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首富傳奇背后的“比亞迪密碼”
[打印本頁]
作者:
hl43802960
時間:
2009-12-29 14:08
標題:
首富傳奇背后的“比亞迪密碼”
[i=s] 本帖最后由 hl43802960 于 2009-12-29 14:58 編輯 [/i]
[b][size=5][color=darkred]1995年成立至今,短短十五年,從“電池大王”到“汽車新貴”,比亞迪迅速崛起的秘訣是什么呢?
下面的故事也許能給我們帶來啟示:2008年9 月29日,巴菲特以18億港元認購比亞迪10%的股份,這是他在金融風暴后的首筆重大海外投資,此舉不僅使得比亞迪股價大漲,而且提振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稱王傳福是“真正的明星”。他表示:非常高興能有機會投資像比亞迪這樣優秀的企業,他們的產品對于環境保護作出了杰出貢獻;比亞迪的創新技術在全球持續探討的全球氣候轉變及環保方面的課題上,均擔當重要的角色。
不經意之間,巴菲特道破了比亞迪的成功密碼:創新文化!
現在就讓我們從三個層面解讀之:
首先,比亞迪的創新文化源于其掌舵人王傳福的“冒險精神”。
“最關鍵的是要有冒險精神。”王傳福如此注解自己的成功。王傳福被外界稱作“技術狂人”和“汽車狂人”,他的“冒險精神”始終伴隨著他的創業歷程。1995年2月,他毅然從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處級干部的崗位上下海,借款250萬元創辦比亞迪,是一種冒險;進入手機部件的生產和組裝業務領域,與該行業的龍頭鴻海集團形成正面交鋒之勢,是一種冒險;2003年1月,在全公司所有人都反對、基金股東威脅要減持比亞迪股票的局面下,堅持以2.69億元收購西安秦川汽車77%的股權,闖入完全陌生的汽車領域,直接導致公司市值兩天內蒸發近27億港元,更是一種冒險。
[/color][/size][/b][url=http://www.boraid.com/][b][size=5][color=darkred]本文發表于博銳管理在線|[/color][/size][/b][url=http://www.boraid.com/][b][size=5][color=darkred]www.boraid.com[/color][/size][/b][/url][color=darkred][b][size=5]|4[/size][/b][/url]
[/color][b][size=5][color=darkred]但是,王傳福的冒險不是盲目的。“我想干這件事是堅定不移的,而且我相信一定可以做成。”創辦比亞迪時,他的身份是電池專家;介入手機領域,是要發揮技術配套和低成本制造優勢;進軍電動車產業,是要切換電池產業的獨特優勢。
走別人走過的路和別人競爭,是自尋死路。“你和別人一模一樣的打法,你憑什么打贏?”所以,必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就是王傳福對創新的解釋。
其次,王傳福將自己的個性特質轉變成了比亞迪的組織追求。
在比亞迪,“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得以鮮明地確立和倡導,并轉換為一種組織基因,在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不斷催生出一系列獨特的競爭優勢。
比亞迪崇尚“技術為王,創新為本” 發展理念,而掌握核心技術的“王道”就是自主創新。比亞迪的電動車最高時速150公里、續航里程100公里,是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同類產品的4倍!目前,比亞迪在國內申請并獲得授權的專利已超過6000件,據說其車用電池系統的成本領先日本同行10-20年。
比亞迪從電池這個核心產品出發,分別在手機和汽車領域進行垂直整合,確保了整個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以汽車制造為例,中外車企的傳統做法是重在掌握車型研發、品牌和渠道,盡可能高比例地外購零部件,以強化生產效率、分散投資風險。比亞迪卻反其道而行之,陸續培植垂直的供應鏈體系,現有至少70%的零部件系自主生產。用王傳福的話說:“我們造汽車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是專業化分工,我們是大而全。這就是比亞迪在戰略上的一個創新。”他還透露,“我們的一整套電動車制造系統雖然現在還處于保密階段,但以后會有機會讓業界明白,比亞迪在整個產業鏈領域的探索有多么超前和大膽。”
再次,比亞迪為創新理念的落地在創新機制和人才機制上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平”、“務實”、“激情”是比亞迪的核心價值觀另三項內容。人才與科技是企業存在和發展的必備條件,在比亞迪的創新文化中,對人力資源的尊重是貫穿全程的重要因素。
當其他車企將主要投資用于添置各種高精尖裝備的時候,比亞迪采用的卻是“半自動化”和“人海戰術”,即降低自動化裝備的普及率和硬件投資的攤銷成本,最大限度地使用中國極為豐富的低成本勞動力和素質較高的工程技術人員。比亞迪堅持 “以人為本,尊重人,培養人,善待人,為員工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和發展環境” 的人力資源方針,努力創造“公司即家,家即公司”的氛圍,將比亞迪人緊緊地粘合在一起,并充分激發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保證了采用人工加半自動化設備照樣可以生產高品質產品。
王傳福認為:如果你把人僅僅看作勞動力,他就只能打工;而你把人看作創造者,他就是工程師。因此,在逆向工程和研發方面,比亞迪與其他本土自主車企的顯著差別是動用一大批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參與新產品的整個研發和生產過程。王傳福說,“比亞迪不但造產品,還很善于造人,能把大學生培養成工程師。我們需要的人才不是10個,而是10000個,所以必須具備把這10000名大學畢業生培養成可用之材的能力。”
因此,進入比亞迪的大學畢業生每年必須完成一系列培訓計劃,完成相應的培訓學分。比亞迪還放手讓年青技術人員通過大量拆解名車開闊視野,盡可能多地掌握先進技術和工藝信息,培養敢想、敢做、敢拼的心理素質,破除對研發創新的畏懼和對名品的膜拜。
總之,“創新”是比亞迪文化的核心。創新使比亞迪順應了“科技”、“環保”、“節能”的全球之勢。創新使比亞迪在質疑中成長,也使比亞迪在質疑中長成!
王傳福曾經放言“在乘用車領域2015年做到中國第一,2025年超過豐田做到世界第一”;
比亞迪的愿景是“成為具有最先進材料科學,最強大設計能力和制造技術的世界領先的垂直整合的公司”。
伯克希爾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芒格對王傳福的評價頗高:“這家伙簡直就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 “混合體”,既可以像愛迪生那樣解決技術問題,又可以像韋爾奇那樣解決企業管理上的問題。”
今天,我們無法預測比亞迪能否持續傳奇,但我們可以知道,王傳福及其追隨者們也肯定知道:如果比亞迪的創新文化開始衰敗,失去了創新的能力與動力,將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color][/size][/b]
作者:
sjhy620926
時間:
2009-12-29 14:53
創新是走向成功的金鑰匙。
作者:
tjlsj
時間:
2009-12-30 19:41
健康的企業需要品牌的好口碑,說得容易做到很難,有時輿論可以把一個企業救活,也可以把一個企業推向深淵。
作者:
AYU
時間:
2010-1-7 11:14
要走自己的路,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要有和別人競爭的東西……不然必將走向失敗……
作者:
cara
時間:
2010-1-7 18:08
我外甥女確定明年畢業去BYD了,希望好唄
作者:
yihaiqiu520
時間:
2010-1-7 18:35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