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物保健添加抗生素多多益善嗎?
1.熱點引導
我國仔豬綜合成活率約為90%,而理想水平應大于96%;我國母豬死胎率為10%,而理想水平應小于5%;我國母豬返情率為15%,而理想水平應小于7%……我國母豬年貢獻15頭上市活豬,而歐洲水平是25頭。那么導致這些結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2.保健誤區
疾病原因導致豬群死亡率、淘汰率上升。豬群容易得病,并且豬病多,此起彼伏,一波接著一波;疑難怪病層出不窮;重癥病、烈性病、暴發性疾病多,而針對一種病情,用藥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用藥越來越高檔,用藥的劑量越來越大,醫藥費越來越高,而用藥效果卻越來越差;疫苗失效,豬的抗體水平參差不齊,即使接種了疫苗還會感染疫病;疫苗種類越來越多,劑量越來越大,而預防效果越來越差。我們養的豬從小就泡在藥罐子里,一生都遭受藥物的摧殘,而且要遭受各種人為刺激驚嚇,處于驚恐痛苦之中,導致體質差,生病多,不好養。
說到保健,很多人認為是一個簡單的加抗生素的問題。為了預防細菌性疾病的發生,添加治療用的抗菌素,包括聯合用藥。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動物養殖過程中發生藥源性疾病(藥源性消化道疾病、藥源性肝膽疾病等),都是添加抗菌素不得當、不科學造成。人們往往對保健有誤解,把保健和加抗生素混為一談。例如為了預防某種細菌性疾病,添加相應治療用的抗菌素,其實動物健康狀況下并未感染細菌,不需要“殺菌、抑菌”,此時添加抗菌素完全沒有必要,只會產生副作用。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正確的保健途徑是:(1)脾胃的調理,動物健康的第一道防線;(2)肝腎等內臟功能的調理,提高機體免疫力;(3)中藥特有的抗病毒、內毒素;同時具有抗細菌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3.中藥保健的作用機理
(1)中藥調節免疫功能的機理
中藥對動物體免疫功能影響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a.對細胞免疫功能影響;b.對體液免疫功能影響;c.對動物的主要免疫器官脾臟、淋巴細胞、胸腺、骨髓、法氏囊的影響;d.另外影響與免疫有關的物質,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環核苷酸、組織胺等。因此研究中藥對動物免疫功能影響主要是研究中藥對上述器官、細胞、物質的影響。近年來通過大量研究,已探索出不同中藥分別對上述器官、細胞、物質的影響,同時還表明,中藥及中藥方劑調節免疫是通過如下幾方面完成的。a.通過作用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調節免疫;b.通過調整植物性神經調節免疫,肺、脾虛及肝臟,特別是脾虛,常有副交感神經偏亢現象,免疫功能也相應低下,進行補氣促脾后,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通過作用于環核苷酸系統調節免疫;d.對于免疫機能失調的疾病,用調整核酸代謝的方法可以達到治療目的;e.補益藥有提高T白細胞的數量和質量,因而能起到免疫調節作用。
(2)中藥抗病原體的作用機理
中藥抗病原體作用機理研究包括兩方面:a.中藥抗細菌、病毒機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藥抗細菌病毒作用機理不同于西藥,其作用機理較為復雜,是多種作用綜合結果:一是中藥具有直接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經實驗證明有百余種中藥具有抗菌或抗病毒作用,并且大多數是清熱類藥物,但其直接抗菌作用不如抗菌素等西藥,同時實驗還表明復方中藥抗病原菌作用強于單味藥物;二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維持動物胃腸道內的微生物區系平衡,促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進而達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三是通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內毒素等的作用,現已證實百余種中藥具有消除病理狀態下活性氧、自由基、內毒素等的作用,通過這種作用發揮使活性氧和自由基維持正常生理狀態水平,免除對動物機體損壞,調節動物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許多實驗證明在體外無抗病原微生物的中藥在動物機體內應用達到抗病原菌作用,黃芪在體外無抗菌作用,但黃芪與金銀花合并后抗菌作用大增,這充分證明中藥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機理的復雜性。b.中藥抗寄生蟲作用機理研究。已表明中藥抗寄生蟲作用機理有如下幾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于體內外寄生蟲,二是中藥綜合作用于寄生蟲。中藥及中藥復方在抑制病原寄生蟲同時,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動物體非特異性免疫以消滅寄生蟲。
(3)中藥抗應激的作用機理
現代醫學認為應激反應是動物體對各種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創傷、疼痛、失血、缺氧、熱、冷等)引起機體發生一系列非特異性防御性全身反應。王凱等用復方中藥制劑進行大鼠抗冷應激作用研究表明,中藥抗冷應激作用的機制是:a.對垂體—腎上腺功能有刺激作用,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皮質激素,其刺激的初始部位可能是垂體前葉;b.中藥有效成分還能增加肝臟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效率,使機體充分利用能量物質,既不過多消耗機體的能量物質,又能保證機體對能量物質的需求,從而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c.在冷應激時,耗氧量最大,脂質過氧化作用增強,自由基產生增多,可對細胞膜和DNA造成損傷,中藥中含有效物質,能夠清除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物對機體的損傷;d.中藥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可抑制心肌細胞鈉離子-鉀離子-ATP酶的活性,提高心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和冠脈血流量,提高機體缺氧能力,具有保護心肌作用,同時還對血管有選擇性收縮和舒張作用。因此中藥可以在冷應激時調節機體血液循環,使血液重新分布增強機體抗寒能力。程玉芳等用復方中藥進行大鼠缺氧應激研究表明:其作用機理與抗冷應激機理作用相同。
4.相關常識
動物保健常用的中藥種類
種類 | 養胃健脾類 | 活血化瘀類 | 止咳平喘類 | 驅蟲保健類 | 清熱解毒類 | 1 | 陳皮 | 當歸 | 五味子 | 檳榔 | 板藍根 | 2 | 神曲 | 益母草 | 桔梗 | 苦參 | 金銀花 | 3 | 山楂 | 桃仁 | 百部 | 大蒜 | 穿心蓮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