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羊病的預防 [打印本頁]

作者: cxq8888    時間: 2009-12-13 20:53
標題: 羊病的預防
(一)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
(一)羊舍的清潔衛生 羊舍應建在地勢干燥、通風向陽、光線充足、水源豐富的地方。南方地區氣候炎熱,多雨潮濕,宜采用樓式羊舍建筑,以保持羊舍內干燥衛生。應經常打掃羊舍內外的環境衛生,保持羊舍用具清潔,嚴禁在羊舍內和運動場蓄積糞尿、污水和臟物等。羊糞及褥草應經7~15天堆積發酵處理,以殺死糞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提高肥效。每年定期對羊舍及其用具消毒2~4次。對經常放牧的羊群的羊舍,可在春、秋季節消毒2次。對舍飼羊群羊舍,特別是奶山羊羊舍,應在每季度初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藥品有40%克遼林、10%石灰乳、2%燒堿水、30%草木灰水和3%來蘇兒溶液等。

(二)實行科學養羊,改善飼養管理 “羊以瘦為病”,“病由膘瘦起,體弱百病生”,這幾句諺語說明了疾病發生與羊的營養的關系。在生產實際中,應根據不同生理階段羊的營養需要和飼養制度,嚴格進行飼養管理,保證羊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產需要,增強抗病力。

(二)有計劃進行免疫接種,嚴格執行檢疫制度
(一)預防注射 定期預防注射是有效地控制傳染病發生和傳播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隨著集約化養羊業的發展,“預防為主”的方針更是極為重要。在生產中,應根據當地羊群的流行病學特點進行預防注射。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注射羊快疫、瘁疽、腸毒血癥三聯菌苗和炭疽、布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菌苗等。在缺硒地區,應在羔羊出生后6日左右注射亞硒酸鈉預防白肌病。對受傳染病威脅的羊只,應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

(二)定期驅蟲 羊的寄生蟲病是養羊生產中極為常見和危害特別嚴重的疾病之一。患羊輕者體弱消瘦,生長發育受阻,繁殖力和生產性能下降,重者可造成大批死亡。因此,應加強羊群檢查,定期進行驅蟲處理。常用驅蟲方法有口服抗寄生蟲藥物療法、藥浴法和噴霧法。前者用于驅除內寄生蟲,后者主要用于驅除外寄生蟲等。

(三)其他防疫措施 (1)飼養場應設立圍墻或防護溝,門口設置消毒坑,嚴禁非生產人員、車輛入內。(2)新引進的羊只應隔離觀察15日左右,確定無發病癥狀方可引人生產區。(3)經常檢查羊群疫情,發現病羊或可疑羊只應及時進行確珍治療。對病羊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或淘汰,并對圈舍及用具徹底進行清洗消毒。(4)定期捕殺鼠類、蠅類,防止疾病傳播。(5)發現傳染病患畜,應立即隔離進行處理,對未表現出癥狀的羊只,應采取緊急預防措施。同時,劃定和封鎖疫區,防止疾病擴散。(6)對飼養員定期進行特定的人畜共患病檢查,以保證飼養人員身體健康,防止疾病擴散。

(四)嚴格執行檢疫制度 檢疫是應用各種診斷方法(臨床的、實驗室的),對羊及其產品進行疫病(主要是傳染肩和寄生瘴病)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防疫病的發生和傳播。為了做好檢疫工作,必須有一定的檢疫手續,以便在羊流通的各個環節,做到層層檢疫,環環扣緊,互相制約,從而杜絕疫病的傳播蔓延。羊從生產到出售,要經過出入場檢疫、收購檢疫、運輸檢疫和屠宰檢疫,涉及外貿時,還要進行進出口檢疫;出入場檢疫是所有檢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檢疫,只有經過檢疫而未發生疫病時,方可讓羊及其產品進場或出場.羊場或養羊專業戶引進羊時,只能從非疫區購人,經當地獸醫檢疫部門檢疫,井簽發檢疫合格證明書;運抵目的地后,再經表場或專業產所在地獸醫驗證、檢疫并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認為健康者,經驅蟲、消毒,投有注射過疫苗的還要補注疫苗,然后方可與原有羊混群飼養。羊場采用的飼料和用具,也要從安全地區購入,以防疫病傳入。羊大群檢疫時,可用檢疫夾道,即在普通羊圈內,用木板做成夾道,進口處呈漏斗狀,與待檢圃相連,出口處有兩個活動小門,分別通往健康圈和隔離圈。夾道用厚2厘米、寬10厘米的木板,做成75厘米高的柵欄。夾道內的寬度和活動小門的寬度均為45~50厘米。檢疫時,將羊趕人夾道內,檢疫人員即可在夾道兩側進行檢疫。根據檢疫結果,打開出口的活動小門,分別將羊趕人健康圈或隔離圈。這種設備除檢疫用外,還可作羊的分群用。

(三)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消滅傳染源散播于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阻止疫病繼續蔓延。羊場應建立切實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對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糞便、污水、皮毛等進行消毒。
(1)羊舍消毒 一般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進行機械清掃,第二步用消毒液消毒。機械清掃是搞好羊舍環境衛生最基本的一種方法。據試驗,采用清掃方法,可使畜舍內的細菌數減少20%左右如果清掃后再用清水沖洗,則畜舍內的細菌數可減少50%以上,清掃、沖洗后再用藥物噴霧消毒,畜舍內的細菌數可減少90%以上。 用化學消毒液消毒時,消毒液的用量,以羊舍內每平方米面積用1升藥液計算。常用的消毒藥有10%~20%石灰乳、10%漂白粉溶液、0.5%~1.0%菌毒敵(原名農樂,同類產品有農福、農富、菌毒滅等)、0.5%~1.0%二氯異氰尿酸鈉(以此藥為主要成分的商品消毒劑有“強力消毒靈”、“滅菌凈”、“抗威毒”等)、0.5%過氧乙酸等。消毒方法是將消毒液盛于噴霧器內,先噴灑地面,然后噴墻壁,再噴天花板,最后再開門窗通風,用清水刷洗飼槽、用具,將消毒藥味除去。如羊舍有密閉條件,可關閉門窗,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12~24小時,然后開窗通風24小時。福爾馬林的用量為每立方米空間用1.25~50.0毫升,加熱等量水一起加熱蒸發,無熱源時,也可加入高錳酸鉀(每立方米用30克),即可產生高熱蒸發。在一般情況下,羊舍消毒每年可進行兩次(春秋各1次)。產房的消毒,在產羔前應進行1次,產羔高峰時進行多次,產羔結束后再進行1次。在病羊舍、隔離舍的出入口處應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墊;消毒液可用2%~4%氫氧化鈉、1%菌毒敵(對病毒性疾病),或用10%克遼林溶液(對其他疾病)。
(2)地面土壤消毒 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櫥爾馬林或10%氫氧化鈉溶液。停放過芽胞桿菌所致傳染病(如炭疽)病羊尸體的場所,應嚴格加以消毒,首先用上述漂白粉澄清液噴灑池面,然后將表層土壤掘起30厘米左右,撒上干漂白粉,并與土混合,將此表土妥善運出掩埋。其他傳染病所污染的地面土壤,則可先將地面翻一下,深度約30厘米,在翻地的同時撒上干漂白粉(用量為每平方米面積0.5千克),然后以水洇濕,壓平。如果放牧地區被某種病原體污染,一般利用自然因素(如陽光)來消除病原體;如果污染的面積不大,則應使用化學消毒藥消毒。
(3)糞便消毒 羊的糞便消毒方法有多種,最實用的方法是生物熱消毒法,即在距羊場100~200米以外的地方設一堆糞場,將羊糞堆積起來,上面覆蓋10厘米厚的沙土,堆放發酵30天左右,即可用作肥料。
(4)污水消毒 最常用的方法是將污水引入污水處理池,加入化學藥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劑)進行消毒,用量視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5克漂白粉。
(5)皮毛消毒 羊患炭疽病、口蹄疫、布氏桿菌病、羊短、壞死桿菌病等。其羊皮、羊毛均應消毒。應當注意,羊患炭疽病時,嚴禁從尸體上剝皮;在儲存的原料皮中即使只發現1張患炭疽病的羊皮,也應將整堆與它接觸過的羊皮進行消毒。皮毛的消毒,目前廣泛利用環氧乙烷氣體消毒法。消毒時必須在密閉的專用消毒室或密閉良好的容器(常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制成的篷布)內進行。在室溫15℃時,每立方米密閉空間使用環氧乙烷0.4~0.8千克維持12~48小時,相對濕度在30%以上。此法對細菌、病毒、霉苗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對皮毛等產后中的炭疽芽胞也有較好的消毒作用。但本品對人畜有毒性,且其蒸氣遇明火會燃燒以至爆炸,故必須注意安全,具備一定條件時才可使用。

(四)實施藥物預防,定期驅蟲
(1)羊場可能發生的疫病種類很多,其中有些病目前已研制出有效的疫苗,還有不少病尚無疫苗可供利用;有些病雖有疫苗但實際應用還有問題,因此,用藥物預防這些疫病也是一項重要措施。通常以安全而價廉的藥物加入飼料和飲水中,讓羊群自行采食或飲用。常用的藥物有磺胺類藥物(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脒、磺胺甲基異唑等)、抗生素(如青霉素、鏈霉素、土霉素,四環素、氯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泰樂菌素、多粘菌素B、制霉茵素、克霉唑等)、硝基呋蝻類藥(如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等)。磺胺類藥、四環素族抗生素(土霉素、四環素等)和硝基呋喃類藥,常拌入飼料或混于飲水中使用。藥物占飼料或飲水的比例一般是:磺胺類藥,預防量0.1%~0.2%,治療量0.2%~0.5%四環素族抗生素,預防量0.01%~0.03%,治療量0.05%;硝基呋喃類藥物,預防量0.01%~0.02%,治療量0.03%~0.04%。一般連用5~7天,必要時也可酌情延長。但如長期使用化學藥物預防,容易產生耐藥性菌株,影響藥物的防治效果,因此,要經常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有高度敏感性的物用于防治。此外,成年羊口服土霉素等抗生素時,常會引起腸炎等中毒反應,必須注意。抗菌增效劑是一類新廣譜抗菌藥,與磺胺藥并用能顯著增強療效,又能與一些抗生素(如四環素、慶大霉素)起協同作用,在疫病防治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常用的抗菌增效劑有五甲氧芐氨嘧啶(TMP)和二甲氧芐氨嘧啶(DVD,又稱敵菌凈),按1比5的比例與磺胺藥混合使用,可使磺胺藥的抗苗效力提高數倍至數十倍。三甲氧芐氨嘧啶和磺胺藥的復方制劑如復方磺胺喀啶)SD-TMP)和復方新諾明(SMZ-TMP)等,對多種傳染病有良好療效,內服量羊每千克體重每次用20~25毫克,1日2次,二甲氧芐氨嘧啶的抗菌作用與三甲氧芐氨嘧啶相似,其價格比較低廉,毒性反應較小,內服后吸收較差,在腸道內保持較高抑菌濃度,故常以其復方制劑(復方敵苗凈)防治羔羊腸道感染,劑量和用法與復方新諾明相同。飼料添加劑可促進羊的生長發育,且可增強其抗感染的能力。目前廣泛使用的飼料添加劑中,含有各種維生素、無機鹽、氨基酸、抗氧化劑,抗生素、中草藥等,且每年都在研究改進添加劑的成分和用量,以便不斷提高羊的生產性能和抗病能力。 微生態制劑是根據微生態學原理,利用機體正常的有益微生物或其促進物質制成的一種新型活苗制劑,近10年來國內外發展很快,廣泛用于人類、動物和植特。用于動物者稱為動物微生態制劑。目前國內已有促苗生、乳康生、調痢生、健復生等10余種制劑。這類制劑的特點是,具有調整動物腸道苗群比例失調、抑制腸道內病原菌增殖、防止幼畜下痢等功能,并有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等作用。本品粉劑可供拌料(用量為飼料的0.1%~2.0%),片劑可供口服。應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時服用。
(2)組織定期驅蟲 為了預防羊的寄生蟲病,應在發病季節到來之前,用藥物給羊群進行預防性驅蟲。預防性驅蟲的時機,根據寄生蟲病季節動態調查確定。例如,某地的肺線蟲病主要發生于11~12月份及翌年的4~5月份,那就應該在秋末冬初草枯以前(10月底或11月初)和春末夏初羊搶青以前(3~4月份)各進行一次藥物;也可將驅蟲藥小劑量地混在飼料內,在整個冬季補飼養期間讓羊食用。預防性驅蟲所用的藥物有多種,應視病的流行情況選擇應用。丙硫昧唑(丙硫苯昧唑)具有高效、假毒、廣譜的優點,對羊常見的胃腸道線蟲、肺線蟲、肝片吸蟲和絳蟲均有效,可同時驅除混合感染的多種寄生蟲,是較理想的驅蟲藥物。使用驅蟲藥要求劑量準確,并且要先做小群驅蟲試驗,取得經驗后再進行全群驅蟲。驅蟲過程中,發現病羊,應進行對癥治療,即使解救出現毒副作用的羊。 藥浴是防治羊的外寄生蟲病,特別是羊螨病妁有效措施,可在剪毛后1O天左右進行。藥浴液可用0.1%~O.2%殺蟲脒(氯苯脒)水溶液、1%敵百蟲水溶液或速滅菊酯(80~200毫克/升)、溴氰菊酯(50~80毫克/升)。也可用石硫合劑,其配法為生石灰7.5千克,硫黃粉末12.5千克,用水拌成糊狀,加水150升,邊煮邊拌,直至煮拂呈濃茶色為止,棄去下面的沉渣,上清液便是母液,在母液內加500升溫水,即成藥浴液。藥浴可在特建的藥浴池內進行,或在特設的淋浴場淋浴,也可用人工方法抓羊在大盆(缸)中逐只洗浴。
作者: 260174134    時間: 2009-12-14 01:31
你養什么羊
作者: zhouwei19841107    時間: 2009-12-18 19:55
寫得很基本,但實際,頂起來
作者: syy03160020    時間: 2009-12-18 20:47
謝謝樓主分享

[ts]syy03160020 于 2009-12-18 20:48 補充以下內容[/ts]

謝謝樓主分享
作者: zhouwei19841107    時間: 2010-1-11 21:14
山羊的生長趨勢圖
作者: 狐貍先生    時間: 2010-1-11 22:19
百度來的
鑒定完畢
體內驅蟲以注射方式為好
應用舔磚的沒必要去補充硒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