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為什么通威和海大自己不養魚 [打印本頁]

作者: twobrush    時間: 2010-11-23 22:03
標題: 為什么通威和海大自己不養魚
兩個公司都在大力建廠,一邊告訴養殖戶,養魚怎么做賺錢,可就是自己不去養。顯然,技術比普通用戶好,資金不用說了,可就是不養,可能還是覺得相比做飼料廠,養魚的利潤小太多吧
作者: 單單    時間: 2010-11-23 22:22
通威還是有養的!!!不過不可能像農戶那樣養  哪有搶自己客戶生意的供應商啊!
作者: huyidao068    時間: 2010-11-24 10:43
養魚不掙錢呀!他們只有拼命忽悠養魚掙錢他們才會掙得更多呀!
作者: chuan420915    時間: 2010-11-24 12:49
人家賣飼料整的錢更多 何必養魚
作者: wellhope_365    時間: 2010-11-24 13:54
養殖是有一定風險的,他們也也只是為了科研等等,不會像養殖場那樣。
作者: xiaoxin007    時間: 2010-11-24 20:22
養殖產業鏈上,風險最大的在養殖上
看過一個貌似北京超市的案例
大概是雞肉,利潤比例大概是。農戶20%,加工商20%,超市40%,國家20%稅收。
但是這里農戶20%的利潤要在2個月內承擔風險,加工商幾天,超市1天。
海大和通威才不會犯傻冒大風險,賺那點小利潤。
海大通威哭著喊著要給養殖戶提供技術,真正的技術,俺覺得,都是全人工可控條件下實現的。一場寒流,室外土池,什么技術好使?
作者: kangyucai    時間: 2010-11-25 07:55
海大在江浙在大量承包地養殖南美白對蝦
作者: 大水牛    時間: 2010-11-25 08:28
不知說啥好!只有人云亦云!值得討論!
作者: tianruiqi2009    時間: 2010-11-25 13:16
一般行業類的人貌似都是這樣的
作者: tongyibiaozhun    時間: 2010-11-25 13:23
關鍵還是看利潤和風險。養殖的管理方式也適合家庭做。
作者: asiazhang1980    時間: 2010-11-25 13:37
推廣專家們,很少有自己做實業的。
作者: yyy860615    時間: 2010-11-25 14:25
做飼料和養魚是兩碼事,農戶做的出科學合理的飼料不呢,不能哈。飼料廠可以養魚,不過資金周轉速度呢,就慢了。當然利益就小了。飼料廠和養殖戶只不過是做了自己都最合適的角色罷了。
作者: 魚躍    時間: 2010-11-27 11:27
huyidao068 發表于 2010-11-24 10:43
養魚不掙錢呀!他們只有拼命忽悠養魚掙錢他們才會掙得更多呀!

說話不負責人!
作者: summer8668    時間: 2010-11-27 11:36
海大正在發展產業鏈這一塊,通威也有自己的養殖場
作者: 與狼共舞sc    時間: 2010-11-27 11:48
同意13樓的觀點,都處在整個鏈條上,分工不同而已,都在做自己最適合的事。
作者: 鐵騎力士水產    時間: 2010-11-27 20:33
國家土地資源部也不豐富嘛
作者: dingzi    時間: 2010-11-29 08:34
專家養魚,十個九個賠錢,飼料生意多穩定呀,沒有什么風險。
作者: xwd510    時間: 2010-11-29 13:52
其實兩個廠家都有養殖場和育苗場,但只是用作研究和提供種苗,不會大規模養商品魚。養魚利潤空間的確沒飼料高,這么大的廠家應該不愿意花太大人力物力去賺取一點他們認為蠅頭小利吧!總不能叫海大老板蹲在魚塘邊看增氧機吧!
作者: lqqwkh    時間: 2010-11-29 15:10
飼料和養殖是兩回事,飼料做的好不代表養殖就能做好。
飼料可以全程監控,養魚很多時候是要看天吃飯的。
集約化養魚,全程可控技術,期待早日研究出臺!

作者: longxuegang    時間: 2010-11-29 15:19
專注行業嘛,就給蒙牛不建自己的料廠一樣。不可能涉及的每個產業鏈都去做。把產業鏈中的一個做好也不錯。
作者: xiaoxin007    時間: 2010-11-29 15:30
我怎么覺得是軍火商,和軍隊的關系,哇咔咔
作者: 獅子王    時間: 2010-11-29 15:47
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賺完,做自己最擅長的才是正道。
作者: 2320300    時間: 2010-12-1 20:32
分工不同,各有側重點。
作者: 中宇科技    時間: 2010-12-2 11:17
不可能一個人把所有人的事都做完了。那樣的話別人就沒有活做了
作者: fenghua55    時間: 2010-12-2 11:22
因為沒時間
作者: kaiaosi    時間: 2010-12-2 17:29
想吃牛奶,還有必要把奶牛趕回家嗎

作者: wangli102510    時間: 2010-12-2 18:02
做精做細,可能是他們的目標,含多嚼不爛呀!
作者: kli8248    時間: 2010-12-2 22:25
飼料能夠規模化,形成幾百億的產值。你給我養100個億的產值的魚看看!
作者: 蘇喬    時間: 2010-12-3 09:24
人家是要是搞飼料賺錢干嘛還去搞養殖啊,畢竟飼料才是人家的專業啊
作者: gongmeng82    時間: 2010-12-9 10:55
人家賣飼料做生間是肯定賺錢的。這個不用說吧。但是養魚就一定能賺錢嘛?這個不一定。養魚對他們來說有點象賭博了。做事肯定要找穩一點的來做了。
作者: 梁世國    時間: 2010-12-9 11:15
回復 twobrush 的帖子

飼料賺錢哦
作者: lzmbxy    時間: 2010-12-9 11:40
做飼料的必須干養殖?那養豬的必須將自己的豬肉吃了?


補充內容:
做飼料的必須干養殖?那養豬的必須將自己的豬肉吃了?
作者: djwnhao    時間: 2010-12-9 11:54
飼料利潤低但資金周轉速度快,每月周轉一次還不算快的,一年至少12次,養殖周期長回報太低
作者: jianlao2008    時間: 2010-12-9 12:04
  這些都是趨勢了!那個企業不會多元發展,只要有利潤

作者: 獨醉不歸蝦    時間: 2010-12-9 12:48
回復 twobrush 的帖子

關鍵是工業比農業賺錢快啊,俗話說的好,機器一響黃金萬兩。
作者: qdwaton    時間: 2010-12-9 13:02
養雞的也是哦,
養豬的更是
作者: dushuqiang    時間: 2010-12-10 22:20
本帖最后由 dushuqiang 于 2010-12-10 22:32 編輯

養殖是大有可為的——高盛都養豬啦,但是各行業側重點不一樣,每個企業只能做他的優勢,積累足夠的原始資源后再整合產業鏈。就像技術最好的博士包地種菜但是不能去研究種子產業一樣。
事實上,這些企業都在不知覺地延伸自己的產業鏈,比如說通威、揚翔、唐人神、神農就在獸藥、種苗或肉品加工方面延伸;海大在做魚蝦苗種遺傳育種;大北農在做種子。他們做好了再賣給農民或市民,這些才是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嘛。
商品動物的養殖是一個相對技術沒有差異化的東西,如果不專業地做就做不好,如果專業地做,那么一個或一些大型企業要跟農民搶飯碗的時候,要么企業沒有成本優勢而玩不下去,要么農民的飯碗就會有問題(就像四大糧商到中國搶占糧油市場一樣)。
飼料企業做養殖同樣有規模不小的,例如溫氏、正虹和未來的唐人神。至于海大和通威,可能在水產養殖本身就受到諸多的限制,光就養殖場地一點就很難整合,像養豬和養雞,征到一塊地就蓋房子開工,養魚就不這樣了。所以,這些公司能夠在遺傳育種方面有所作為就很厲害了,干嘛想著去干養殖呢?養殖環節中不可控的東西太多哦,對管理人員的要求既要有技術,還要有良心,不好整。
作者: godzilla    時間: 2010-12-10 22:44
行業分工越來越細,各負其責。我曾經碰到一個養豬戶,蓋了豬場,管理技術還沒過關呢,就考慮到生豬價格讓豬販子操作了,于是在市場上租賃了個攤位賣肉,后來還考慮到開個包子鋪,也算是產業鏈的雛形,可惜時間不長就瀕臨倒閉,肉攤轉讓,豬場慘淡經營。廠家一般都是做上游,因為門檻比較高,也適合企業的長遠發展。
作者: huangjiey_2000    時間: 2010-12-14 14:22
風險與回報!風險大,回報低,咋會去養?算上人工,只有名特有那么一點收益
作者: k54108    時間: 2010-12-14 19:21
養魚不掙錢啊,風險大啊。做飼料掙錢。
恒星、粵海也不會去養蝦哦。家財萬貫,喘氣的不算!
水產養殖公司的發展哪有做飼料來的快!
作者: xxf    時間: 2010-12-14 19:30
不可能吧,你是隱形人士呀?
作者: ctbyaode    時間: 2010-12-14 20:04
其實公司養殖存在很多問題,養殖基本都是以個體為主,需要精細化的管理。不是自己的哪里會那么上心,就拿巡塘來說,誰愿半夜三金的起來看幾次。提成都不能解決問題。我見過的公司化操作的虧得多了,能賺的是少數。公司做養殖的也很多,不過把養殖定位為產業的確很少,更多的飼料企業是把養殖定位在示范和研究方面。。。。。
作者: lichaoleo    時間: 2010-12-14 22:29
還是飼料行業好,畢竟算是工業了

作者: 通威    時間: 2010-12-14 22:37
本帖最后由 通威 于 2010-12-14 22:37 編輯

你問劉永好當初為什么不跟王石一起投資房地產?
他也很懊惱
怎么這么多無聊的話題

還有這么多無聊的分析

作者: twobrush    時間: 2010-12-15 13:47
謝謝大家的點評,加深了認識。。
作者: 歲卞    時間: 2010-12-16 20:55
海大也在從事養殖呀。廣州容川在廣東省新建了10余個基地,主要就是從事南白美對蝦的養殖。
作者: lcqbj2008    時間: 2010-12-17 08:50
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很多董養殖的行家里手,都不會自己去養,而是指導別人養殖。也有很多專家,讓他講課講的非常好,但真正讓他去管理一個養殖廠,管理好的寥寥無幾,即使在技術層面上也很多地方不過關!我的觀點養殖是又風險的,所以專家們都很少自己去養!
作者: twobrush    時間: 2010-12-18 10:08
有道理,曾經有段時間也想自己去從事養殖,感覺有一定的奉賢,但利潤也是相對的穩定的,看了樓上大家的想法,感覺還需慎重考慮
作者: dslwl2008    時間: 2010-12-18 13:56
呆子,在商言商。只有我說你做。那有我的料不好而是你沒按我的要求做罷了。
作者: ysgszwy    時間: 2010-12-26 22:29
海大和通威都去養魚了,那漁民們養的魚吃什么啊?樓主怎么提出這么個傻問題啊?:lol:lol
作者: 3018234784    時間: 2010-12-29 16:10
回復 xiaoxin007 的帖子

其實最根本的還是靠養殖戶自己的
作者: haid_cq7yi7    時間: 2011-1-1 21:11
樓主的問題問得很好。一個人從小是先學會爬,在學走,最后學會跑,甚至跳。不會有人一來就會跑,通威海大,也是這樣的,做飼料是一個環節,養殖是另一個環節,說遠點,魚類的加工是一個環節等等等,在大的公司,也有自己的發展目標,我相信無論是通威,還是海大,在他們不離開飼料行業的發展路上,會走到這一步來的,時間問題。
作者: 湘陳新建    時間: 2011-1-1 21:28
樓主這個很簡單的問題,我想絕對把飼料公司都問倒了.飼料公司一方面說養殖賺錢,并且以專家的身份培訓養殖戶,但真正具備實際養殖能力的寥寥無幾.說得好聽一點是只做自己專業的事,說得不好一點,就是不具備做養殖的能力--因為兩者相差太大了.
作者: hujinshui    時間: 2011-1-1 22:20
養魚風險、魚池風險、魚池管理風險等
作者: fxxlove1123    時間: 2011-1-6 11:02
回復 xiaoxin007 的帖子

通威與海大的養殖場是很多的,你們不知道而已,,他們都是找些養殖規模大的地方。據我所知的海大就有5000畝水面。和人合作的就更多了,
作者: lx0982    時間: 2011-1-6 11:26
溫氏,那么多雞不是自己養的吧。

只不過通威與養殖戶的合作沒有溫氏與養殖戶的合作關系那么緊密而已。
作者: twobrush    時間: 2011-1-8 09:54
真知灼見啊
作者: steven1984    時間: 2011-2-25 11:48
通威養魚啊,什么生態養殖的通威魚,我曾經都在都江堰給養過。
作者: fishwx    時間: 2011-3-3 20:32
回復 huyidao068 的帖子

美女,這話過了,行業鏈的延伸是需要很大投入的!作為海大還是個成長中的企業,和行業的老牌企業比在規模和資金實力還有一定差距,還不具備做整條產業鏈的能力。同時是否做產業鏈是企業定位和發展戰略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整合資源為養殖戶服務,不是在忽悠,而是想讓我們廣大的養殖戶都有更好的效益。我們認為只有我們的用戶盈利能力提高,我們才有更好的發展。利潤不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能做成百年老店,所以請您了解一下海大再下結論。
作者: hdy198    時間: 2011-3-24 19:15
養殖風險較大,技術不談,自然災害、天氣是任何人都不能控制的!
作者: 從頭再來11    時間: 2011-4-5 17:30
作為企業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經營之道!
行行出狀元有點大,但是行行都有人能夠盈利是確實存在的,作為一個人也好、作為一個企業也罷,什么都想做嗎,什么都想做好,結局是什么都做不了,畢竟精力是有限的,行業有太多什么都想做結果什么都做不了的例子,行業老大通威就是明證,海大之所以這幾年迅猛崛起,靠的就是執著和專注!
題外話:產業鏈的發展是每個企業想做的,但是產業鏈不是1+1的游戲,更加不是1+1小于1的游戲,應該是1+1大于2的游戲,為了逃避競爭的產業鏈組合,是一個死胡同,得到的只會是加速消亡!飼料行業高度不集中,廠家、經銷商、業務員大把,滿天飛的時代不是一個健康的時代,作為水產行業必須得經歷大洗牌,不僅是飼料企業的洗牌,更有可能是養殖戶的洗牌引導行業的大變局,飼料行業期待價格屠夫的出現!

作者: zhaoyuyong    時間: 2011-4-6 10:58
做自己強勢的那個階段
作者: 星火元    時間: 2011-4-7 00:29
養魚有風險,進入需謹慎。飼料風險小,可以大膽些。

作者: 貴哥    時間: 2011-4-7 00:38
他沒膽,養殖戶傻膽
他聰明,養殖戶傻蛋
作者: lzb42    時間: 2011-4-7 08:36
風險收益不成比例
作者: 玉凰王軍    時間: 2011-4-7 19:20
支持你的觀點。
作者: qq1298277636    時間: 2011-4-7 21:29
這是產業戰略問題吧!
作者: 麥子    時間: 2011-4-16 18:30
就是就是的,不過海大好像也有養吧

作者: zhangzhaohui96    時間: 2011-4-16 21:34
為什么做魚飼料的企業就一定要養魚呢??這其間有必需的關系嗎??》
作者: twobrush    時間: 2011-5-8 17:58
呵呵,,自己養殖和在實驗室里還是有區別的,
作者: 清逸子    時間: 2011-5-8 18:34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與養魚相比,做飼料可能是他們更擅長的

作者: 龍井茶    時間: 2011-8-20 13:25
產業鏈,養殖魚是飼料業的下游,一個公司去和養殖條件一樣的農民去養魚,農民拼的就是不是人呆的地方干著不是人能受得了的活兒,一個公司對養殖過程成本的控制是無法與一個農民去比的。
作者: xiaopang    時間: 2012-6-17 18:24
飼料行業的風險比養殖的風險要低的多
作者: wangchenglan    時間: 2012-11-16 16:50
養殖有風險
作者: zjyouyouy    時間: 2013-2-2 15:50
養魚風險大
作者: tanhaiying    時間: 2013-5-14 14:54
:lol:lol:lol:lol:lol:lol
作者: 三分之一理想    時間: 2014-8-5 10:15
樓主辛苦了,學習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