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發酵床的維護管理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生態養殖技術 時間: 2013-7-14 10:24
標題: 發酵床的維護管理方法
發酵床養護的目的主要是兩方面,一是保持發酵床正常微生態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終處于優勢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發生,為豬的生長發育提供健康的生態環境;二是確保發酵床對豬糞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同時為生豬的生長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發酵床養護主要涉及到墊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調節、墊料補充、疏糞管理、補菌、墊料更新等多個環節。
1、墊料通透性管理
長期保持墊料適當的通透性,即墊料中的含氧量始終維持在正常水平,是發酵床保持較高糞尿分解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減少疾病發生的重要手段。通常比較簡便的方式就是將墊料經常翻動,翻動深度保育豬為15-20cm、育成豬25-35cm,通常可以結合疏糞或補水將墊料翻勻,另外每隔一段時間(50-60天)要徹底的將墊料翻動一次,并且要將墊料層上下混合均勻。
2、水分調節
由于發酵床中墊料水分的自然揮發,墊料水分含量會逐漸降低,但墊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會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視墊料水分狀況適時的補充水分,是保持墊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維持墊料糞尿分解能力的另一關鍵因素,墊料合適的水分含量通常為38~45%,因季節或空氣濕度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常規補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濕噴霧補水,也可結合補菌時補水。
3、疏糞管理
由于生豬具有集中定點排泄糞尿的特性,所以發酵床上會出現糞尿分布不勻,糞尿集中的地方濕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將糞尿分散布撒在墊料上(即疏糞管理),并與墊料混合均勻,才能保持發酵床水分的均勻一致,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糞尿消化分解干凈。通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小豬在發酵床到處都能聞到一些自己糞尿的味道,時間一長,定點排泄糞尿的習性就能改變,但是前期的工作還是需要做的。通常保育豬可2-3天進行一次疏糞管理,中大豬應每1-2天進行一次疏糞管理。夏季每天都要進行糞便的掩埋,把新鮮的糞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蠅蛆。
4、補菌
定期補充EM益生菌液是維護發酵床正常微生態平衡,保持其糞尿持續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補充發酵床專用菌粉或EM菌液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釋噴灑,一邊翻豬床20厘米一邊噴灑。補菌可結合水分調節和疏糞管理進行。
5、墊料補充與更新
發酵床在消化分解糞尿的同時,墊料也會逐步損耗,及時補充墊料是保持發酵床性能穩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墊料減少量達到10%后就要及時補充,補充的新料要與發酵床上的墊料混合均勻,并調節好水分。
發酵床墊料的使用壽命是有一定期限的,日常養護措施到位,使用壽命相對較長,反之則會縮短。當墊料達到使用期限后,必須將其從墊料槽中徹底清出,并重新放入新的墊料,清出的墊料送堆肥場,按照生物有機肥的要求,做好陳化處理,并進行養分、有機質調節后,作為生物有機肥出售。墊料是否需要更新,可按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1、高溫段上移。通常發酵床墊料的最高溫度段應該位于床體的中部偏下段,保育豬發酵床為向下20-30cm處、育成豬發酵床為向下40-60cm處,如果日常按操作規程養護,高溫段還是向發酵床表面位移,就說明需更新發酵床墊料了。可以在加大有機物含量小的墊料加以混合,比如鋸末。
2、發酵床持水能力減弱,墊料從上往下水分含量逐步增加。當墊料達到使用壽命,供碳能力減弱,糞尿分解速度減慢,水分不能通過發酵產生的高熱揮發,會向下滲透,并且速度逐漸加快,該批豬出欄后應及時更新墊料。
3、豬舍出現臭味,并逐漸加重。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該貼已經同步到 生態養殖技術的微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