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春季豬?。贺i病毒性腹瀉的預防和治療 [打印本頁]

作者: hnlianmu    時間: 2016-3-22 10:01
標題: 春季豬?。贺i病毒性腹瀉的預防和治療
  豬病毒性主要包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和輪狀病毒腹瀉。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屬于冠狀病毒屬,在流行病學、臨診癥狀和病理學特征上相似。每年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是這兩種病的高發期。雖然隨著近年規?;B殖的普及,季節性逐漸不明顯,但是在冬末春初這個敏感的季節仍不可忽視。
  1.傳染性胃腸炎
  傳染性胃腸炎病毒主要通過帶毒豬的糞便、乳汁、分泌物等污染環境,從而傳染其他豬。本病潛伏期短,傳播迅速,幾天內可傳遍全群。所有豬只均能感染本病,大中豬抵抗力較強。主要表現嘔吐、拉稀,后期拉灰色水泥樣稀糞。大中豬拉稀數天后多數能恢復,耐過豬有長期免疫力。周齡內哺乳仔豬腹瀉造成脫水,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最高可達100%。大中豬主要病理變化為胃部、腸部炎癥及脫水。哺乳仔豬脫水嚴重,伴有嘔吐,胃黏膜充血出血,小腸內充滿黃色液體,腸淋巴結水腫,有時腎臟表面有小出血點,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腸絨毛萎縮脫落。
  2.流行性腹瀉
  豬傳染性胃腸炎與豬流行性腹瀉及豬輪狀病毒感染,都是由各自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腹瀉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大都暴發于氣候多變的季節,不論品種、年齡和性別的豬都易感染發病。又常合并感染,只靠病狀不好區分。
  流行性腹瀉病毒抵抗力不強,常用消毒劑能將其殺死。病毒主要通過消化道排出,經呼吸道感染健康豬。臨診癥狀與傳染性胃腸炎相似。傳播率和死亡率低于傳染性胃腸炎,兩種病的區別主要以實驗診斷為準。
  3.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發生在寒冷季節,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人畜。病毒比較穩定,加熱至56℃一小時仍不失活。該病是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冬春多發,而且只發生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仔豬體內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感染后食欲不振、沉郁,之后腹瀉水便,仔豬迅速消瘦,發病率高,死亡率較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低。
  春季是豬腹瀉病流行的高發期,在流行前須抓好早期預防。
  對于傳染性疫病應當以預防措施為主,可以從加強母豬營養和疫苗免疫等提高母源抗體水平方面入手。
  對于病毒性腹瀉,疫苗注射是必不可少的預防措施。免疫程序應當結合各豬場的既往發病史和抗體水平設制。對于場外引種來的豬,應當知道在引種地的抗體水平、免疫程序和疫病情況,并進行隔離飼養,觀察期間按本場免疫程序進行免疫,觀察至少一個月后才能混入本場豬群。疫苗注射前要將免疫器械消毒后使用,操作時做到每頭豬換一個針頭。冬春季室外溫度較低,注意疫苗回溫時間需延長,溫度過低會對豬造成應激,使用前應當搖勻,避免疫苗局部濃度過大或過小。免疫程序的制定應當合理,疫苗注射過早會導致體內抗體與疫苗反應,影響免疫效果;注射過晚不能達到二次免疫的增強效果,而且會形成保護空白期,增加感染風險。
  母源抗體水平的高低決定仔豬對腹瀉病毒侵襲的抵抗力。哺乳前期仔豬沒有形成自身的體液免疫系統,不能產生抗體。高水平的母源抗體通過母乳被仔豬吸收,能減少仔豬發生病毒性腹瀉的機率。而母源抗體水平的高低又和母豬的健康狀況緊密相關。許多養殖場濫用抗生素做母豬保健,使母豬群普遍存在腸道環境惡化,微生態平衡失調,導致作為母豬免疫的第一道屏障——腸道免疫系統缺乏維護腸道免疫水平的營養物質,抑制淋巴細胞的增殖,同時大量免疫抑制性抗生素的使用造成免疫抑制,使宿主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營養的缺乏和免疫抑制會直接影響疫苗免疫的效果,造成免疫失敗或者抗體水平低下。低水平的母源抗體使仔豬毫無保護地面對病毒的侵害。因此,加強母豬腸道營養和免疫營養是提高免疫成功率和母源抗體水平的基本前提。
作者: topmaster    時間: 2016-3-23 14:47
具體怎么治療呢?樓主不要虎頭蛇尾?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