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養豬產業即將邁入“千億俱樂部” [打印本頁]

作者: 冬天的太陽1    時間: 2012-10-22 08:47
標題: 養豬產業即將邁入“千億俱樂部”
  魚米之鄉,糧肉滿倉。近年來,國內生豬產業波瀾起伏,行情變幻莫測,但湖北生豬生產逆勢上揚,保持著年超10%的持續高增長。2005年,湖北生豬年總產值 在全國排到第9位。2010年之后,在豬肉供應上,湖北正式擠入全國第五的位置。2011年,全省生豬產值超過800億元。如無意外,明年湖北生豬產業即 將跨入“千億元俱樂部”。


(, 下載次數: 0)

  每天吃的肉從哪里來?

  全程冷鏈配送“冷鮮肉”


(, 下載次數: 0)
  家住武昌的李太婆到附近的中百倉儲買菜時,照例砍了兩斤排骨。買排骨是為了給外孫燉蓮藕湯,“但伢的爹媽交代,肉不能給他多吃,現在連小孩也要減肥!”李太婆笑著說。

  被記者“逮個正著”的李太婆,很難說清她家一周要買多少肉。“家里人不多,基本上一周買三次,每次1斤就夠了。兒孫回家會多買一些,買多了也是凍著,不新鮮。”太婆回答說。

  李太婆在中百倉儲買的肉和排骨,全部來自中糧等大型集團在武漢的冷鏈基地。每日凌晨5:30之前,肉的供應方從武漢市的幾大冷庫出發,用冷藏車將肉分送至中 百倉儲在武漢市內和市郊的近50家門店。在查驗過檢疫部門和屠管部門的公章以及車輛消毒證之后,超市方接貨,將肉放入超市冷藏庫。超市開始營業前后,再由 各賣場的刀手進行分割,最后出售。

  ——這樣的肉,就被稱之為冷鮮肉。這一系列的過程,就是所謂的“全程冷鏈”。

  據中百倉儲肉類食品經理胡先生介紹,“冷鮮肉”是指在生豬屠宰之后,經過24小時的預冷排酸之后再上市的豬肉。據了解,在目前武漢的大型超市,市民買到的基本都是冷鮮肉。根據大致估算,僅中百倉儲一家公司,在武漢市場每天銷售冷鮮肉的數量即達到40噸左右。

  那么,武漢人每天要吃掉多少肉?

  這一數字已很難查詢。在市場充分開放的今天,豬肉從生產到收購、屠宰,最后到冷藏、加工、出售,已經形成了一條龐大而復雜的產業鏈。正常情況下,市場上豬肉短缺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但即便如此,政府仍然列有相當數量的豬肉儲備計劃。

  以 武漢為例,按照2010年武漢市政府的規定,該市豬肉每年儲備經營的總量為5500噸,其中凍肉2000噸,鮮肉1500噸,生豬活體40000頭。此 外,清真牛羊肉亦有相當數量的儲備,武漢市每年的儲備經營總量為1800噸,其中節假日調控儲備供應為500噸。

  據專業從事肉類儲備的國有企業、武漢市副食品商業儲備公司有關人員介紹,豬肉儲備與其他重要物質儲備的原則基本類似,可用“總量控制,動態調整”8個字來概括。

  而 隨著我省冷鏈企業在過去數年里的大擴容,政策性儲備與市場儲備之間的比率,已越來越小。2009年以來,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啟建20萬噸冷庫,四季 美農貿城建設30萬噸“冷鏈港”,新搬遷至漢口北的新徐東萬噸冷庫開始分期建設30萬噸冷庫群,再加上其它已建和在建的冷庫項目,武漢冷藏的總容量將高達 90萬噸。這些冷庫所冷藏的商品中,豬肉凍品占了相當一部分比例。“跟家庭儲藏肉類需要冰箱一樣,武漢已經建起了足夠多的大冰箱,能夠滿足包括湖北在內的 整個華中地區的肉類供應需求。”武漢商貿控股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

  供應充足背后的強大支撐

  我省生豬養殖排位全國第五

  吃肉就得養豬。

  說到養豬,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還是10多年前湖北農村常見的一家一戶的散養歷史。殊不知,湖北的生豬養殖在過去的數年里早已“鳥槍換炮”。

  今 年5月,國務院財政部給我省2012年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2.256億元。這一獎勵的背景是,2011年,湖北生豬產值已經突破800億元,年養殖生豬 超過3800萬頭。近年來,國內生豬生產行業波瀾起伏,市場豬肉價格多次出現暴漲暴跌的行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湖北生豬業逆市上揚,近三年來生豬產值一 直以超過10%的速度往上增長。預計到明年,湖北生豬養殖業即可邁進“千億元俱樂部”。

  記者在省牧畜獸醫局采訪時了解到,去年我省生豬出欄數居全國第5位,在去年全國生豬出欄下降的情況下,我省逆勢而上,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勢頭,生豬出欄在全國增量第一,增速第二。


  來自省畜牧獸醫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成萬頭養豬場539個,數量穩居全國第一,全省已有100萬農民在從事包括養豬在內的養殖業。這一輝煌數字的背后,是我省推出的“150”標準化養殖模式。

  所 謂“150模式”,是我省2007年前后開始主推的一種適合農戶發展的新型養豬模式,根據這一模式的設計,一個農戶需建一棟標準化豬舍,占地1/3畝,一 批養豬150頭,一年出欄3批。對于農戶建立“150標準養豬場”,各地政府將予以補貼。記者了解到,補貼從5000元到10000元不等。

  據業內專家介紹,這種投入不大,但又實現了規模化和標準化的養豬模式,非常適合我省農村的養殖實際。據了解,目前全省已建成的“150模式”養豬場達到2萬個。按照每個豬場年出欄450頭計算,僅150模式下的養豬,一年即可為市場提供900萬頭生豬。

  與此同時,我省養豬業的觸角已經伸向全國。今年8月,占全省萬頭以上豬場數量約十分之一的武漢市江夏區,將養豬的觸角延伸到新疆,該區兩家生豬養殖企業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簽訂了10萬頭生豬標準化養豬援建項目,項目預計在明年建成投產。

    來源:億房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