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對蝦養殖過程中的水質控制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feifei8526
時間:
2011-3-23 15:05
標題:
對蝦養殖過程中的水質控制技術
水質控制和水質管理是對蝦養殖過程中極重要的環節。水質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對蝦養殖的成敗。
一、水質因子對養殖的影響
對蝦養殖對水質的要求在對蝦養殖過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氫、鹽度、水色的味道和透明度等來表示。
溶解氧不僅是保證對蝦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長的必需物質,又是改良水質和底質的必需物質,在對蝦養殖過程中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不應低于3.5毫克/升。氨氮和硫化氫是對蝦養殖的有害物質,其在水體中的濃度和含量分別應該控制在0.5毫克/升和0.1毫克/升以下。pH值是反應水質狀況的一個綜合指標,它和水體中浮游生物含量、溶解氧含量等有密切的關系,又影響著氨氮和硫化氫的含量,在對蝦養殖中pH值應控制在7.6~8.3為宜。透明度是反映水體中浮游植物和有機腐屑數量的一個間接的物理指標,對蝦養殖中一般應前期透明度低一些,后期高一些,大約控制在 30厘米~60厘米之內。味道是說明池塘底層水,特別是底泥是否有腐敗有機物質的指標,如果水體發黑,有腥臭味,說明水下腐敗的有機物質太多,容易引發病害。
二、水質變化的判斷與辨別
在對蝦養殖過程中,水色及其變化是判斷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數量、種類的綜合反映。好的水色具有“肥、活、嫩、爽”四大特色,表明對蝦喜食、易消化的單胞藻類繁殖旺盛、溶氧充足,酸堿度適宜,有害化學成分含量少。在一般情況下藻相與水色的關系為:
1.如果水體中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小球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等,水色呈紅棕色。紅棕色是養蝦的最佳水色,這些藻類都是對蝦的優質餌料。
2.如果水體中主要含有綠藻,水體呈淡綠、翠綠色。綠藻能大量吸收氮,凈化水質,也是養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3.如果水體中主要含有金黃藻,水體呈淡黃、金黃色,也是養蝦比較好的水色。不過,暴雨后泥土注入蝦塘也會使水出現黃色,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判斷。
4.如果水體呈暗綠色則含蘭藻較多,如果水體呈黑褐色則含鞭毛藻、綠藻、褐藻等較多,這些都是有機質過多的征兆,是不好的水色。
5.如果水中輪蟲、橈足類占優勢,水體就呈現白濁色,它會使對蝦的成活率下降。
6.如果水中浮游生物過少,水過瘦,水體呈澄清色。清水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如果纖毛蟲、夜光蟲較多,水呈紅色,易造成缺氧、發病,這些水色都不宜養蝦。
通過觀察對蝦的活動情況,可判斷水體中溶解氧情況。水體缺氧的預兆是:水體透明度小于30厘米或大于80厘米;對蝦白天在水面上無力地漫游;水色呈濁白色;塘底黑區大、有臭味;日落后蝦塘周圍有很多蚊蟲。另外,在夏季高溫期,天氣悶熱無風,或連續陰雨天也容易缺氧。在下列情況下表明缺氧嚴重:全塘浮頭;白天或傍晚、上半夜浮頭;在對蝦受到驚動時,不下沉躲避;全塘蝦的眼睛和觸角露出水面。發現以上浮頭現象要及時開動增氧機、加水、換水或使用增氧劑。
三、對蝦養殖的水質控制
1.水源是水質控制的關鍵。水源應避開工農業生產排污的影響,主要水質標準不超過對蝦養殖要求的安全濃度及國家漁業水質標準。池塘附近最好有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庫等。
2.建蓄水池儲存、沉淀水源水體經沉淀凈化后,可達到降低病原菌及病原體宿主數量、穩定水環境的目的。蓄水池水容量通常為總養殖水體的1/3。在疾病流行期,要用消毒劑將蓄水池的水處理好后再用于養殖。
3.做好清污和消毒工作收蝦之后,應將蝦池及蓄水池、溝渠中的積水排凈,翻底曬池,清除池底污染物,將池底的有機物分解排出池外。清整池塘之后,繼續對池塘進行消毒,殺死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消毒方法:可向池內注水10厘米~20厘米,采用60ppm~80ppm的生石灰或40ppm漂白粉全池潑灑。
4.養殖期的水環境管理
①保持水位及時換水。放苗時水位在60厘米左右,養殖前期每日加水3厘米~5厘米,直到水位達1.5米左右。養殖中后期,每天酌情換水,日換水量控制在5厘米~10厘米。并可同時加入沸石粉,每畝用量20千克。
②合理使用增氧機。增氧機的開機時間應根據溶解氧需要來掌握。a.晴天中午開;b.陰雨天的次日清晨開;c.浮頭以前開;d.連續陰雨天氣時要早開;e.晴天傍晚不開機;f.陰雨天中午不開機;g.在對蝦投飼時應停機半小時至一小時,以利于對蝦攝食。
③維持穩定的單胞藻數量。要注意控制水體的透明度和酸堿度,調節營養鹽的使用量,并適量使用有益細菌,以穩定單胞藻數量。
④定期使用水質保護劑,改善水中溶解氧,減少藻相和pH值的波動,降低氨氮,減少有機物及其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每半月使用沸石粉20千克/畝~30千克/畝,每半月施用石灰石粉(顆粒大小在80目以上)10千克/畝~20千克/畝。
⑤按期使用光合細菌以及其他有益微生物制劑,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有效防止底質惡化,預防病原微生物增加。
⑥定期使用消毒劑(如生石灰、漂白粉)對水體進行消毒。
⑦暴雨后水質容易發生變化,應做好表層排水準備,并使用沸石粉及石灰粉,雨停后開動增氧機,適量施生物肥。
作者:
zhousz1000
時間:
2011-3-23 15:40
水環境很重要。9070xqxq.net
作者:
QQ23340907
時間:
2011-4-6 10:47
水產EM益生菌 微生物調水肥水技術
EM菌原液滲入水體后,其群體作用能殺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質,調整養殖生態環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氣),促進養殖生態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類活化生長,保持養殖水體的生太平衡;拌入餌料投喂,直接增強魚類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進健壯生長。EM菌原液中的光合菌還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氫、有機酸、氨及氨基酸兼有反硝化作用中去除水中的亞硝酸銨,因而能使養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殘餌污染得到凈化,改善水質,減少魚病。主要作用為:
1、減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類、明顯增強養殖對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發病率,提高成活率。用戶反映,EM菌原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華石斑魚的成活率由原來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水面浮游動物、有益藻類增多,特別是紅蟲不斷增多至布滿水面。
3、穩定和改善水質,水體顏色清爽,不臭不腐,無硫化氫、氨氣等異味,能見度在25-50cm的時間長且較穩定,換水時間可延長2倍以上。
4、魚蝦糞、池底雜質和下腳料不會變成淤泥而呈散沙狀。
5、促進生長,增重率明顯提高。實踐證明,在同等環境下,用EM菌原液后,可提前10-15天上市,平均畝產提高20%-35%,產卵量增加25%,產卵時間延長。有的試驗表明,常溫新鱉池用EM菌原液后,產卵時間延長近70天,且孵化率較好,餌料不臭,改善了養殖環境。北京郊區某漁場在魚苗試驗中,試驗組魚苗體重為對照組的兩倍,廈門某學院在小面積對蝦養殖試驗中,體重增重率達166.7%。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