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制粒機主軸晃動的原因是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llp1234567    時間: 2010-8-12 12:05
標題: 制粒機主軸晃動的原因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llp1234567 于 2010-8-15 09:52 編輯

  問:制粒機主軸晃動的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處理?(山東客戶)
  答:造成主軸晃動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主軸尾部未收緊或收不緊;
  (2)350及以上機型主軸花鍵與花鍵座配合間隙大,32及以下機型主軸尾部鍵槽與傳動軸、傳動軸與安全銷座鍵槽配合間隙大;
  (3)安全銷與安全銷套、安全銷套與安全銷座孔間隙大;
  (4)主軸軸承花欄變形或軸承磨損;
  (5)環模內孔失圓過大≥0.30;
  (6)兩個壓輥間隙調整不均勻等;
  解決辦法:
  首先檢查主軸是否收緊,先拆去后面的加油系統,拆下主軸壓蓋,檢查蝶形彈簧是否變形。若蝶形彈簧變平,應更換新的蝶形彈簧(蝶形彈簧數量及裝配位置應與未拆裝前一致)。然后把主壓蓋上的鎖緊螺絲收緊,開機檢查主軸是否晃動。
  若還是晃動,則應拆下主壓蓋,用銅棒墊住主軸,用大錘把主軸往環模方向打出來,然后拆下主軸密封蓋,檢查主軸軸承是否完好。若間隙過大,應拆下軸承更換新軸承,再按順序裝上主軸鎖緊。在裝主軸過程中,應注意主軸軸承內圈位置應放正,才能把主軸裝配到位。正常情況下,裝配到位后,主軸兩邊端面與傳動輪端面相差10mm左右。若檢查出花鍵配合間隙大、鍵槽配合間隙大、安全銷配合間隙大、環模內壁失圓等情況,則必須對以上部件進行更換。主軸裝好后,開空機檢查晃動情況。
  主軸正常后,應正確調整壓輥與壓模的間隙,間距不能調成一邊大一邊小,這樣容易造成主軸晃動,出料不暢,電流不穩等情況。
  問:制粒機出現出料困難、產量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江蘇客戶)
  答:若使用的是新環模,首先檢查一下環模的壓縮比是否和加工的原料匹配,環模壓縮比過大,粉料通過模孔的阻力大,顆粒壓出來太硬,產量也低;環模壓縮比過小,顆粒壓出來不成型,必須重新選用環模壓縮比再檢查環模內孔的光滑程度和環模是否失圓,劣質環模因為環模內孔粗糙,環模失圓而導致出料阻力大,顆粒不光滑,而且出料困難,產量更低,因此必須使用優質環模。
  若環模使用一段時間,必須檢查環模內壁錐孔是否磨損,壓輥是否磨損,如磨損嚴重可以把環模加工修理,對磨損的錐孔重新锪孔,壓輥磨損必須更換,環模錐孔磨損對產量有很大的影響。
  環模與壓輥間隙需調整正確,生產畜禽料時一般間距為0.5mm左右為宜,間距太小會使壓輥摩擦環模,縮短環模使用壽命,間距太大會造成壓輥打滑,使產量降低。
  注意原料調質時間和質量,尤其是要控制入機前原料的水份,原料在調質前水份一般為13%,如水份偏高,原料經調質后水分過高(水分≥16%),會出現模內打滑現象,不易出料。
  應注意原料的粉碎細度應與模孔直徑匹配,小顆粒飼料的原料粉碎細度應更細一些。同時也要保證蒸汽的質量與溫度,若蒸汽質量差(含水多的不飽和蒸汽)及調質溫度低,均會影響粉料的熟化效果而降低產量。
  要檢查原料在環模內的分布情況,不能讓原料跑單邊,如發生類似情況,必須調整大小喂料刮刀的位置,讓原料在環模內分布均勻,這樣既可延長環模使用壽命,同時出料也更順暢。
  [ts]llp1234567 于 2010-8-12 12:07 補充以下內容[/ts]
  cpm制粒機,齒輪連接,傳動箱、壓制室噪聲特別大。壓輥有時候還跑出來,到環模減壓槽那邊。
作者: fengqiang    時間: 2010-8-12 13:17
學習一下,制粒機機械原理
作者: liamou    時間: 2010-8-14 13:11
現在除了采購之外,在工藝上也存在很大的利潤空間
作者: llp1234567    時間: 2010-8-16 10:40
對環模制粒機軸承的分析

環模制粒機轉子軸承的轉動形式為:主軸靜止,轉子在動力作用下旋轉,轉動載荷作用在軸承外圈,在該轉動情況下,軸承外圈與外殼通常采用緊配合即過盈配合, 滾動軸承內、外圈的配合選取和徑向工作游隙大小對環模制粒機轉子軸承的正常運行起很重要作用。
滾動軸承在使用過程中按照軸承外圈工作條件的不同可以分為:外圈相對于載荷方向靜止和外圈相對于載荷方向旋轉。對于后者,軸承內圈相對于載荷方向靜止,轉動載荷作用在軸承外圈,環模制粒機轉子的軸承為該轉動形式。圖1所示為環模制粒機的轉子組件,其中,主軸靜止,轉子在動力作用下旋轉,轉動載荷作用在軸承外圈。對于該傳動形式的軸承通常其外圈與外殼采用緊配合即過盈配合。環模制粒機在使用過程中其轉子軸承會出現溫升過高、軸承磨損嚴重和壽命短等現象。
    滾動軸承內、外圈的配合和徑向工作游隙對軸承壽命、溫升、噪音等有很大的影響。以下對滾動軸承內、外圈的配合和徑向工作游隙進行分析。
1 配合
1.1 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
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為過盈配合,但選用較小過盈量安裝時,外圈受載荷旋轉時,軸承滾動體與滾道產生磨擦,軸承和外殼都要受熱膨脹,但由于膨脹系數和散熱速度的不同,當外殼膨脹程度大于軸承外圈時,過盈量會減小,軸承外圈和外殼孔間會產生沿圓周方向有害的相對滑動,這種現象稱為蠕變現象,一旦發生蠕變,在配合面上就會發生明顯的磨損和軸承外圈或外殼損傷。因此,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必須滿足最小過盈量Ymin。
另外,過盈量也不宜過大,軸承在工作負載的作用下,會引起軸承徑向游隙減小,游隙減小會引起軸承發熱,溫度升高,同時,過盈量偏大也會給軸承的安裝和拆卸帶來困難,因此,應該根據所受載荷情況選擇適當的過盈量。
1.2 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
通常軸承內圈與軸配合為間隙配合,配合間隙的大小取決于軸承所受載荷、軸承外圈與殼孔的配合以及軸承游隙的選擇,同時,內圈與軸的配合也會影響軸承徑向工作游隙。
2 徑向工作游隙
游隙是滾動軸承配合的一個重要的參數,它直接影響軸承的載荷分布、振動、噪聲、磨損、溫升、使用壽命和機械運轉精度等技術性能。軸承基本額定動負荷是隨著游隙大小而變化的。工作游隙過大,受力的滾動體個數減少,軸承承載能力會降低,滾動接觸面應力增大,軸承的運轉精度下降,振動和噪聲增大,軸承使用壽命縮短;工作游隙過小,會引起軸承發熱,溫度升高,甚至使軸承在運轉過程中發生咬死現象。
滾動軸承徑向工作游隙的影響因素:
① 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為過盈裝配,因此,在配合面處產生裝配應力,外圈發生彈性變形,外圈內滾道向內收縮,從而引起徑向游隙減小;
② 工作負載作用下,轉動載荷作用在軸承外圈,徑向力使外圈產生彈性接觸變形而收縮,從而引起徑向工作游隙減小;
③ 軸承工作時因溫度升高對徑向工作游隙的影響,溫度升高使得軸承內圈發生膨脹,使得徑向工作游隙減小;軸承外圈和外殼都要受熱膨脹,但由于材質的不同使得膨脹系數不同,以及散熱速度影響二者膨脹程度,外圈膨脹小于外殼,徑向工作游隙減小,反之,徑向工作游隙增大;
④ 軸承在運行時,潤滑脂會在滾動體與內、外圈形成彈性流體動壓油膜承擔負載,油膜厚度的存在會使徑向游隙減小,動壓油膜厚度跟潤滑脂的粘度有關。
3 實例應用
某型號環模制粒機,主軸軸頸d,外殼內孔徑D,軸承為SKF球面滾子軸承,軸承標準游隙95~145 μm,主軸軸頸d的上偏差0,下偏差-25 μm,外殼內孔徑D的上偏差-14 μm,下偏差-60 μm。軸承外圈與外殼內孔為過盈配合,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為過度配合,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軸承溫升過高、軸承使用壽命短等現象。對轉子主軸軸頸d的公差帶作了修正,改為間隙配合,情況得到改善,軸承溫升在正常范圍,軸承運轉正常。
原因分析,由于初始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為過盈配合,內圈與軸為過度配合,軸承在工作負載作用下,徑向力使外圈產生彈性接觸變形而收縮,從而引起徑向工作游隙減小;內圈在徑向力作用下產生收縮變形,徑向工作游隙增大,但由于最初為過度配合,變形很小,徑向工作游隙增加量很小,此時徑向工作游隙小于軸承正常運轉所需的最小游隙,因此,出現軸承溫升過高現象。增大軸承內圈與軸頸配合間隙后,內圈在徑向力作用下產生收縮變形,徑向工作游隙增大,此時徑向工作游隙滿足軸承正常運轉所需的最小游隙,當軸承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磨合,使軸承內、外圈軸的溫度相對穩定,徑向工作游隙也隨之穩定,最終軸承達到穩定運行。因此,選取合適的軸承內圈與軸頸配合間隙大小對環模制粒機轉子軸承的正常運行是十分必要的。
4 小結
滾動軸承內、外圈的配合選取和徑向工作游隙大小對環模制粒機轉子軸承的正常運行起很重要作用,以上影響因素間存在相互影響,因此在做類似結構設計時,根據軸承的承載情況,確定合適的軸承徑向游隙大小,要綜合考慮軸承內、外圈在過盈配合安裝以及徑向力作用下的彈性變形,溫升引起的軸承內、外圈及外殼的膨脹,動壓油膜厚度等因素對軸承徑向游隙的影響,選取合適的軸承外圈與殼孔的配合、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
作者: xszlbhs    時間: 2010-8-19 09:53
受教了,3Q~
作者: dny    時間: 2010-8-19 15:49
很實用,有價值
作者: jamasbond    時間: 2010-8-22 14:10
這才是分享,都不需要花錢就能看到,支持樓主的良心!
作者: llp1234567    時間: 2010-8-22 21:16
回復 8# jamasbond


    不是很長的內容的話,最好還是直接發上來,看也方便,也省幣。:hehes: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