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7072|回復: 2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博士言論] 從樊福好博士高論以及章總的經(jīng)驗談開去-豬的能量代謝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fā)表于 2016-6-24 11:5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wǎng)絡上,收集到樊博士的高論如下:

  樊福好論乳仔豬腹瀉

  關于初生仔豬腹瀉的問題,大家討論了很多,也爭論了很久。我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不一定正確,只是希望啟發(fā)大家的思路,請原諒本人的造次。蛋白質和糖類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物質,所謂一陰一陽,蛋白呈寒性,糖呈熱性。機體體質寒涼時,則仔豬蛋白消化不良;或者當母豬體質寒涼時,蛋白也消化不良,乳汁就成了排泄器官,而不僅僅是泌乳器官。仔豬腹瀉的原因是母乳中的乳蛋白含量過高,而仔豬的肝臟和腎臟受損又導致蛋白消化不全,所以,胃中會出現(xiàn)較多的凝乳塊。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的存在和寒涼的環(huán)境溫度又成了仔豬腹瀉的刺激因素和幫兇,解決腹瀉問題,必須解決母豬的蛋白過剩問題,解決母豬的免疫抑制問題,即母豬的蛋白消化能力低下問題。根據(jù)健康評價的結果,當母豬群的免疫抑制指數(shù)超過45時,仔豬腹瀉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也許有人問,為何用自家苗有效呢?無論自家苗中是否含有PED抗原,只要是組織滅活勻漿物,都會刺激機體的自體免疫學反應,機體體質在一定程度上轉變?yōu)闇責釥顟B(tài),臨時動員了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所以,仔豬不腹瀉了,自體免疫學反應才是起因,而與所謂的滅活PED病原沒有任何關系。當天氣轉暖時,母豬的消化蛋白能力就提高了,大部分豬場的仔豬腹瀉就停止了。當然有一些頑固的豬場還在使用高蛋白飼料和傷害肝臟的藥物,所以,即使到了5月份,6月份,仔豬還在腹瀉。只有當那些母豬乳汁中含有較多的乳糖和較少的乳蛋白時,寄養(yǎng)過來的仔豬才不會不再腹瀉。

  以上所說,只是我一廂情愿的假想,不當之處,敬請海涵。

  一般人認為,豬豬拉稀就是腹瀉,腹瀉就是拉稀。其實不是這樣。

  第一,從程度上看,拉稀是指糞便不成形,落地即散,有一定的流動性。腹瀉時的腹瀉物呈水樣,流動性更強。

  第二,從次數(shù)上看,拉稀的次數(shù)每天在兩次以內,腹瀉的次數(shù)每天在三次以上。

  第三,從部位來看,拉稀往往與脾胃虛弱有關,腹瀉往往與大腸功能失調有關。

  第四,從治療方法上來看,拉稀時要健脾胃;腹瀉時要調腸道。

  第五,從顏色上看,拉稀的糞便呈黃色或淡黃色,腹瀉的糞便呈灰色或灰白色。

  第六,從氣味上看,拉稀的糞便呈酸敗味(不建議親自品嘗),腹瀉的糞便呈現(xiàn)惡臭,粘膩。

  第七,從機理上看,拉稀是因為營養(yǎng)指數(shù)低,腹瀉是因為毒素蓄積指數(shù)高。前者因為蛋白不夠,后者是因為毒素過高。

  第八,最可怕的情況是,拉稀與腹瀉同時發(fā)生。這時候,只有死路一條。

  第九,另外,如果豬群坐臥不安,糞便稀薄,可能顏色發(fā)黑,這不是拉稀,也不是腹瀉,叫“拉肚子”。這時候,豬的肚子痛或肚子疼。

  第十,拉稀是吃了才拉,腹瀉是不吃也拉。

  第十一,拉稀是動了才拉,腹瀉是動靜都拉。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為主癥;泄瀉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溏,甚至如水樣為主癥,泄瀉亦有腹痛癥,但多與腸鳴脘脹同時出現(xiàn),其痛便后即減;而痢疾之腹痛是與里急后重同時出現(xiàn),其痛便后不減。瀉痢兩者,可以相互轉化,有先瀉轉痢者,亦有先痢轉瀉者,故臨床見癥有同有異。痢疾的部位不在胃,也不在大腸,在小腸。拉稀和腹瀉,辨證施治很重要!——樊福好(等)

  該貼已經(jīng)同步到 山中的漫游者的微博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29
發(fā)表于 2017-1-26 22:25:55 | 只看該作者
收獲不少,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7-28 11:58:33 | 只看該作者
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我們注意:三伏天,所有的肉類消費量減少很多。證明高溫環(huán)境對高蛋白質代謝是一種負擔和壓力,宣揚高溫季節(jié)用高蛋白方案的人,想過沒有?

夏季,南方喜歡喝白粥,就是很簡單的,快速消化的能量,活著,而不是代謝生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發(fā)表于 2016-7-26 16:24:01 | 只看該作者
nhwx 發(fā)表于 2016-7-26 09:50
謝謝博士!這讓我想到了個問題,夏天南方都喜歡煮白米粥喝,這會不會造成更大的熱應激?

謝謝博士教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發(fā)表于 2016-7-26 09:50:21 | 只看該作者
nhwx 發(fā)表于 2016-7-20 23:06
王博士好!您提到的”實際上就是大米這類快速代謝淀粉,飯后很快提高體溫“中的”提高體溫‘與我們了解到 ...

謝謝博士!這讓我想到了個問題,夏天南方都喜歡煮白米粥喝,這會不會造成更大的熱應激?

點評

營養(yǎng)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拘泥于一隅,終究難以大成。  發(fā)表于 2016-7-26 11:44
實際上,除了白粥,還有什么能夠吃進去呢?---這個思維角度又變了  發(fā)表于 2016-7-26 11:4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發(fā)表于 2016-7-20 23:06:57 | 只看該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發(fā)表于 2016-6-24 12:20
我們吃肉耐餓,吃米飯不耐餓,實際上就是大米這類快速代謝淀粉,飯后很快提高體溫,加速體內酶類活動,但是 ...

王博士好!您提到的”實際上就是大米這類快速代謝淀粉,飯后很快提高體溫“中的”提高體溫‘與我們了解到的蛋白類物質代謝過程中的”熱增耗“很高有區(qū)別嗎?如果有區(qū)別,那它們有關聯(lián)嗎?

點評

他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在代謝過程中高熱增耗的原料,相對而言,他們的代謝速度都很慢,他們不會很高的提高體溫。快速代謝淀粉,可以很快的提高體溫。  發(fā)表于 2016-7-25 11:0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發(fā)表于 2016-7-6 22:28:07 | 只看該作者
重新認識了拉稀和腹瀉,見高人不學習就是罪過!大師就是大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發(fā)表于 2016-7-5 20:06:03 | 只看該作者
非常有道理,這又把營養(yǎng)提高到了一種辯證哲學的高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7-5 11:51:28 | 只看該作者
想起來當年盧亮做仔豬料實驗,大量使用益生素,對豆粕就不敏感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7-4 10:40:39 | 只看該作者
從微信:第十七期:日糧豆粕濃度對PRRS攻毒斷奶仔豬生長和免疫指標的影響,這篇文章里,也暗合范博士的不少觀點。

第十七期:日糧豆粕濃度對PRRS攻毒斷奶仔豬生長和免疫指標的影響

2016-06-29 朱滔 畜牧人網(wǎng)站
2015. J. Anim.Sci. 93(6):2987-2997
日糧豆粕濃度對PRRS攻毒斷奶仔豬生長和免疫指標的影響
S. J. Rochell,L. S. Alexander, G. C. Rocha, W. G. Van Alstine, R. D. Boyd, J. E. Pettigrew和R. N. Dilger
本試驗研究日糧中豆粕含量對仔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PRRSV)攻毒后生長和免疫性能的影響。試驗為2×2雙因子試驗設計,包括2個豆粕含量(低豆粕組和高豆粕組,豆粕含量分別為17.5%和29%),以及攻毒或未攻毒PRRS組。試驗共計64頭斷奶仔豬(21日齡,7.14±0.54kg),在疾病控制室單欄飼養(yǎng)。斷奶后一周內飼喂普通日糧,再根據(jù)性別和體重隨機分為4個處理組,每組16頭仔豬(重復)。在飼喂試驗日糧1周后(35日齡),攻毒組注射1×105 50%的PRRS組織培養(yǎng)液,對照組注射無菌磷酸鹽緩沖液。每周記錄豬只體重和采食量,攻毒后開始每天記錄直腸溫度。攻毒第0、3、7、14天采集血液樣品,測定血清中PRRS病毒量、全血細胞數(shù)量、以及結合珠蛋白和細胞介素含量。PRRSV攻毒提高了豬只直腸溫度(P<0.01),豆粕添加量對直腸溫度無影響。PRRSV攻毒豬只在攻毒后14天內采食量和增重耗料比均有顯著降低(P<0.01)。在PRRSV攻毒組中,飼喂高豆粕日糧豬只有提高采食量的趨勢(P=0.06),而未攻毒組中,豆粕含量對豬生長性能無影響。攻毒后第14天,與低豆粕組相比,飼喂高豆粕日糧的攻毒豬只血清PRRS病毒量更少(P<0.05)、紅細胞壓積更高(P=0.02)、結合珠蛋白含量有提高的趨勢(P=0.09)。與低豆粕組豬只相比,高豆粕組豬只血清珠蛋白在PRRSV攻毒后第3天有顯著降低(P<0.05),腫瘤壞死因子-α濃度在PRRSV攻毒后第14天有顯著降低(P<0.05)。總之,提高日糧豆粕含量調節(jié)了PRRSV攻毒豬只的免疫反應,并有改善生長性能的趨勢。

Effects of dietary soybean meal concentration on growth and immune response of pigs infected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S. J. Rochell,L. S. Alexander, G. C. Rocha, W. G. Van Alstine, R. D. Boyd, J. E. Pettigrewand R. N. Dilger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soybean meal (SBM)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response of pigs infected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Four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included a 2 × 2 factorial arrangement of 2 dietary SBM concentrations, 17.5% (LSBM) or 29% (HSBM), and 2 levels of PRRSV infection, uninfected sham or PRRSV infected. Sixty-four weanling pigs of split sex (21 dof age, 7.14 ± 0.54 kg) were individually housed in disease containment chambers. Pigs were provided a common diet for 1 wk postweaning before being equalized for BW and sex and allotted to 4 treatment groups with 16 replicate pigs per group. Pigs were fed experimental diets for 1 wk before receiving either a sham inoculation (sterile PBS) or a 1 × 105 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 of PRRSV at 35 d of age (0 d post inoculation, DPI). Pig BW and feed intake were recorded weekly, and rectal temperatures were measured daily beginning on 0 DPI. Blood was collected on 0, 3, 7, and 14 DPI for determination of serum PRRSV load, differential 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s, and haptoglobin and cytokine concentrations. Infection with PRRSV increased (P <0.01) rectal temperatures of pigs throughout the infection period, with no influence of dietary SBM concentration. Pigs in the PRRSV-infected group had lower (P < 0.01) ADFI and G:F from 0 to 14 DPI compared with uninfected pigs. In the PRRSV-infected group, pigs fed HSBM tended to have improved ADG (P= 0.06) compared with pigs fed LSBM, whereas there was no influence of SBM concentration on growth of pigs in the uninfected group. At 14 DPI, PRRSV-infected pigs fed HSBM had a lower serum PRRSV load (P < 0.05), a higher (P = 0.02) hematocrit value, and a tendency for greate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P =0.09) compared with pigs fed LSBM. Serum haptoglobin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concentrations of PRRSV-infected pigs were lower (P < 0.05) in pigsfed HSBM at 3 and 14 DPI, respectively, than in pigs fed LSBM. Overall,increasing the dietary SBM concentration modulated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tended to improve the growth of nursery pigs during a PRRSV infec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發(fā)表于 2016-7-4 10:09:35 | 只看該作者
分析的很詳細,學習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3 14:3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