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創新開展生產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7-29 15:43
標題: 創新開展生產管理

楊柳江





摘要:飼料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對飼料企業生產管理的深入研究,目前飼料企業的生產管理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生產管理方案,沒有系統明確的生產管理思想是導致生產管理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鍵詞:生產管理



近二十年,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民族飼料工業取得長足進步。飼料生產企業數量逐漸增多,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在客觀上,也帶動了對飼料行業生產管理的深入研究。目前,飼料行業市場競爭已呈現出產業化、集團化、專業化、精細化的態勢,不少企業在競爭中紛紛落馬,幸存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大幅縮水,不具備競爭優勢者即被淘汰,飼料企業,尤其是民營飼料企業突然發現,自己在管理細節上存在著很多漏洞。為什么同樣的行業,同樣的市場銷量,有的企業持續贏利而有的企業在繼續虧損?在市場營銷與產品質量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在飼料已經成為微利產品的時候,人們將眼光盯向了曾經一度被飼料企業遺忘了的生產管理。
企業利潤從何而來?當企業關注財源廣進的同時,可曾意識到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同樣關乎企業的生息與命脈!究竟是日進斗金,還是千金散盡,差別就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生產團隊!目前飼料行業的生產管理現狀令人堪憂。由于行業間的惡性競爭,飼料企業生產員工流動性大,在職生產員工不僅專業操作技能差、職業素質普遍較低,而且缺乏強烈的崗位責任意識;中層管理人員(生產經理、生產廠長、生產一線主管)多數還是憑經驗和感覺指揮現場生產,管理思路、心態觀念、綜合能力都比較欠缺。大多數生產管理者執行力不夠,現場組織能力、快速應變能力遠遠跟不上企業發展步伐。生產程序混亂、職任不明確、操作不規范、生產進度遲緩、生產浪費嚴重、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讓企業吃盡了苦頭,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的生產管理人員赤膊上陣,使企業在激烈的商戰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如何改變這種現狀?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缺乏行之有效的生產管理方案、沒有系統明確的生產管理思想是導致生產管理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有鑒于此,筆者將多年的工作經驗加以總結與提煉,形成一個可以用1-7數字表示的生產管理方案,謹供同行參考使用。
  1. 一個目標
一個沒有愿景與行動目標的團隊是沒有發展潛力的,因此,首先要為團隊樹立起一個奮斗目標,鼓勵與鞭策團隊成員共同為達成目標而奮斗。樹立團隊的共同愿景既是團隊修煉的第一步,也是將生產團隊打造成為職業化隊伍的必要因素。鑒于生產團隊的實際情況,目標的樹立可以循序漸進,這個目標既可以是長期的、不容易達成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容易達成的,企業可以依據自身情況進行確定,關鍵在于不僅要讓團隊成員認可這個目標,還要善于營造芬圍,讓團隊成員能夠自動自發地為完成這個目標而努力工作。
舉例來說:“志創中國飼料行業的生產典范”就是一個目標。從這個目標來講,并不是空虛的,因為對于任何一個生產團隊來講,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但可以是將生產管理做得最好的,因此這個目標是可行性的。在影響生產結果的人機料法環五個因素之中,人是唯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尤其是在目前處于半人工半機械生產狀態下,生產員工的素質、技能、思想對生產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與影響,而生產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引導員工按著公司既定的路線與標準去開展各項生產工作。舉例來說,在一個崇尚節儉的團隊中,成本控制是各項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那么所有的生產員工在生產制程中就會在下意識間去開展各種各樣的成本控制措施。相反,在一個只以追求產量為最高目標的團隊中,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就會不顧一切地提升產量,而不會顧及產品質量、成本浪費等其它方面的工作。
2.二個中心
執行與細節是生產管理的兩個中心,細節決定成敗,執行成就未來。

論細節。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殘酷的今天,任何細微的東西都可能成為“成大事”或者“壞大謀”的決定性因素,那些看似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恰恰是生產管理的精髓所在。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在生產工作中,每一個細微的弱點都會導致全局的崩潰,即使99道工序都完成得很好,但有“1”道工序上沒有做好,那所有的工作都等于“0”。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生產管理必須從細節入手,從每個動作舉止入手,從每天入手,一切行動都要精益求精,戒除員工的“應付心理”,改掉“差不多就行”的工作態度。舉例來說,在一個年產5萬噸的飼料企業中,如果每包成品的重量只比標準凈重多出千分之一,每年企業就會流失掉近十幾萬元的利潤,相當于一輛中檔汽車或近十名生產員工的工資在無形中損失。
論執行。今天的飼料企業不缺戰略理論和思想,缺的是執行力。首先是企業高層缺乏執行力。高層說的多、低下執行的少,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你講你的、我做我的、出了問題、相互推諉的局面。其次是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往往談在口上、寫在紙上、訂在文件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規章制度成了一紙空文。什么是執行力?對于員工而言,執行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工作指令,實現既定的工作標準與工作目標;對于干部而言,執行就是深刻理解與感悟工作指令字面下的真實含義,不僅達到了表觀上的工作目標,而且從工作流程、規章制度等管理層面上達到終級目標。在企業內部,必須強調一致與統一,強調服從。在企業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業需要你做什么,對企業來說,讓員工懂得“不能干什么”比“能干什么”更重要。
3 三個方法
隨著飼料企業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與集成化生產的日益提升,生產管理的難度也在加大,但只要思想不虧損,方法總比問題多,所以對于生產管理人員來說,只有采取正確的工作方法(戰術)才能實現既定的工作目標(戰略)。人員培訓日常化、工作流程合理化、組織機構扁平化是生產管理要采取的三個方法。
人員培訓日常化就是要實化生產人員的培訓工作,落實好每一次培訓計劃,夯實每一次培訓結果,結合生產團隊的工作特點與人員素質情況,將培訓工作化整為零,讓培訓工作走進生產現場,做到班班有培訓、人人有培訓、培訓有結果、結果有考核,以培訓代替懲罰,通過培訓減少員工無意識差錯的出現。尤其是針對飼料企業生產員工高流動、低技能的特點,企業要摸索出一套適宜生產員工培訓速成的辦法,讓每一名新員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崗位環境、開展崗位工作、達到崗位標準、少犯重復性錯誤。
工作流程合理化就是要動態地、持續地優化生產管理的工作流程。生產管理的特點是動態管理,工作流程、組織架構、崗位設置、規章制度等都要依據生產需要而發生改變,對工作流程不斷進行分析、簡化、改進、融合、優化,使其保持先進性與適宜性。飼料行業已經日趨成熟,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的體現在管理流程是否精細化,精細的流程可以使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更順暢、客戶更滿意、成本更低、企業的競爭力更強。
組織機構扁平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生產團隊的反應速度與執行力,減少中間環節既可以增強管理層與執行層之間信息傳遞的速度與質量,又精練了管理機構,避免了許多問題的發生。例如,許多飼料企業的生產管理者都在爭執一個問題:一線生產主管是兼職好,還是脫產管理好?這是兩種不同的管理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對于規模較大、至少有2條以上的單獨生產線同時運作時,一線主管脫產似乎更有利對全局工作的掌控;但對于規模較小的飼料企業來說,一線主管兼職某個崗位(例如程控)則會更有利于生產組織與管理。
4.四個要求


生產管理的主戰場在基層、在現場。實施崗位操作標準化、工作行為制度化、工作業績數字化、過程控制精細化管理既生產管理工作的目的,也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措施與方法,只有做到人人職責清晰、事事標準明確、處處管理規范,才能有效杜絕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實現高效生產。
崗位操作標準化、工作行為制度化的管理對象是崗位員工,針對生產員工技能差、文化低的特點,落實這兩項工作的重點在于制定簡捷、精煉、數字化、可視化的操作標準與行為制度,并需要對生產員工進行培訓與工作考核。對于管理基礎薄弱的企業來說,可以采取以點帶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著手實施。
實現工作業績數字化主要有三個步驟:第一步要采取措施確保各生產崗位的數據準確、完整、及時,第二步要定時對各項生產數據進行現場檢查與匯總分析,第三步要依據數字分析的結果對各項生產管理工作進行及時調整,用數字分析說話,用分析結果決策,從經驗型管理的模式中跳出來,逐步過渡到以數據統計工作為基礎、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提升生產管理水平為目標的數字化、精細化管理階段。
根據飼料企業生產管理的特點,過程控制精細化是按照“流水作業、分塊管理”的機制建立的。生產工作的業務系統都由若干個環節組成,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各自負責一個方面或一個環節的工作,整個生產系統可以形成“五節一鏈、三督一管”的管理格局。五節一鏈是指對生產線中投料、粉碎、配料、制粒、打包五個工段的系統管理,三督是指保管員、品管員、機修工對生產的檢查監督,一管則是指統計員對物資流程的監督管理。
5.五點意識
    生產管理的核心并非管事理物,而是培養職業化的生產團隊。飼料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員工的素質與心態決定著生產工作的成敗,培養生產員工樹立安全意識、制度意識、質量意識、標準意識、成本意識是生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飼料企業的生產員工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主要特點是流動性大、職業意識差、體力要求高、文化素質低、領悟能力不強,單純依靠說教或經濟手段都不可能讓員工真正從思想上樹立起這五個觀念,雖然企業文化、工作芬圍以及培訓工作對員工五種意識的養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但主要還是依靠良好的管理機制。舉例來說,飼料企業的生產員工最重視的就是當月的現金收益,即工資;其次是勞動強度、工作時間的長短和受尊重的程度,最后才會考慮能否在企業長期發展的問題。如果在薪資待遇相同時,自然會選擇在工作時間短、勞動強度低、工作環境輕松的企業工作。那么我們在推行各項管理措施時,就必須要考慮員工的感受和他們的承受能力。
6. 六線作戰
如上所述,生產管理工作看似復雜,實際上可以分別從安全生產檢查、生產實時監控、設備維護、產品質量、成本控制、流程管理這六個方面開展生產管理的具體工作。對于生產管理者來說,如果每天以其中的一個內容作為本日管理工作的重心,則在一周時間內剛好可以按照PDCA循環將每項工作完成一個管理周期,提升一個精細化管理的層次。通過這樣的工作安排,既保證了生產管理工作的系統性、條理性、計劃性、組織性,又減少了突發事件的產生,這種分線作戰、系統思考的生產管理模式,既能夠簡化生產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又能夠讓管理者從繁雜的日常工作中抽出身來,集中精力與時間將一項管理工作做精、做細、做深,引領企業的生產管理步入良性循環。
7.七項措施
好的生產管理思想需要有好的工作措施才能實現。生產管理的所有措施源于生產現場,生產管理者除了要加強生產現場的監察外,還要審時度勢地多在具體的工作措施方面下功夫。一個好的工作措施能夠很容易地將管理者的思想或是企業的標準與要求落在實處、看到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個失敗的工作措施有時不僅達不到預期目的,甚至還可能對管理目標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對生產主管而言,應該多考慮生產管理戰術,少評價公司發展戰略;多思考現場管理方法,少辯論華而不實的管理思想。
在生產管理工作中推行以下措施可有效改善生產管理的局面。
1)推行七定現場管理。七定工作法就是通過“定人、定時、定點、定法、定量、定標準、定考核”的“量化形式”將“所有日常工作”全部“細化分配”到每一個崗位的每一名員工,是實現“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事事達標準、人人創第一”的工作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法非常清晰地將每一名員工的責、權、利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它通俗易懂地顯示了“一項大的工作是怎樣通過每一位員工所負責的細小工作組合完成的過程”,是崗位責任制的終端延伸。七定工作法向我們顯示了這樣一個信息:誰、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用什么方法、干什么工作、需要達到什么標準、怎樣檢驗這項工作的成敗。七定工作的安排要符合以人為本、易于操作、靈活、持續、有特色的要求。
2)開好管理例會與班會。良好的管理來源于團隊溝通,固定周期的生產例會與生產前后的班會是生產部門最快捷的溝通方式與平臺,各種信息能夠在這里得到充分交流與互動。同時,班會作為生產管理平臺與團隊溝通平臺外,還發揮著人員培訓平臺的作用,通過精要、持續的現場培訓,可迅速、有效地改變生產中的一些不良現象,班會培訓具有時間短、成效大、成本低、時效性強的特點,應予以重視。
3)推行工段長負責制。工段是生產工作的最終執行層和操作層,是企業管理中的關鍵環節與細節。工段得不到科學、有效的管理,企業的戰略、方針目標及各項管理制度難以得到準確、到位的實施,將嚴重制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甚至會危及企業的生存!扁平化管理要求縮短從管理層到執行層的路徑,實施工長負責制強化終端管理,可以使管理重心下移,縮小管理單元,縮短管理途徑,加快反應速度,加強工作溝通,強化執行力,并且可以促使生產主管向部門經理的角色轉變,促使工段長向車間主管的角色轉換,促使用老員工向工段長的角色轉變,是隊伍成長的需要,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4)建立成本控制機制。企業要想取得更大利潤,必須降低生產成本,沒有進行成本控制的生產過程只能削減企業利潤與削弱企業競爭力。生產員工是控制與降低生產成本的主體,只有從機制上鼓勵生產員工在作業過程中關注成本控制工作,通過培訓提升生產員工的成本意識,讓成本控制變成員工作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產成本才可能真正降低下來。所以說在生產成本控制方面,建立與員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制度是至關重要的。
5)開展全員設備管理。隨著生產工藝的日益復雜、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飼料企業傳統的維修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飼料企業發展的需要,必須改變“維修、使用兩張皮”的現狀,樹立預防管理與系統管理的思想,從制度上保證操作者與使用者是設備維護的第一責任人,讓每一個使用設備的人承擔起設備日常維護的工作職責。實現全員維護重在轉變維修部門的職能,充分發揮設備維護部門的監督考核、技術服務作用 ,將設備維護人員變為設備管理員與生產設施培訓師,通過對全體生產人員的培訓作用,提升全員的設備維護意識與正確操作技能。
6)推行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沒有考核,就沒有管理,但考核只是手段,目的則是改善。對于飼料企業來說,生產的精細化管理有賴于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實施,樹立正確的考核理念,建設和諧的考核環境,采用適宜的考核方法,建立完善正確的考核體系,強化公正的考核結果,會極大地促進企業在安全生產、質量控制、生產制程、物資流程、設備維護、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與防范經營風險的能力。
7)落實服務制度,提升服務意識。在飼料企業的生產管理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培養生產員工的服務意識,很少有企業制定生產員工必須執行的服務制度。實際上,處于窗口單位的生產崗位固然要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其它生產崗位也必須懂得對內服務與對外服務一樣重要、同事與客戶一樣重要。鑒于生產團隊的特殊性,提升生產員工的服務意識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例如:生產骨干定時下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市場調研,既可以了解產品存在的問題,又能了解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時對客戶有了更多的了解,服務意識自然得到提升,生產工作自然得到提升。
作者: qingfeng77121    時間: 2009-7-30 08:28
寫得太好了!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9-7-30 10:07
楊柳江老師在生產管理方面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作者: 491919082    時間: 2009-7-30 10:41
寫得太棒了,值得生產管理者學習
作者: DLG    時間: 2009-7-31 12:33
講得好,我也學習一下
作者: 沙哥    時間: 2009-7-31 13:01
說實話,現在搞生產管理的人,包括我本人,有時候真的摸不著方向,甚至對以往的經驗都產生了懷疑。楊老師的一席話又讓我回到了當初豪氣萬丈的年代。
作者: gqzh01    時間: 2009-8-19 13:23
太棒了,值得生產管理者學習
作者: 又見新月    時間: 2010-2-15 15:11
這么好的資料不應該放到壇子低   頂起來
作者: pengq525    時間: 2010-8-11 22:43
值得學習,謝謝樓主
作者: feiyun828    時間: 2013-9-19 16:39
確實是好的資料~感謝分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