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中西醫結合治療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打印本頁]
作者: SLBL 時間: 2016-2-26 11:01
標題: 中西醫結合治療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又名甘波羅病,是一種病毒引起的雞免疫機能障礙的急性、高度傳染性疾病。該病具有病程短、發病率高的特點,臨床上以發育遲緩、貧血消瘦、法氏囊發炎或淋巴細胞特征性病變為主要癥狀,對養禽業危害巨大。
1 發病機理與規律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屬于雙RNA病毒科禽雙鏈RNA病毒屬,該病毒呈球形、無囊膜、
單層核衣殼、二十面體立體對稱,在雞腸道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中復制增殖,最終隨血液在宿主
體內的法氏囊、脾臟和腎臟等處定居和繁殖。感染IBDV的病雞法氏囊內表面附著的B淋巴細胞被
破壞,導致發生免疫抑制,常繼發感染新城疫、大腸桿菌、禽流感、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多種疾
病。同時該病毒與抗體形成的免疫復合物,能夠引起雞多種組織的炎性水腫、出血和白細胞浸
潤。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感染3到6周齡的雛雞,成年雞一般呈隱性感染。在管理不善、衛
生狀況差、免疫不規范和消毒不嚴格的雞舍內發生幾率大,是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的免疫抑制
傳染病,對我國養雞業的危害極大。
2 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潛伏期在2~3 d,病程7~10 d,患病雞初期臨床表現為體溫升高、精神萎
靡、顫抖扎堆、飲水增加、飲食量下降、羽毛蓬亂、肩頸部羽毛逆立、虛弱、腹瀉頻繁、糞便呈
水樣或白色粘稠狀;后期體溫下降、食欲廢絕、俯臥昏睡、眼窩凹陷、趾爪枯干,部分病雞因組
織器官脫水、衰竭而發生死亡。病理剖檢可見病雞胸肌、大腿側肌出血、肌胃與腺胃交界部位出
血、法氏囊發生萎縮、水腫或出血、腎臟有白色尿酸鹽沉積、并呈花斑形腫大。結合臨床癥狀、
病理變化、實驗室血清學和瓊脂試驗,可確診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IBD)。
3 預防措施預防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應從加強管理、免疫接種、提高抵抗力等幾方面入手。做好日常性的雞舍消毒和清理工作,保證雞舍的干凈、干爽和通風,可結合采用含碘和含氯的不同消毒藥劑,能夠起到更好的消毒效果;及時給雛雞進行免疫接種,要選取恰當的疫苗并執行科學的免疫程序,對無母源抗體的雛雞,應在孵化后采用滴眼或滴鼻的方式接種法氏囊病弱毒力疫苗,在2~3周齡時接種中毒力疫苗,對于存在母源抗體的雛雞,則在孵化后的1~2 d 接種法氏囊病中毒力疫苗;在雞飲用水和飼料中適量添加板藍根、維生素或黃芩多糖溶液,以提高雞群的抗病毒能力。對飲水用具等必須進行嚴格徹底地消毒。
4 治療方法給雞肌肉注射人工高免血清,抗體價1􀏑16 000,劑量0.1 mL·只-1,連續3 d,能夠有效降低雞的死亡率,同時針對不同感染癥狀選擇頭孢類或利巴韋林等抗細菌、抗病毒類藥物,并在雞的飲用水中添加0.6 g·L-1的補液鹽和濃度5%的蘇打水,能夠起到緩解脫水癥狀和保護雞腎臟的作用。采用中草藥進行輔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耐藥性、減少應激反應和毒副作用,實現標本兼治的目的。方劑為生地黃、蒲公英、大青葉各200 g,黃芩、金銀花、連翹、生石膏各100 g,丹參、甘草、板藍根各50 g, 水煎取汁后兌水灌服, 2 次·d-1·只-1,30 mL·次-1,連續5 d。
5 小結雞法氏囊病是急性傳染性疾病,一旦爆發,會對養雞業健康發展造成嚴重的危害。而降低雞法氏囊病爆發的幾率,預防是關鍵。務必做好日常的雞舍管理、免疫接種等相關工作,保證雞群具備健康狀態和高抵抗力。同時一旦發現發病情況,要及早對病雞和死雞做到隔離和無害化處理,并對癥下藥,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雞法氏囊病,能夠起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吉林省輝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王劍煒)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