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乳豬飼料有效氨基酸的理想模式 [打印本頁]

作者: god7981    時間: 2009-7-15 16:10
標題: 乳豬飼料有效氨基酸的理想模式
請問乳豬飼料有效氨基酸的理想模式是怎樣的?

[ts]god7981 于 2009-7-15 16:11 補充以下內容[/ts]

有誰知道,急用,謝謝!
作者: shenmallh    時間: 2009-7-17 06:54
仔豬處于正常和免疫應激條件下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存在差異,應激和正常條件下,可消化賴氨酸、可消化蛋氨酸、可消化色氨酸和可消化蘇氨酸平衡模式分別為: 100∶27∶29∶59;100∶30∶21∶61。
作者: shenmallh    時間: 2009-7-17 06:55
大長豬和雅南豬可消化賴、蛋+胱、蘇、色氨酸平衡模式分別為100∶49∶72∶19 和100∶78∶76∶3.21,這說明飼糧IAAP因豬的基因型不同而異。雅南豬比大長豬需要更高比例的蛋+ 胱、蘇氨酸和色氨酸。
作者: hujunxiu1963    時間: 2009-7-17 07:33
五樓先生厲害頂一下
作者: 失憶的風    時間: 2009-7-17 08:09
做人要厚道,數據要準確撒
作者: god7981    時間: 2009-7-17 08:56
雅南豬可消化賴、蛋+胱、蘇、色氨酸平衡模式100∶78∶76∶3.21?
是不是100∶78∶76∶21?
作者: zp181855    時間: 2009-7-21 17:12
4# shenmallh [/b
是不是哦,有什么道理沒呢
作者: shenmallh    時間: 2009-9-7 07:02
豬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
氨基酸, 蛋白質, 賴氨酸, 化學, 理想
1 概念
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Ideal Amino Acid Pattern,IAAP)是與理想蛋白質(Ideal Protein,IP)相對應而言的,二者的內涵相同,即氨酸酸組成、比例與動物(豬)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質。具體地講,IP是指含有最佳氨基酸模式的蛋白質; IAAP指理想蛋白質各必需氨基酸的組成相對于參比氨基酸(賴氨酸)的比例關系。至于為何將賴氨酸定為參比氨基酸的主要原由有以上幾點:賴氨酸是以谷物為基礎豬日糧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賴氨酸幾乎全部被用于合成機體蛋白質;測定不同年齡豬的賴氨酸需要量要比測定其它氨基酸容易;賴氨酸的化學分析比含硫氨基酸容易等。
IP 或IAA P 概念的雛形是Mitchell和B1ock于1946提出的蛋白質化學比分(Chemical Score,CS),以全卵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為參比標準與待評定的其它蛋白質相比,從各個氨基酸所占蛋白質的百分數中找出相差最懸殊待測蛋白質的氨基酸百分數,其百分比值即該蛋白質的化學比分。利用雞蛋中的必需氨基酸組成作為評定飼糧蛋白質的標準,揭示了蛋白質的營養實質是氨基酸營養這一原理,至此,蛋白質營養從粗蛋白質,經歷可消化、可利用蛋白質、蛋白質生物學效價過度到氨基酸營養;到1958年,由Howard最早提出, 正式應用IP的是ARC (1981)。隨后, 美國NRC (1988)、法國AEC (1993)、加拿大PSCI(1995) 等在制定豬氨基酸需要量時, 都相繼采納了IP。
2 豬IP或IAAP建立的研究方法簡述
研究建立IAAP的方法較多,但主要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種:
2.1 分析豬胴體組織的氨基酸組成:根據生長豬體組織的氨基酸組成研究確定IAAP方法的理論依據是豬胴體氨基酸組成與其氨基酸需要量之間高度相關。除初生乳豬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比例較低,而甘氨酸和脯氨酸比例較高外,生長豬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在整個生長育肥階段中沒有顯著變化。通過比較發現,豬體組織氨基酸成分與生長豬所需氨基酸的推薦模式非常一致,因此,采用體組織氨基酸組成值建立IAAP是可行的。
2.2 析因法:豬氨基酸需要可剖分為維持需要和生產需要,依據豬組織氨基酸與需要量的高度相關性,通過機體蛋白質的沉積量即可估算出氨基酸需要量和相應的IAAP,例如,ARC(1981)模式是以瘦肉組織中的氨基酸平衡為基礎。
2.3 綜合法:通過總結豬對單個氨基酸需要量估計值和飼糧蛋白質中賴氨酸的最佳濃度數據推導得出最佳氨基酸模式。NRC(1998)模式就是采用此法借助文獻調研的數據推導而得。
2.4 N平衡試驗法:N平衡試驗是研究動物體內氨基酸平衡和氮利用率的一種有效方法。此法包括氨基酸扣除法和氨基酸添加法,二者的理論依據是飼料中氨基酸水平與豬生產性能之間的線性關系。氨基酸扣除法原理是依次從含全部氨基酸飼糧中扣除一定比例(一般約25%)的某種氨基酸,觀察扣除某種氨基酸后的動物效應,根據動物效應(生產性能、血漿尿素氮和氮沉積等),綜合確定動物限制性氨基酸,其中,Fuller等(1990)就是以豬最大氮沉積為基礎建立IAAP。氨基酸添加法是在滿足其他氨基酸需要量的前提下,對待測氨基酸從不足開始按梯度添加合成氨基酸至過量。美國Ilinois大學Baker等(1992)模式即以飼喂補充晶體氨基酸的純合飼糧所得到的數據為基礎。
此外,還有其它如傳統的飼養試驗法、同位素示蹤法和營養免疫法等研究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3 不同生長階段豬IAAP研究進展
3.1 保育仔豬IAAP
有關保育仔豬IAAP的研究報道相對很少,最近的一項研究以生物學效價相同的DL-蛋氨酸(DL-Met)和蛋氨酸羥基類似物2-羥基-4-甲硫基-丁酸(2-hydroxy-4-methylthio-butanoic acid,HMTBA)作為蛋氨酸來源,采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分別估測乳豬真可消化含硫氨基酸與賴氨酸的理想比值,結果表明,8-26 kg 瘦肉型保育仔豬的最佳真可消化含硫氨基酸與賴氨酸之比的平均值是59.0%(ADG)和60.8%(G∶F)(Gaines 等,2005)。
在生產實踐中,仔豬斷奶,特別是早期斷奶而導致的營養和環境等劇烈變化對仔豬造成很大的應激反應,免疫功能抑制、機體抵抗力降低,結果表現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亂、腹瀉、生長遲滯,因此,研究仔豬應激條件下的IAAP具有重要意義。李建文等(2006)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了人工誘導免疫應激條件下仔豬可消化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之間的平衡比例。結果表明,仔豬處于正常和免疫應激條件下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存在差異,應激和正常條件下,可消化賴氨酸、可消化蛋氨酸、可消化色氨酸和可消化蘇氨酸平衡模式分別為: 100∶27∶29∶59;100∶30∶21∶61。
3.2 生長育肥豬IAAP
盡管一般認為生長豬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在整個生長育肥階段中沒有顯著變化,但是因受豬品種、生長階段和評價指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異。
3.2.1 不同基因型生長育肥豬IAAP
張克英等(2000)通過研究比較體重接近的大長二元瘦肉型豬和我國地方品種雅南豬可消化賴、蛋+胱、蘇、色氨酸平衡模式,結果表明,大長豬和雅南豬可消化賴、蛋+胱、蘇、色氨酸平衡模式分別為100∶49∶72∶19 和100∶78∶76∶3.21,這說明飼糧IAAP因豬的基因型不同而異。雅南豬比大長豬需要更高比例的蛋+ 胱、蘇氨酸和色氨酸。
3.2.2 不同體重生長育肥豬IAAP
NRC(1998)推薦的含硫氨基酸、蘇氨酸和色氨酸于賴氨酸的相對比例均隨生長育肥豬體重的增加而上升,而王建明等(2001)試驗結果發現除色氨酸外,含硫氨基酸和蘇氨酸占賴氨酸的比例隨體重的增加呈較大幅度的下降。至于二者存在分歧的原因還不清楚,但是有資料表明,含硫氨酸有隨豬體重的增加而降低的趨勢,Kemm 等(1990) 研究發現20、30和90 kg 豬軀體中胱含量分別為1711、1519和1413 g/ kg 蛋白質。
3.2.3 不同蛋白質水平和能量進食量生長育肥豬IAAP
Bikker 等(1994)研究發現日糧蛋白質水平和能量進食量影響豬機體氨基酸組成,這此變化很可能是由于胴體肌肉部分和非肌肉部分的比例、器官血液與實質部分比例以及整個機體胴體和器官組織之比不同引起的,這些變化就會影響響氨基酸的需要量和IAAP。
3.2.4 不同評定指標下生長育肥豬IAAP
結果表明,以生產性能和肉品質為指標,育肥后期豬的最佳總含硫氨基酸與賴氨酸之比低于NRC(1998)的0.65,但若以最少脂肪沉積為目標時,其比為0.65。(Knowles等,1998)。以最適N存留率和利用率為指標,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之比是50∶50,在低蛋白水平的情況下,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之比更重要,本研究發現,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可以提高到70∶30,且不會降低N利用率,這樣,脫氨基的必需氨基酸被有效利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Lenis 等,1999)。
3.2.4 不同飼養條件下生長育肥豬IAAP
在保證其他必需氨基酸不缺乏時,在我國飼養條件下較為適用的模式為:賴氨酸100,蛋氨酸十胱氨酸65,蘇氨酸65、色氨酸20、異亮氨酸65。必需與非必需氨基酸之比為;50∶50(伍喜林,2006)。
4 豬IAAP的實踐及存在問題
理想蛋白質概念在實踐生產中的應用的成功范例就是通過在日糧中添加單體氨基酸來配制低蛋白飼糧。有研究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糧在保證其賴氨酸含量滿足生長豬(20-55 kg)需要的提前下,蛋白質水平可以降低22%,而不會影響豬生產性能。如果在同樣的條件下,蛋白質水平降低22%,就會影響育肥豬(55-100kg)生產性能(Tuitoek等,1997)。Otto 等(2003)通過添加氨基酸達到理想氨基酸模式,將日糧粗蛋白水平從15%降到12%不會影響N沉積,若粗蛋白從15%降到6%時,會提高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回腸消化率。此外有報道,如果依據表觀回腸可消化氨基酸配制飼糧,蛋白源不會影響生產性能、胴體品質和體組成;降低Lys∶DE之比,就會抑制豬生長,但不影響肉品質性狀(Szabo 等,2001)。由此可見,完全可按照IAAP,通過添加單體氨基酸降低日糧的粗蛋白水平,這樣不僅節約有限的蛋白質原料、開發非常規蛋白質飼料資源、降低豬糞氮污染,而且還可降低仔豬對蛋白源的過敏反應。隨著越來越多的必需氨基酸實現化學合成而應用于生產實際中,飼糧粗蛋白質水平還進一步降低的空間,然而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除游離氨基酸外,多數蛋白質在消化后同時以寡肽形式被直接吸收,寡肽營養被人類認識,若飼糧蛋白質水平過低,即使添加必需氨基酸也會影響動物生長。因此,在應用IAAP配制低蛋白質飼糧時,應兼顧單體氨基酸和蛋白質之間的比例。
到目前為止,IAAP的研究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隨著氨基酸真消化利用率、體內氨基酸周轉率等基礎數據的研究積累,更為粗確的、動態IAAP將更好地服務于畜禽養殖業。
來自:http://www.xumuqq.com/thread-1566520-1-1.html
作者: phwu    時間: 2009-9-7 15:55
各國標準對此也存在較大差異。
作者: 徐運杰2008    時間: 2009-11-20 14:08
我們用的是65%賴氨酸硫酸鹽,測蛋白73%
作者: pzlzj    時間: 2009-11-20 15:25
中國可以建立自己的“中國芯”,不久大家就應該能看到,呵呵
作者: mylcol    時間: 2009-11-23 13:35
不好建立標準模型呀
作者: poco1111    時間: 2009-12-16 20:07
做人要厚道,數據要準確撒
作者: HSX    時間: 2009-12-30 23:25
知道了,就是好東西嘛?
作者: sheshouleon    時間: 2009-12-31 09:12
最新低蛋白日糧及其配制技術課件2009.11.30(豬)
http://www.gzdxslyou.com/plugin.ph ... ew&softid=25335
作者: majj2006    時間: 2009-12-31 09:33
回復 20# sheshouleon


   兄弟能否來一份majj2006@163.com
作者: 玉凰王軍    時間: 2009-12-31 10:14
好長,學有專攻??!
作者: 又見新月    時間: 2010-1-18 14:28
回復 10# shenmallh


   十分好的資料  頂了
作者: 孫銳利    時間: 2010-1-18 15:23
不同品種,不同地方的豬差異很大,要因地制宜!
作者: yinrh601    時間: 2010-1-22 20:22
查NRC和國家飼養標準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