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的因素很多,分為先天性、機能性、營養性、機械性和疾病性,其中以傳染性疾病危害最大,常呈大面積的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導致大量的妊娠母豬流產、死產和新生仔豬死亡,給規模豬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的因素
(一)先天性繁殖障礙
主要表現為生殖器官畸形妨礙精子和卵子的正常運行,阻礙精卵的結合。常見的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輸卵管系膜囊腫、輸卵管阻塞、缺乏子宮角、子宮頸閉鎖、雙子宮體、雙子宮、雙陰道,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只有在選育過程中進行淘汰,消除畸形基因。
(二)機能性繁殖障礙
1、卵巢發育不全:豬的正常卵巢重量為5克左右,發育不全的在3克以下,原因是腦垂體機能障礙,卵巢對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
2、卵巢囊腫:表現發情不規律,青年母豬占一半。
3、持久黃體:母豬長期不發情,可用前列腺素使黃體消退,與性腺激素合用效果更好。
4、卵泡發育障礙:包括卵泡機能減退、萎縮及硬化,在不發情母豬中有69%為卵泡發育障礙所引起。治療:可用性腺激素200-1000單位肌肉注射或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單位隔1-2天做一次。
(三)營養性繁殖障礙
1、能量和蛋白質:高能量飼料使母豬過肥,尤其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導致肥胖性不育。如能量和蛋白質供應不足,母豬瘦弱,則發情期向后推遲或不發情,卵泡停止發育,安靜排卵或形成卵泡囊腫,配種前一周每天給母豬增加飼料,消化能為12兆焦/kg可獲較高胚胎存活率。
2、維生素:VA、VB、VD、VE是母豬維持正常繁殖機能不可缺少的維生素,嚴重缺乏會影響受胎和胎兒的正常發育。
VA:缺乏時使母豬難于受胎、中途流產、產弱仔、盲胎、死胎和畸形胎。VB1:缺乏時母豬屢配不孕,性機能紊亂、發情不正常、產弱仔。VB2:缺乏時母豬泌乳減少,所產仔豬易成僵豬。VB6:缺乏時母豬發情推遲。
VB12:缺乏時母豬泌乳量下降,產仔少,易患惡性貧血癥。VB3:缺乏時運動失調、鵝步、腸炎、生殖及泌乳機能受損。
VD:缺乏時母豬泌乳量下降,受胎率降低,易患產后癱瘓,表現流產、死胎、子宮脫,仔豬易患佝僂病。VE:缺乏時會使生殖道上皮角質化,母豬不易受胎,易流產。對公豬擾亂精子形成過程,嚴重時精液中無精子。
在母豬日糧中添加VA、VD、VE對改善繁殖率有良效,可明顯縮短從斷奶到發情的時間,提高受胎率。
(四)機械性繁殖障礙:主要是母豬受外傷而引起胎兒死亡。
(五)疾病性繁殖障礙:下列疾病會導致母豬的繁殖障礙:
1、細小病毒病:主要特征取決于在哪個階段感染該病毒。感染后母豬可能再發情,或既不發情,也不產仔,或窩產仔只有幾頭,或產出木乃伊胎兒。唯一的癥狀是在懷孕中期或后期胎兒死亡,胎水被吸收,母豬腹圍減小。而其它表現為不孕、流產、死產、新生仔豬死亡和產弱仔。70天后感染可正常產仔,仔豬帶毒。
2、鉤端旋轉體病:該病能引起胎兒死亡、流產和降低仔豬存活率。該病的潛伏期是1-2周,在懷孕第一個月感染,胎兒一般不受影響。第二個月感染,引起胎兒死亡和重吸收、木乃伊或流產。第三個月感染引起流產、遲月產弱仔。
3、乙型腦炎:除青年母豬以外,其它豬感染后多為亞臨床癥狀,經產母豬血液抗體高,其它無癥狀。青年母豬的死胎、木乃伊的發生率高達40%,新生仔豬死亡率為42%。
4、非典型豬瘟:豬體免疫力下降,母豬感染豬瘟病毒常引起繁殖障礙。妊娠10天感染,胚胎死亡和吸收,母豬產仔頭數少或返情。妊娠10-50天感染,死胎多。產前一周感染不影響仔豬存活,但影響發育。后備母豬在配種前兩周或一個月免疫豬瘟疫苗,劑量三個頭份即可預防非典型豬瘟的發生。
5、鸚鵡熱衣原體病:為地方性流行。病豬或潛伏感染豬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均可帶毒傳染,可危害各種年齡的豬,但對妊娠母豬最敏感,病原可通過胎盤屏障滲透到子宮內,導致胎兒死亡。初產青年母豬的發病率為40-90%,而經產母豬往往無恙。發病母豬呼吸困難、體溫高、皮膚發紫、不吃或少食。據我市疫病監測結果分析,每年的感染率趨上升狀態。該病可用四環素進行治療。
6、子宮感染:對母豬做輸卵管及子宮檢查發現有40-45%帶菌,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子宮帶菌是由公豬配種時帶入(包皮液、精液本身),也可能來自陰道。子宮帶菌對初配母豬的危害最大,總之無論是傳染性還是非傳染性疾病,能引起母豬體溫升高時,都會引起胚胎死亡或流產。
7、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癥(又稱蘭耳病):母豬表現消瘦、厭食、體溫稍有升高,雙耳、腹部、乳房發蘭,流產、早產、產出死胎及弱仔。開始發病時以弱仔多為特征,時間長了即出現木乃伊及死胎多的現象。母豬產后無奶,仔豬死亡率最高時可達100%。少數豬表現耳尖、鼻尖和四肢末端、尾尖、乳頭部、會陰部呈蘭紫色(因此得名為蘭耳病)此種現象呈一過性。
8、豬附紅細胞體病:仔豬高燒、黃染、貧血、急性死亡。妊娠后期和產后母豬發生乳房炎、不食、高燒,部分母豬流產或產死胎。
9、弓形體病:妊娠母豬發生了弓形體病會出現流產、死胎及木乃伊胎。
10、豬布氏桿菌病:主要是第一胎母豬發生流產,流產常發生在妊娠第1-3個月,最早2-3周,最晚接近分娩時流產。早期流產時母豬可將胎兒胎衣吃掉,不易發現。以上由于傳染病的發生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只要作好預防,即可避免。
母豬繁殖障礙治療措施
推薦使用藥物北京農大創新生物技術-八仙神針,其主要成分為泰拉霉素。用于治療家畜病毒、細菌性疾病一起的腿腫、腿疼、腿瘸、腳爛、口爛、臥地不起等病的治療。癥見:體溫升高,蹄冠、蹄叉蹄踵發紅、形成潰爛、蹄殼脫落、病豬跛行,喜臥,病豬鼻盤、口腔、齒齦、舌、乳房等出現爛斑,疼痛不能站立、中和高熱癥并伴有高熱不食癥,療效見效快,2-3日時開始恢復流水漸止、逐漸結痂、療效佳。
為什么要選擇北京農大創新生物技術-八仙神針?
本品主治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癥(藍耳病),混合感染引起的無名高熱,圓環病毒病。
治療豬呼吸道綜合癥,偽狂犬、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傳染性胃腸炎、黃白痢、便秘以及多種病因引起的病毒、細菌感染及其并發癥。
母豬:高熱、厭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咳嗽,妊辰晚期流產、死胎、弱仔或早產、產后無乳。少數病豬耳部發紫、皮下出現血斑,個別母豬神經麻痹等癥狀。
育成豬:高熱。食欲明顯減少或廢絕、雙眼腫脹、結膜炎。有眼屎或膿性分泌物。并出現呼吸困難,耳部尖發紫、沉郁昏睡等癥狀。
公豬感染后表現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暫時性精液減少和活力下降。
仔豬:以一月齡內仔豬最易感染,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呼吸困難,有時腹式呼吸,食欲減退或廢絕,后肢麻痹,共濟失調,眼臉水腫。死亡率高達80%,豬藍耳病繼發豬瘟,附紅細胞體等病。
本公司坐落在地理優越、交通便利和經濟發達的市北工業園區,占地200余畝,擁有GMP標準化生產車間和辦公樓,建筑面積達1.2萬平方米,是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企業。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