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樓主: qingdaowangyo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教:黑白花奶牛的乳蛋白、乳脂率能達到多高?

  [復制鏈接]
21
發表于 2010-8-26 21:22:09 | 只看該作者
關于一個牛場的分析報告,我給大家說一個,我做過的報告,大家可以看看,分析分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發表于 2010-8-26 21:23:38 | 只看該作者
奶牛場MAP服務報告
MAP是Mating Appraisal for Profit的縮寫,即提升奶牛養殖效益的專業選配,確保牧場下一代奶牛綜合性能比此代更為優秀的服務體系。
公司于2009年4月18日對河北省辛集市****養殖公司進行了數據采集工作、DHI報告分析以及牛場各種數據的分析統計工作,同時也對牛場的飼料營養、體況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發表于 2010-8-26 21:24:29 | 只看該作者
一、****奶牛場基本情況
****乳業有限公司是一個大型的現代化奶牛場,始建于2003年,坐落在辛集市南郊馬莊鄉,占用鹽堿薄地120畝。遠離村莊,交通方便,牛場內設辦公室,職工活動室,宿舍食堂,倉庫,產房,獸醫室,病牛隔離舍,犢牛舍,TMR飼料加工車間以及11個成母牛車間。現代化大型擠奶廳,配置利拉伐中置式MP350魚骨式擠奶臺,能供24頭牛同時擠奶。大型制冷設備.運奶設備各一套。基礎設施投資四百萬元。
潤翔乳業有限公司是03年和04年分兩批通過農業部引進純種新西蘭奶牛305頭,投資七百一十萬元。牛奶理化指標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明顯高出國內牛許多。幾年來自產牛280頭,通過優良種公牛為父本對新西蘭牛的體形,乳房,肢蹄,產奶量等均有了顯著的改良。
奶牛場每月進行DHI化驗分析,DHI記錄體系的使用,是由傳統的經驗管理,被動管理,轉變為數據分析管理,主動管理的一大變革,對奶牛場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和控制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奶牛場現泌乳牛237頭、干奶牛44頭、成母牛281頭,1-6月齡犢牛71頭、(7-18) 育成牛90頭,青年牛(18—產犢前)82頭,全群524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發表于 2010-8-26 21:25:21 | 只看該作者
二、        牛群血統情況
奶牛場從04年到迄今,使用過的種公牛進行整理,并對他們進行血緣關系的分析,曾用過凍精號如下:
11103543.13104153.53206067.13103009.11106003.31106143.
31106136.13101408.11101907.13105671.11106001.11196035.
31106499.23206035.13103044.12204046,同時由于部分曾用公牛號碼記錄不全無法查找,無法繪出血緣關系圖和適配方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發表于 2010-8-26 21:25:47 | 只看該作者
由于近親會導致繁殖機能、生產性能和健康的退化。同時還可能會導致妊娠母牛懷孕早期流產和懷孕后期的早產的可能性增加。
這項工作,也給我們牛場以后的工作提出一個要求:使用公牛號要有清楚的記錄和完整的數據記錄,否則會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導致血緣關系不清楚,會使選種選配的工作進行的不準確和沒有辦法往下進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發表于 2010-8-26 21:26:10 | 只看該作者
三、體形外貌線性評定情況(實測280頭)
線性鑒定技術人員對牛場的280頭成母牛進行了線性鑒定,對體高、胸寬/體強度、體深、棱角性、尻角度、尻寬、后肢側視、后肢后視、蹄角度、前房附著、后房高度、后房寬度、懸韌帶、乳房深度、前乳頭位置、前乳頭長度、乳頭后望等17個主要性狀進行了鑒定,主要需要改良的性狀,鑒定結果如下:
1、尻角度:存在缺陷的占實測頭數的24%。尻角度優良與否直接影響奶牛的繁殖機能健康。差的尻角度影響奶牛的配種,增加治療繁殖障礙的費用。尻角度不良的奶牛,產后子宮惡露排出的速度緩慢,時間延長,會導致子宮的恢復時間延長,子宮炎的幾率增加,由子宮炎所引起的其他疾病幾率上升,如:乳房炎,酮病,肢蹄病,同時大大影響奶牛產后子宮恢復的時間速度,引起產后第一次發情時間滯后和產后第一次配種率下降,空懷天數的增加。
同時尻寬是與能否順利分娩有關的性狀。現在通常認為,尻極寬的體型是當代奶牛的最佳體型結構。
2、乳房結構:存在缺陷的占實測頭數的31%。乳房結構包括乳房深度、后房寬度和高度。乳房深度過深增加奶牛患乳房炎的幾率,也是影響奶牛體細胞數的一個因素之一。通常認為,前房附著偏于充分緊湊的一些體型是當代奶牛的最佳體型;同時后房高度可顯示奶牛的潛在泌乳性能。而后房寬度也與奶牛潛在的泌乳能力有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發表于 2010-8-26 21:26:54 | 只看該作者
四、生產性能情況以及繁殖數據分析
1、我們對奶牛場不同產奶水平的奶牛,進行分析,見表一:
表一:現在泌乳牛的情況
產奶量        >40Kg        35-40Kg        30-35Kg        25-30Kg        20-25Kg        15-20Kg        <15Kg        合計
頭數        1        7        23        49        34        39        95        248
百分比        0.40         2.82         9.27         19.76         13.71         15.73         38.31         100
從以上表中可以看出,25公斤以上的奶牛80頭,占全群泌乳奶牛的248頭的比例是32%。
2、胎間距
統計了161頭,平均胎間距是447天,已經超過了400天,分析其原因:繁殖障礙是一個主要原因,其中尻角度不良是自身因素,只有通過遺傳改良,改變其尻角度。同時高產奶牛體況偏低也是一個主要因素之一,營養平衡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考慮分析。
3、泌乳天數
平均泌乳天數是172天,如果牛群全年均勻產犢的話,平均泌乳天數是在150-170天之間比較適宜。如果超過170天的話,年底計算胎間距時,胎間距可能是大于400天的。
4.牛群胎次分布
表二:牛群胎次結構分析
胎次        1        2        3        4        5        6        合計
數量(頭)        85         46         44         55         35         16         281
百分率        30.2         16.4         15.7         19.6         12.5         5.7         平均2.85
標準        30        20        50        100
從上表可見,平均胎次2.85胎,從胎次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成母牛的胎次結構在理想的范圍之內,屬于比較理想的胎次結構。1、2胎的胎次比例和標準要求很接近,這為全群高產奠定了基礎。
5.配種準胎次數
表三:各牛舍準胎的平均配種次數
組別        1        2        3        4        5        6        7        8        總計
妊娠數量(定胎數)        21        26        10        14        24        17        7        0        119
均配次        4.0        3.3        3.3        2.8        3.5        4.5        8.4        8.4        3.86
平均產奶量        26.6        25.8        18.2        28.2        新產        產前牛        9.7        干奶牛       
分群標準        30        30        20        30        新產        產前牛        15        干奶牛       
截止到4月底,對各棚的準胎配種次數、產奶量、妊娠牛頭數進行分析,從表中可以看出已經準胎的平均配種次數是3.86次,如果按20天一個情期計算的話,3.86個情期的天數是20*3.86=77天,再有60天的空懷期,基本上是平均產后137天的準胎。從這個數據上分析,準胎牛的情期受胎率有些偏低了,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6.淘汰牛情況分析
我們對成立牛場幾年來的淘汰報告進行分析,從03年9月6日建場到09年4月22日,共計淘汰167頭奶牛,其中淘汰原因見表四:
表四:奶牛淘汰疾病原因分析
淘汰原因        消化道病        呼吸系統        乳房炎        肢蹄病        代謝病        繁殖障礙        其他原因        合計
頭數        30        7        17        6        12        75        22        169
比例        17.8        4.1        10.1        3.6        7.1        44.3        13.0        100
(備注:有2頭牛,是由2種疾病原因導致的淘汰)
從表四中,我們可以看出,繁殖障礙是牛場淘汰的主要原因,占總淘汰比例的45%,通過體型外貌線性評定分析,我們也可以得出尻角度不良是繁殖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在奶牛的飼養管理和飼料配方的平衡問題上,需要進一步加強,可見牛場配種繁殖工作,是牛場以后工作的重點。
7、各個不同的泌乳階段,奶牛的淘汰情況
同時,我們對幾個不同的泌乳階段的淘汰牛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表五:不同泌乳階段奶牛的淘汰情況
組別        1         2         3         4         5         6         7         8         合計
牛頭數        53        45        10        18        17        5        8        11        167
頭次        54        45        10        19        17        5        8        11        169
消化道        9        5        1        1        2        1        1        10        30
呼吸系統        1        3        1        1                                1        7
乳房        6        5        1        1        1                3                17
肢蹄病        3        3                                                        6
代謝病        3        4        1                1                3                12
繁殖系統        25        21        5        11        9        4                        75
其它原因        7        5        1        5        4                1                23
從表五,我們可以看到,1號組和2號組(高產組),是奶牛產后的產奶高峰期,淘汰了98頭的奶牛,占整個淘汰比例的98/167*100=59%.即接近60%的奶牛是在奶牛的高峰期期間淘汰的,其中又有46/98*100=47%的是由于繁殖障礙的問題而淘汰。
8、平均空懷天數
統計了82頭懷孕母牛,平均空懷天數是183天,也就是產后平均183天準胎,這82頭牛的平均胎間距是463天了。
9.產后配種次數和天數
對牛場產后配種次數和配種的天數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六:
表六:產后配種次數和平均天數。
產后配種次數        1        2        3        4        5       
牛頭數        110        21        6        7        7       
平均天數        119        224        271        308        368       
從表六可見,產后第一次配種的平均天數是119天,也即是產后平均119天開始了第一次配種,即使第一次配種都準胎的話,其胎間距也要280+119=399天的,由此可見產后平均配種天數的延長滯后,勢必影響奶牛的情期受胎率、空懷天數和胎間距,同時也就影響了全群的泌乳天數和產奶量。
縮短產后配種天數,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第一次配種準胎率,是今后配種的工作重點,也是以后提高產奶量的基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發表于 2010-8-26 21:27:43 | 只看該作者
五、奶牛營養的計算
把高產奶牛組(1.2號牛舍)的體況進行了分析,高產期間,奶牛的體況下降太多,能量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缺乏,而高產組的精料供應量是不低的,在當地可以解決的能量飼料,并且價格不是很高的貨源是:整粒棉籽、大豆皮、棗粉、大棗。
計算了一個高產奶牛的營養需要,作為一個參考值,其營養需要參數如下:
按平均胎次是2胎,體重612公斤,泌乳天數50天,產奶量33公斤,乳脂率3.7%,乳蛋白3.3%,日增重90克,現在體重612公斤,目標成熟體重646公斤,目標增加34公斤體重,目標天數375天,體況評分2.5分,預計干物質的采食量20.16公斤。根據以上這些參數,我們計算的奶牛營養需要如下:
表六:奶牛的營養需要
營養需要參數        單   位        需    要
干物質        千克        20.16
產奶凈能        兆卡        33.65
粗蛋白        克        3348
非降解蛋白        克        1411
降解蛋白        克        1554
酸性洗滌纖維        克        3225
中性洗滌纖維        克        5846
有效中性洗滌纖維        克        4677
鈣        克        138
磷        克        88
鎂        克        50
鉀        克        202
鈉        克        36
氯        克        50
硫        克        40
鈷        毫克        2.02
銅        毫克        202
鐵        毫克        1008
碘        毫克        12.1
錳        毫克        806
硒        毫克        6.05
鋅        毫克        806
維生素A        KIU        81
維生素D        KIU        20.2
維生素E        IU        30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發表于 2010-8-26 21:28:00 | 只看該作者
根據以上的奶牛營養需要,可以再驗證日糧實際供應的營養物質及含量,通過計算發現高產期間奶牛能量的缺乏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同時,體況的下降太多,也是一個影響奶牛發情配種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解決的辦法是在奶牛日糧中添加整粒棉籽和大豆皮以及棗粉這些價格不高的原料,產奶量再高的話,可以添加過瘤胃脂肪。
同時,計算了青貯占干物質的比例,干物質占體重的比例,攝入有效粗纖維占體重的比例,粗飼料有效粗纖維占需要的比例以及陰陽離子平衡和鈣磷的比例。
通過這些營養需要參數的計算,我們可以和DHI數據報告,奶牛場數據報告等結合起來,進一步分析奶牛場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到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管理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發表于 2010-8-26 21:28:17 | 只看該作者
六、DHI的分析
4月1日采集樣品,DHI報告結果顯示:
1、第一胎牛的高峰產量是26.7公斤,2胎以及2胎以上的高峰產奶量是27.9公斤,胎次高峰比是26.7/27.9*100=95.7%,比標準的76-79%提高了很多,說明現在的1胎牛,比成母牛的產奶水平提高很多,是引進優良種公牛遺傳改良的結果以及改進飼養管理,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的結果。
2.胎間距
我們從DHI報告中,也計算了胎間距,有數據記錄的是120頭,平均胎間距是446天,和通過牛群數據計算447天很接近。
3. 泌乳天數20-120天產量小于20公斤的牛只統計
從DHI報告上,我們可以看出泌乳天數是20-120天,產奶量小于20公斤的奶牛,一共有11頭,他們的平均泌乳天數是79天,平均產奶量是15.9公斤。占全部泌乳牛的248頭的4.4%,這11頭牛之中,1胎2頭,2胎4頭,4胎3頭,5胎1頭,6胎1頭,需要技術人員進一步分析這11頭奶牛低產的具體原因,是疾病的原因,還是乳房炎,還是在圍產期的飼養管理上出現了問題,還是近親的緣故等等。
4.高峰日
從4月份的DHI報告上,可以看出,泌乳的高峰日是第93天,和預期的70天高峰日有所差距,高峰期滯后23天,可能的原因是高峰期間的能量不平衡是一個原因之一。
由DHI報告中,我們還可以分析的事項很多,如:體細胞,奶損失,持續力,高峰奶量,高峰日,乳脂率,蛋白率,乳脂蛋白比、305天產奶量,校正奶等等,需要技術人員進一步的來分析,逐步提高牛場的飼養管理水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 11:2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