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β-葡聚糖酶(EC3.2.1.4) β-葡聚糖酶是一種葡萄糖的直鍵聚合物,主要以昆布多糖型或地衣多糖型存在。昆布多糖為直鍵型的以β-1,3鍵連結的葡萄糖聚合物;地衣多糖含有β-1,4鍵和β-1,3鍵。 降解β-葡聚糖的酶類可以是內切葡聚糖酶或外切葡聚糖酶。來源于細菌和黑曲霉菌的β-葡聚糖酶為內切葡聚糖酶,使β-葡聚糖中的β-1,4鍵水解,最終產物為葡聚寡糖。來源于木霉菌的β-葡聚糖酶為外切葡聚糖酶,水解β-1,3-葡聚糖中的β-1,3鍵,最終產物為葡萄糖。 將里氏木霉及黑曲酶培養后,除產生其它酶類(如纖維素酶等)外,也產生此酶,此酶最適作用pH一般在酸性,較適于腸胃道酸性動物使用。 國內有企業采用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mis)經液體深層發酵生產β-葡聚糖酶,該產品為固體劑型,尚無國家或行業標準。該產品是一種內切葡聚糖酶,可以隨機水解內鍵,將葡聚糖分子降解為平均大小5-6個葡聚糖單位的低聚糖。該產品可以有效分解麥類和谷類植物胚乳細胞壁中的β-葡聚糖。最適作用溫度為50-55℃,適用溫度范圍為30-60℃,最適作用pH6.0-6.5,適用pH范圍4.8-7.5。這類酶較適于消化道中性的動物。 一般認為,我國消除常規動物日糧中抗營養因子的最適酶種為:木聚糖酶、果膠酶、乙型甘露聚糖酶,而且主要是為了降低腸道食糜粘度,在這方面β-葡聚糖顯得并不重要。 1.1.3 木聚糖酶(EC3.2.1.8) 木聚糖是半纖維素的一種組分,由木糖經β-1,4鍵連接。木聚糖酶可分解木聚糖中的β-1,4糖苷鍵,最終產物為木糖和木聚寡糖。 國內已有企業采用霉菌(以黑曲霉居多)經固體發酵法生產木聚糖酶,產品為固體劑型。亦有企業采用細菌經液體深層發酵法生產木聚糖酶,產品有液體和固體兩種劑型。目前國產木聚糖酶,為酸性木聚糖酶。最適作用pH4.0-6.0,最適作用溫度45-55℃。 對于酶活力的測定尚無國家或行業標準,比較認可的企業標準酶活力定義為在40℃,pH4.8條件下,1分鐘水解1%木聚糖產生1μmol木糖所需的酶量為1個木聚糖酶單位。進入新世紀,由于小麥、麥麩等作為配合飼料中的能量飼料使用,而小麥、麥麩含有甚多的木聚糖,因此,水解木聚糖的木聚糖酶受到飼料業的歡迎。 國內近年已開發出利用短小芽胞桿菌(Bacillus pumilus)發酵生產的木聚糖酶,該酶作用最適pH為7.2。消化道為中性條件的動物可考慮使用。 使用高粘度日糧——加入小麥、大麥、米糠的日糧,會造成動物腸道較高的粘度,影響消化吸收,但粘度來源又完全相同。小麥木聚糖含量高(6.1%),而β-葡聚糖含量較低(0.5%),所以要以添加木聚糖酶為主。大麥粘度來源除木聚糖以外(7.6%),β-葡聚糖含量也高(3.3%),所以要同時考慮這兩種物質的水解酶類的添加。 1.1.4 果膠酶(EC3.2.1.15) 果膠酶是一種分解果膠質的酶。各種植物及其果實均含有果膠。果膠在碳水化合物中是獨特的,其主要組分不是單糖而是糖酸。果膠碳水化合物的主鍵包含大量的(50%-90%)以α-1,4鍵相連接的半乳糖醛酸的直鏈聚合物。這種聚合物稱為果膠酸或聚半乳糖醛酸。 國內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有企業采用黑曲霉(Asp Niger)經固體發酵法生產果膠酶,產品為固體劑型。近兩年有企業采用黑曲霉(Asp Niger)經液體深層發酵法生產果膠酶,產品為液體劑型。國產果膠酶用于果汁、果酒和飼料工業。該產品最適作用溫度45-55℃,適用溫度范圍30-60℃,最適作用pH3.0-4.0,適用pH范圍2.5-5.0。該產品有輕工行業標準,酶活力定義為在溫度50℃,pH3.5條件下1小時分解果膠產生1mg還原糖(以半乳糖醛酸計)所需的酶量為1個果膠酶活力單位。 雜粕和豆粕中均含有較高含量的果膠(菜籽粕含果膠11.5%,豆粕含果膠14%),它也可影響動物對營養的吸收,所以飼用復合酶中果膠酶的添加,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當前國內許多市售飼料酶中,有的完全不含有果膠酶或果膠酶含量極低,這是需要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