐溫平作出了如此判斷。 富國基金行業研究員趙宗俊說,現在飼料的原材料價格在上漲,整個養殖行業的盈利水平確實不高,但“民以食為天”,不擔心市場沒有需求,從而業績會相對穩定。同時,現在政府在通貨膨脹時期對牛奶的終端價格有所限制,但沒有對雞、鴨、魚價格限制,因此,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華泰聯合證券農林牧漁研究員吳曉丹說,他們目前沒有開展自營業務,所以未持有新希望股票,但由于他們比較看好這家公司的前景,因此,參加了股東大會。“我們看好新希望的理由有二。”吳曉丹說,一是目前的估值比較低;二是公司資產重組、整體上市后,便于資源整合,將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股價還會往上面走。 吳曉丹說,他對農業股的看法是,現在正是國家對農業優惠政策的密集出臺期;目前農產品[17.73-1.06%]價格受通脹及其預期而處于堅挺狀態,現在估值不高,有望跑贏大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