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2010年蛋雞市場行情回顧及2011年行情預測 [打印本頁]
作者: zhuanxiliang 時間: 2011-1-7 10:02
標題: 2010年蛋雞市場行情回顧及2011年行情預測
2010年蛋雞市場行情回顧及2011年行情預測
◆張愛玲 周寶貴(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 )
蛋雞市場自2001年以來,各年度雞蛋平均價格依次為1.95元/500克、2.1元/500克、1.91元/500克、2.4元/500克、2.44元/500克、2.29元/500克、2.93元/500克、3.04元/500克、2.98元/500克、3.46元/500克。可見,在2004年、2007年、2010年蛋價均較上一年度提升了0.4~0.6元/500克,基本呈現出了蛋雞行業三年一個周期的重要特征。也可以看出,近三年蛋價均高于前幾年,且2010年年度蛋價創下了歷史新高。雖然蛋價較高,但由于近幾年飼料、設備、人工等各項成本的增加,養殖利潤仍較微薄。
一、雞蛋價格分析
全國雞蛋平均批發價從2008年9月14日開始下跌,而后持續整整22個月的時間蛋價都在2.50~3.50元/500克之間徘徊。從2010年7月14日開始價格大幅回升,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批發價由3.13元/500克提升到4.10元/500克。在9月中旬至10月底經過短暫的回落,在11月初恢復震蕩高價位行走,11月22日達到了歷史最高價4.19元/500克,而后又小幅回調,總的來看,2010年第四季度蛋雞市場出現了淡季不淡的好行情。
2010年上半年蛋價延續著2008年9月中旬以來的下滑走勢處于低迷狀態,平均蛋價3.02元/500克;下半年出現了反彈且出現了歷史最高價位,平均蛋價達到了3.82元/500克。蛋價的先抑后揚走勢,凸顯供不應求的現實,也勾勒出了蛋雞市場“半江瑟瑟半江紅”的行情。
2010年蛋雞業的三大特點:
1.蛋雞行業三年一個周期的波峰年特征在2010年已露端倪
從行業協會數據推算2010年蛋雞存欄量理應較多,定會抑制蛋價的提升,波峰年應推遲在2011年體現。然而,受長期低迷的市場行情影響,實際蛋雞市場投放量減少、雞群飼養周期縮短,導致在2010年下半年就出現了波峰年的特征。具體分析:
2008、2009年祖代雞進口量大增,兩年年均引種量較2007年增長56%,而且在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之間引種量較集中。按各代次的生長周期來推算可以得出,從2009年底開始商品雞蛋市場投放量大幅增加,這種態勢應持續至少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2011年之前因雞蛋供應量增多,定會抑制價格的提升,導致波峰年推遲。
而在蛋雞市場自2008年9月之后長期低迷期間,大部分父母代種雞場、商品代雞場因處于微利或虧損,進雛積極性不高,為減少損失,減少飼養量或縮短飼養周期。尤其是從2009年下半年,祖代場、父母代場雛雞產銷率逐漸降低,也就意味著父母代雛雞、商品代雛雞實際的市場投放量逐漸減少。這一點從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的父母代雞場外銷商品代雛雞量走勢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協會數據統計,在2009年1月底大部分父母代雞場開始大量投放商品代雛雞,并在同年3月中旬達到最高點,增幅達34%;然而,持續兩個月后在6月初開始大幅下滑,降至7月初后投放量基本呈現震蕩平穩,且此走勢持續至今。而2009年6月初投放的商品代雛雞,應在2010年9月份陸續淘汰,意味著商品代蛋雞存欄量及雞蛋產量,也應在2010年9月份之后開始緩慢減少,導致價格提升,使波峰年略有提前。受2010年夏季高溫天氣影響,存雞存欄量進一步減少,使波峰年的起點又前移到了7月初。
2.養殖版圖發生變化,但蛋價南北差異仍存在
近幾年隨著養殖主產區由北向南轉移,各省雞蛋供給自足化逐漸形成。理論推測,這種自給自足的格局,將帶來地區內縱向的價格變化主要受當地供求關系影響、地區間橫向的價格差異將縮小的市場發展態勢。但從2010年調查的結果表明,南方沿海、西北地區蛋價仍高于中原、東北,其中高價區主要為湖南、福建、浙江、甘肅、寧夏、安徽等地(價格由高到低的順序,下同),低價區有遼寧、河南、山西等地,高低價區年均差價為0.70元/500克。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作為蛋價回落期,地區間因價格下滑的時間、程度不同,差異竟達到了1.10元/500克以上。可見地區間蛋價因各地消費水平、養殖成本、供需平衡不同,差異化將繼續存在。
3.節日仍是刺激雞蛋消費的主要因素,但具體表象與往年略有不同
春節、清明、五一節、端午、農歷的鬼節、中秋、國慶等節日均會刺激雞蛋消費,一般是節前10~40天為蛋商或食品業的存貨期,臨近節日價格回落,2010年也不例外。但因雞蛋價格長期處于低迷,養殖格局自給自足運輸距離縮短等因素,使蛋商節前存貯或囤貨量下調,而且出價謹慎,導致節前回落的時間較往年更加提前。比如2010年春節期間,在節前25天即臘月初六價格便回落,而2008、2009年在節前15天價格才回落;清明節蛋價是在節前20天便回落;2010年中秋節雖較早但也是在節前12天便開始回落,相對國慶節則是提前23天便回落了。
二、蛋雞淘汰雞價格分析
蛋雞淘汰雞價格走勢與雞蛋價格基本相仿,全年平均價格4.53元/500克,較2009年提升了15%,可以說淘汰雞價格總體還是比較樂觀的,也出現了歷史最高價位,在11月下旬均價最高達到了5.61元/500克。淘汰雞與雞蛋高價區所轄地區基本一致,有甘肅、福建、湖南、寧夏、浙江、安徽等地,低價區有重慶、吉林、內蒙、遼寧。
2010年蛋雞淘汰雞高位行走的態勢與肉雞、豬肉等行業價格有關。肉雞業受肉雞淘汰雞量不足以及出口量階段性的增多等因素影響,使雞肉等相關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居高不下;而且受豬、牛、羊等肉類價格的高位行走,也拉動了蛋雞淘汰雞的價格。
然而,蛋雞淘汰雞價格各階段的走勢卻與雞蛋價格息息相關。蛋價低促進淘汰雞量增加、蛋價高養殖戶借售心理增強,影響了淘汰雞供應量,也成為淘汰雞價格波動的杠桿。2010年下半年因蛋雞存欄量減少、蛋價高淘汰雞量減少雙重因素的影響,淘汰雞量減少價格大幅上升,下半年平均價格4.96元/500克,高于上半年0.95元/500克。
三、飼養成本簡析
全國玉米年均價格0.97元/500克,較2009年增長0.18元/500克,漲幅達22%;豆粕年均價格3328元/噸,較2009年降低177元/噸,降幅5%。
玉米、豆粕作為飼料的主要原料,其價格變化是飼料價格波動的主導因素。從玉米價格來看,自2006年12月份起超出0.7元/500克,2007年8月份升至0.8元/500克,而后持續兩年半的時間維持在0.8~0.9元/500克之間,直到2010年3月突破0.9元/500克,而且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即5月份超出1.0元/500克。從豆粕價格來看,自2007年9月份突破3000元/噸后,已持續三年的時間維持在3000~4000元/噸之間。如果簡單地將玉米決定飼料成本的60%,豆粕決定飼料成本的25%左右,料蛋比按2.3∶1~2.5∶1來核算,每500克雞蛋成本已由2007年2.2元/500克提升到了現在的3.0元/500克。也就是說,現在養殖的盈虧平衡點已漲至3.0元/500克。2010年全年雞蛋平均價格3.46元/500克,每500克雞蛋利潤0.46元/500克,如果按500克雞蛋8~10枚核算,那么每枚雞蛋只能掙0.046~0.058元錢;如果按一只雞全程生產300多枚雞蛋來算,未計人工、設備等成本以及淘汰雞收入的情況下,每只雞生產的雞蛋利潤已由原來的30~40元/只降到了不足20元/只,可見利潤之微薄。而且在上半年蛋價較低時,養殖戶基本無利可圖。
2011年市場行情預測
2011年市場上供應的雞蛋,主要是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份父母代場銷售的商品代雛雞所產雞蛋。從協會截至目前統計的父母代種雞場投放商品代雛雞量來看,在2009年6月初開始大幅減量,從7月初之后震蕩平穩低位行走,直到2010年底仍持續這種狀態,此間商品代雛雞投放總量環比減少9.3%;根據2010年父母代雞場存欄大幅減少的現狀來推算,2011年上半年商品代雛雞投放量將繼續減少。而且受疫情影響,2011年蛋雞存欄量將進一步減少,從而可以推斷雞蛋市場定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應持續2010年第四季度的走勢平穩震蕩高位行走,個別時期,比如節日、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蛋價還會出現明顯波動。
雞蛋價格的走俏,養殖戶會推遲雞群的淘汰時間,導致淘汰雞供應量減少,如果肉雞補欄不足的話,蛋雞淘汰雞價格還會持續高價位。
綜上所述,2011年蛋價、淘汰雞價格的美好前景,定會帶來蛋雞市場的艷陽高照,使行業在本輪三年一個周期的高峰年來的晚,但持續的時間久。
作者: 牧馬祁連 時間: 2011-1-7 14:44
這個主要還是看飼料成本吧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