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酵母培養物可以減少仔豬斷奶應激,降低腹瀉率,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仔豬存活率。而酵母培養物在肥育豬上的研究較少,田書會等報道,在夏季生長肥育豬玉米-豆粕飼糧中添加0.4%酵母培養物能顯著降低回腸乳酸桿菌數量和乳酸濃度,提高結腸丁酸濃度,為腸道上皮細胞提供更多的能量。劉希穎等報道,在35 kg 左右生長豬玉米-豆粕型飼糧中添加0.15%的酵母培養物可以顯著提高平均日增重,且能增加腸道微生物數量,顯著提高粗纖維利用率。黃珂等報道,在豆粕-玉米型飼糧中添加10%的酵母培養物可提高生長育肥豬的生產性能及消化率,而此研究中的酵母培養物實際是一種通過微生物發酵處理后的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本研究發現,與玉米-豆粕型飼糧相比,飼喂大麥-高粱型飼糧會明顯降低肥育豬的生長性能,這與大麥中的木聚糖、β-葡聚糖和高粱中的單寧等抗營養因子有關。而酵母培養物富含小肽、氨基酸、核苷酸、有機酸、酶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夠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提高養分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肥育豬因飼喂大麥-高粱型飼糧引起的平均日增重降低和料重比升高的不良影響,這為利用非常規原料降低肥育豬飼糧成本提供了可行性。
3.2 酵母培養物對肥育豬肉品質的影響
豬肉品質受遺傳、營養、環境、運輸和屠宰加工處理等因素的影響,肉色、pH、嫩度、滴水損失、肌內脂肪、脂肪酸組成和風味物質等是評定肌肉品質的重要指標。pH 是反映生豬屠宰后機體肌糖原酵解速度的重要指標,一般宰后45 min 的正常pH 為6.1~6.4,而白肌肉(PSE 肉)宰后45 min的pH 為5.1~5.5。肉色是肉品外觀評定的重要指標,也是肉品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