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母豬的飼養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曹志誠    時間: 2008-9-15 08:29
標題: 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生產是仔豬生產的基礎,所以首先要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

1母豬營養

  11妊娠初期(配種—21天)為胚胎損失和胚胎附植期,若飼糧營養水平過高則可降低胚胎存活率。此期以能量,低蛋白質的妊娠飼糧(消化能12.55兆焦/千克,粗蛋白13%),日喂2千克,既可滿足母豬的營養需要。除非是過瘦的母豬,否則不要讓母豬攝入過多的能量和蛋白質。

12,妊娠中期(22—90天)為胎兒器官形成期,胎兒增重很慢,胎齡90天時胎重平均550克左右(約占出生重的40%)此期應供應給母豬略高于其維持需要的中等營養水平的飼糧(消化能12.97兆焦/千克,粗蛋白13%—14%),視母豬膘情日喂2—2.2千克。同時,適當提高飼糧的粗纖維水平以增加母豬的飽腹感,減少胚胎死亡。

13妊娠后期(91—114天)為胎兒快速生長期,通常胎兒在此期間的增重占初生重的60%左右。因此,對此期間的母豬,不但要增加飼喂量,還應喂以高營養水平和必需氨基酸平衡的飼糧(消化能12.97兆焦/千克,粗蛋白16%—18%),日喂2.9—3.2千克,以滿足胎兒快速生長的需要,提高 仔豬的初生重及均勻度。產前1周應減少日喂量,以防母豬喂腸內容物過多而壓迫子宮引起早產、難產,以及避免因過度采食而引起哺乳期采食量下降,泌乳量減少,掉膘過多,影響仔豬生長及母豬產后發情。

14,哺乳期 此期的飼養目標是促進母豬采食,提高泌乳能力,減少母豬掉膘。母豬哺如期的營養需要與其泌乳量密切相關,哺乳母豬每天攝入的能量幾乎75%用于泌乳當營養攝入不足而不能滿足泌乳需要時,母豬動用體肪,從而導致母豬掉膘,這直接影響的 母豬下一胎的生長成績。因此,哺乳期的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促進母豬采食。對哺乳母豬應飼喂高高營養水平的飼糧(消化能13。39/千克,粗蛋白質17%)。母豬分娩后2—3天內要適當控制采食量,從第三天開始逐步加料,第五天起可讓母豬自由采食,日采食量(千克)=(母豬體重×1%)+(0。5×仔豬頭數),最高采食量可達6—7千克。

15配種期 配種前的母豬應飼喂高營養水平的飼糧,即斷奶后不換料,繼續飼喂哺乳期飼糧,斷奶當天喂少許料,然后每天喂3—4千克,連喂3—5天進行催情補料,以促進母豬發情和排卵,并可縮短斷奶至配種的間隔時間和增加下一胎的產仔數。

母豬管理

21配種管理  適時配種是增加母豬產仔數的關鍵,配種過早或過遲都會降低受精卵的數量,從而降低產仔數母豬斷奶后應放到有室外運動場的豬欄群飼,使其接受陽光的照射,以促進發情,并讓母豬每天與公豬接觸2—3次以進行發情堅定。一般在母豬允許公豬爬跨后進行第一次配種,間隔12—24小時再配一次,母豬配種后趕入定位欄或單欄單獨飼養,使其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以利受精。對與配公豬應定期檢查精液質量,做好配種記錄,一般成年公豬每周配種3—5次。

22生物安全   規模化豬場須堅持自繁自養,以防外場疾病傳入。從場外引進種豬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保證引進種豬健康無病。平時根據情況對所有種豬在配種前進行乙腦、細小病毒、偽狂犬病、豬瘟、口蹄疫、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的免疫接種。

23淘汰   泌乳能力差、跛行、患病救治則不愈,或流產、患子宮炎的母豬經處理效果不佳則淘汰對斷奶后50天內不發情,經3個情期仍配不上種,3年以上的老母豬也要予以淘汰。平時應做好每頭母豬的生產記錄,對生產性能低下的母豬應及時淘汰。母豬年淘汰率一般在30%左右。

24接產  產房應清洗、消毒,并空欄一周。母豬上產床前下腹及外陰清洗后用0。1%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分娩時,要有人接產。需助產時,要嚴格消毒手和接產工具。助產后的母豬,應肌注抗菌劑,以預防感染。還應母豬產后幾天內的呼吸、體溫、排泄和乳房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5 環境控制  夏季注意防暑降溫,若采取滴水降溫、霧化降溫或水簾降溫。冬季注意防寒保溫,鋪墊稻草或木屑,同時要比溫暖季節多加料15%左右。產床要保持干燥,不允許用水沖,應為濕冷的地面極易引起仔豬下痢。清掃產房時,先清理健康欄再清掃發病欄,對有仔豬下痢欄要在欄內撒干性消毒劑,15分鐘后再清掃。

26 預防便泌  加大糠麩等高纖維飼料在飼糧中的比例,使妊娠母豬飼糧中的促纖維水平達到8%—10%;對哺乳母豬,飼糧粗纖維水平降至5%左右,保證充足飲水,有條件的可補飼青飼料。據報道,妊娠母豬采食高纖維飼糧不但能預防便泌,還能增加初生仔豬和斷奶仔豬數,提高仔豬斷奶重

1、 母豬營養管理

 1補充脂肪

 妊娠后期或泌乳期母豬飼糧中添加脂肪可增加產奶量、初乳和常乳中脂肪含量及初生至斷奶期間仔豬成活率,尤其是對于輕型豬。補充脂肪還能減少哺乳期母豬體重的損失,縮短斷奶至再配種的時間間隔。脂肪表觀消化率受豬年齡,脂肪中脂肪酸鏈長度,游歷脂肪酸濃度、不飽和與飽和脂肪酸消化率等因素的影響,向處于熱應激狀態下哺乳母豬的飼糧添加6%油脂。可明顯減輕熱應激所導致的采食量下降,還可縮短休情期。

2、 均衡強化維生素E及硒

維生素E又程生育酚,是一組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結構相似的分類化合物,主要作用于垂體前葉,促進分泌性激素,調節性腺的發育和功能,有利于母豬的發情、排卵、受孕和胚胎著床,防止流產,提高母豬的生殖機能。維生素E不足時可降低母豬的生育能力,發情不正常,排卵數減少,胚胎易死亡等。青年母豬飼糧需含維生素E11IU/KG,妊娠和泌乳母豬44IU/KG,豬患病時對維生素E的需要量較平常高7倍。

硒(SE)是豬維持健康所必須的微量元素,飼糧中補硒可提高豬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如蛋白質的消化率提高3%-6%,脂肪的消化率提高2%-3.5%,纖維素的消化率提高1%-4%氮的利用率提高3.5%-7.5%,當硒缺乏時對母豬的繁殖性能影響很大,可導致母豬分娩后發情紊亂,不妊娠,甚至造成殘廢,出現皮膚障礙,新生仔豬虛弱等。硒能促進乳腺細胞的增加,乳腺組織發達,分娩后產奶量增加,從而改善乳質,SE需要量為0.15MG/KG.

3、 強化葉酸、生物素

葉酸缺乏時母豬表現為繁殖和泌乳功能紊亂,胎兒畸形,胚胎死亡率增加等現象。母豬血液中葉酸濃度隨妊娠而下降。強化葉酸增加受精卵著床率,從而使產仔率增加。再妊娠前半期子宮分泌活性急劇增長,再胚胎組織分化和胚胎發育時期,補充葉酸非常重要,妊娠30天內,飼喂添加葉酸5MG/KG的飼糧可明顯降低胚胎死亡率。

生物素再代謝中作為參與二氧化碳固定的幾種酶的輔助因子而發揮其功能。作為丙酮酸羧化酶和丙酰輔酶A羧化的一部分,生物素在糖異生和檸檬酸循環中起重要作用,乙酰輔酶A羧化酶也是一種生物素依賴酶,它啟動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母豬飼糧中添加生物素,其蹄部的硬度和致密度、承壓強度、皮膚和被毛都得到改善,蹄裂和腳墊損傷減少。青年母豬飼糧需含生物素0.05MG/KG,成年母豬為0.20MG/KG.

4、 均衡氨基酸

支鏈氨基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調節母畜泌乳等。在乳的形成過程中,母畜對支鏈氨基酸的利用率低于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率,尤其是纈氨酸,可能是一部分在乳腺中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倍損失。纈氨酸和賴氨酸的比值定位0.85,是在估測需要量是得出的,它表明在總賴氨酸的水平約為1%的玉米-豆柏型飼糧中,賴氨酸和纈氨酸是共同限制性氨基酸。有人報道產前3-4天給母豬飼喂2G亮氨酸代謝的產物B-羥-B-甲基丁酸,使乳汁產量在泌乳第1天增加了41%;當母豬日采食4G纈氨酸濕增加異亮氨酸的采食量直至7G/D,可使斷奶窩重呈直線性增加;在0.5%異亮氨酸濃度下,將纈氨酸從0.72%增至1.42%,乳脂含量顯著增加,乳糖含量顯著降低。


作者: chencom007    時間: 2010-1-4 20:45
講解的很系統,也蠻全面的,加油啊。
作者: 訫飛鴹    時間: 2010-1-8 21:54
好東西啊:tiaotiao:
作者: tian11aiguo    時間: 2010-1-11 16:05
沒什么太大的價值啊,都是學習西方的理論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