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發展,并在化工、寵物食品、IT、建筑與房地產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型企業。集團現擁有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地區的一百余家分、子公司,員工逾萬人,其中通威股份上市公司年飼料生產能力逾6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及主要的畜禽飼料生產企業,水產飼料全國市場占有率已達到25%,連續16年位居全國第一。
秉承穩健快速的發展節奏,通威集團2009年銷售收入達262億元。目前,通威正瞄準“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成就世界水產品牌”的宏大愿景,堅定不移地發展飼料及水產主業,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全力打造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同時,通威斥巨資進軍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產業,致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和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公司。憑借于此,未來3—5年,通威集團銷售收入將達到500—800億元。
近三十年來,通威集團先后被評為中國民營上市公司 100 強、中國最具競爭力民營企業 50 強;2004年9月,通威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9月,通威牌畜禽飼料榮膺“中國名牌”稱號,2007年9月,通威牌水產飼料被國家質監總局評為“中國名牌”;2006年7月,通威品牌成為中國飼料行業13000余家企業中唯一當選的標志性品牌;隨后,通威股份斬獲“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行業科技優勢更加鞏固;2010年,通威品牌價值以70.89億元人民幣連續七年入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
在通威集團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常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也不斷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和充分肯定:1999年被授予“中國慈善家”榮譽稱號;2001年榮獲“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受到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2年在“21世紀博鰲財經論壇”上獲“2002年度全國十大民營企業家”稱號,同年被《財富》雜志評為“全球40歲以下最成功商人”;并于2002年、2004、2005年度三次榮獲四川省“年度十大財經風云人物”稱號;入選“2003年度中國十大經濟人物”;2004年9月,被國際企業家聯合會、《世界英豪》雜志社評選為“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領袖”;2004年12月,被中央統戰部等五部委聯合評選為“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5年8月,當選為“2005亞太最具創造力之華商領袖”;2006年12月,榮獲“中國飼料行業年度經濟人物”稱號;2008年3月全國“兩會”上,劉漢元先生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在獲得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劉漢元先生及通威集團始終堅持以一個成功企業家的高度社會責任感,情系民生,飲水思源,用真情和愛心回饋社會各界的厚愛,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光彩事業和思源工程。1992年即捐資成立了“通威——希望工程獎勵基金”,共資助四川省涼山州、巴中、廣元、達州等貧困山區貧困學生和優秀教師近2000名;成立了“通威水產教育獎勵基金”,一次性捐助100萬元支持四川農大水產教學大樓建設;1998年向湖南、湖北洪澇災區人民捐贈320萬元;獨家資助北極科學考察活動;2007年,通威積極支持民建中央發起的“中華思源工程”,捐贈5000萬啟動“思源.陽光計劃”,用于太陽能清潔能源的科研投入和新產品研發,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山區農村送去優質、高效、環保的太陽能生產、生活用電;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遭遇8級特大地震災害,通威集團在災情發生后迅速行動,捐款捐物總額共計1250萬元用于抗震救災。迄今為止,通威集團各種捐款捐物總額已近2億元人民幣。
通威榮譽
★公司榮譽
中國名牌
中國馳名商標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中國最具競爭力民營企業 50 強
中國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 50 強
★領導榮譽
全國政協常委
民建中央常委
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企業領袖
中國十大優秀民營企業家
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四川十大財經風云人物
★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魚技術
獲得"1990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獲得"1989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被農牧漁業部、財政部列為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推廣
1986年被國家科委列為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向全國推廣
獲得"四川省1986年水產行業技術進步一等獎"
獲得"四川省1985年水產行業技術進步一等獎"
★通威水產
通威水產科技園
成都現代漁業科研開發示范基地
四川省"十五"重點科研項目《無公害魚飼料關鍵技術研究》基地
四川省"十五"重點科研項目《裂腹魚人工繁育研究 》
四川省魚類基因工程中心實驗室
"成都現代漁業科研開發示范基地"
★研發機構
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上海水產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