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建造發酵床的幾種模式 [打印本頁]
作者: 生態養殖技術 時間: 2013-7-5 11:44
標題: 建造發酵床的幾種模式
1、地上槽模式
就是將墊料槽建在地面上,墊料槽底部與豬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臺及操作通道須墊高50-100cm ,保育豬50cm左右、育成豬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臺的一側及豬舍外墻構成一個與豬舍等長的長槽,并視養殖需要中間由鐵柵欄分隔成若干圈欄,以防止串欄 。
優點:保持豬舍干燥,特別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區雨季返潮。 缺點:造價稍高。
適應地區:南方大部分地區;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有漏糞設施的豬場改造。
2、地下槽模式
就是將墊料槽構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豬40cm左右、育成豬80cm左右,新豬場建設時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開挖一地下長槽,再由鐵柵欄分隔成若干單元,原豬舍改造時,適宜在原圈欄開挖坑槽。
優點:冬季發酵床保溫性能好,造價較地上槽低。
缺點:透氣性稍差,無法留通氣孔,發酵床日常養護用工多。
適應地區: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區。
3、半地下槽模式
也稱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將墊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臺及操作通道取用開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豬40-50cm、育成豬80-90cm,長槽的建設與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優點:造價較上兩種模式都低,發酵床養護便利。
缺點:透氣性較地上槽差,不適應高地下水位的地區。
適應地區:北方大部分地區、南方坡地或高臺地區。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該貼已經同步到 生態養殖技術的微博
作者: xdw7908311 時間: 2013-7-5 20:14
東三省 發酵床做保育可以 全程的話 難度大得很。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