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劉永好:中國首富白手起家創業史
[打印本頁]
作者:
jdm1987
時間:
2008-8-25 09:20
標題:
劉永好:中國首富白手起家創業史
[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0.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199x210_119e6644601.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白手起家 成為鵪鶉大王[/color]
“22年前,你們4兄弟湊了1000塊錢開始創業,如果用做投資,大概相當于現在的10萬元。假如現在你的財富突然間一夜蒸發,你認為你還能東山再起,再度成為中國首富嗎?”
面對《人力資本》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劉永好輕輕抿了抿嘴,沉吟片刻,然后挺直身子,直視著我們,一字一句地說:“其實,這20多年的磨練對于我來說,擁有了多少財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假如我這個企業什么都沒有了,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但是我的自信還在,我的見識還在,我的這種經歷和能力還在,我可以重頭再來。對于我來說,自信和勤奮是無價的。”
說完,他攤開一個很大的筆記本,記下了這個問題,臉上露出敦厚的笑容。這是劉永好的習慣,無論和誰交談,身邊都不離一個本子一支筆,碰到有用的東西就往上記。
在劉永好身上,有兩項特質:第一,他非常非常地愛學習,只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方能不斷進步,方能跟得上社會大環境和企業小環境的變化,有能力和知識面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挑戰;第二,他非常專注,主業一直專注于農業,并在這個領域內做深做廣。中國有9億農民,他幫助農民兄弟掙錢,然后再掙農民的錢。這兩項特質最終成就了內地首富。 [/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1.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233x350_119e664460f.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 圖解:下鄉插隊,了解了真實的農村
[/color]20歲之前的劉永好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子,沒有一件新衣服。
1966年,作為年僅15歲的紅衛兵小將,劉永好為了跟著老師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檢閱,特地挑了一件家里最好的呢子衣服。衣服是父親1949年土改的時候在地攤上買來的,據說還是英國進口的毛料,在父親和三個哥哥手中輾轉了17年后到了劉永好的手中,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樣式也改了不知道多少遍,劉永好把它當成了寶貝。
毛主席見到了,劉永好渴望著趕快進入共產主義。因為母親告訴他,只要到了共產主義,“一周吃一次回鍋肉,兩天吃一次麻婆豆腐”的理想生活就可以實現。但這種理想生活顯得遙遙無期。
兩年后,17歲的劉永好插隊到了成都市郊的新津縣古家村,當地沒水沒電、缺醫少藥,連一條完整的公路都沒有,老鄉們都認為這里是一個“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劉永好一天的工分是1角4分錢。
許多年以后,劉永好在和名牌大學的MBA座談時談到了這段經歷:“我當了四年零九個月的知青,我覺得非常榮幸,因為這段經歷鍛煉了我的意志,鍛煉了我的心態,鍛煉了我的身體。在農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使我了解了中國的農民,了解了中國的市場,懂得了艱苦創業,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課,是一定要上的。”[/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2.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300x430_119e6644630.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 圖解:第一個夢想泡湯了
[/color]1980年春節,二哥劉永行為了讓自己四歲的兒子能夠在過年的時候吃上一點肉,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幾天時間,他竟然賺了300塊錢,相當于10個月的工資!
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兄弟們的心里炸開了花。劉氏四兄弟一商量:“既然能靠修理無線電掙那么多錢,我們是不是可以辦一家電子工廠呢?”
中國歷來就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是卻極度缺乏將想法付諸實踐的人。說干就干,這是劉氏兄弟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對于學計算機的老大劉永言、學機械的劉永好以及會修理家用電器的劉永行來說,生產電子產品并不是難事。很快,中國第一臺國產音響橫空出世,起了個名字叫“新意音響”。
劉永好拿著音響來到鄉下想和生產隊合作,他們出技術和管理,人家出錢,工廠一人一半。沒有想到,這個事情報到公社之后,公社書記一句“集體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就讓劉氏兄弟們的美夢胎死腹中。[/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4.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250x365_119e6644644.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color=#ff0000] 圖解: 回農村養鵪鶉去![/color]
音響雖然沒有做成,但是,創業的強烈愿望卻被點燃了。當“萬元戶”成了劉永好的新理想,那是1982年。做什么呢?搞音響投資大,何況還有那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殖業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從養殖業開始做起。于是,在左鄰右舍鄙夷不屑的議論聲當中,劉永好和兄弟們在自家的陽臺上養起了鵪鶉。
鵪鶉越養越多,下的蛋也越來越多。每天下班回家,劉永好和二哥劉永行就騎著自行車沿街叫賣,偶爾碰到自己的學生,難免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但錢包畢竟鼓了起來。劉永好兄弟們一商量,干脆去古家村辦一個良種場吧。
別的問題可以毫無顧忌,但是政治覺悟一定要有。為了確保自己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沒有“拉社會主義后腿”,劉永好跑到縣里找到當時的縣委書記鐘光林,問回鄉創業“要不要得?”
“沒啥子問題嘛!”鐘光林很開明,但是書記畢竟是書記,討價還價意識還挺強,緊跟著提了一個條件:“你們要帶起10戶專業戶。”
這個沒有問題,劉永好也是這么想的。自家沒多少錢,吃了定心丸的兄弟們馬上向銀行申請貸款1000元,結果當頭便是一盆冷水,銀行不貸!1000元錢對于銀行不算個大數,對于劉氏兄弟們卻不是個小數。 [/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2.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150x204_119e664464c.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 圖解:災難降臨[/color]
天有不測風云,轉過年來,一場“滅頂之災”驟然而至。
1984年4月的一天,資陽縣的一個專業戶找到他們,一下子就下了10萬只小雞的訂單,這可是筆大買賣!被沖昏了頭的劉氏兄弟馬上借了一筆數額不少的錢,購買了10萬只種蛋。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萬只小雞孵出來交給這個專業戶之后不久,他們便聽說這個專業戶跑了。他們去追款,發現交給這個專業戶的2萬只小雞,一半在運輸途中悶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燒死了,對方已經是傾家蕩產。
“下單的人已經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讓我們饒了他。看到這樣子,我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但剩下幾萬只小雞馬上就要孵出來,而我們又沒有飼料,這時候又是農忙時節,農民不會要,借的錢又要馬上還,我們真的是絕望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永好的語氣中還是透露出一絲悲涼。
走投無路之下,兄弟們一碰頭,商量著究竟是從岷江的橋頭跳下去,還是隱姓埋名遠遁新疆。那次會議,真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最終,他們決定留下來,不逃、不躲,正視并解決這個問題。[/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2.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200x267_119e664465a.jpg[/color][/size][/url][/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圖解: 災難降臨 [/color]
想來想去,既然農民不要,就把種蛋和小雞賣給城里人。于是,兄弟四人連夜動手編起了竹筐……
劉永好帶著雞仔去農貿市場賣,一竹筐雞仔加一個瘦弱的人,撐死了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農貿市場上的商販們一個個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彼此寸土不讓。劉永好初來乍到,想在他們的身邊安營扎寨,門都沒有!磨蹭了一天,他也沒有找到安身之處。但是,雞仔是不能帶回去了,晚上向一位好心的大爺借了一個板凳,坐了一宿。
人就是這樣,沒有逼到分上,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當你堅持到不能再堅持,執著到不能再執著的時候,事情也就成了。第二天,劉永好終于靠自己的誠懇得到了一個地方。這一天,一竹筐的雞仔總算是賣完了。
其他的兄弟和劉永好一樣,連著十幾天,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就起床,風雨無阻,蹬3個小時的自行車,趕到20公里以外的農貿市場,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賣。連他們也沒有想到,雖然身上掉了十幾斤肉,下雨天里摔得跟泥猴一樣,但8萬只雞仔竟然全部賣完了! [/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2.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177x216_119e6644669.jpg[/color][/size][/url][/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圖解:世界鵪鶉大王
[/color]創業初期的第一次危機雖然化解了過去,但是兄弟們的士氣卻大打了一個折扣,他們消沉了幾個月,業績也停滯不前。關鍵時候,還是老大劉永言的一席話起了作用:“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內心的激情被重新點燃,他們重新鼓起斗志,決心將“小”鵪鶉養“大”,將這條路扎扎實實走下去。
大學生出身,四兄弟專業各有所長,抱團養小小的鵪鶉,“高射炮打蚊子”的效果自然不一樣。無論學到什么最新的技術,哪怕聽起來是“天方夜譚”,他們也愿意嘗試。不久之后,他們開始用電子計算機調配飼料和育種選樣,并且摸索出一條經濟實用的生態循環飼養法:用鵪鶉糞養豬、豬糞養魚、魚糞養鵪鶉,使得鵪鶉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雞蛋差不多。
到了1986年,育新良種場已經年產鵪鶉15萬只,鵪鶉蛋不僅販賣到國內各個城市,而且沖出亞洲走向了世界。劉永好則在這個過程當中實實在在地顯露了他的銷售才能。 [/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0.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300x239_119e6644679.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 圖解: 價格戰血拼正大
[/color]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一向聰明過人的劉氏兄弟也有犯“糊涂”的時候,他們把自己養殖鵪鶉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新津縣的養殖專業戶。1987年,新津縣的養殖專業戶小兵團作戰,使用劉氏兄弟的飼料和農具,在孵化率、產蛋率和飼料轉換率三項指標上都比劉氏兄弟高出2%到3%。在家禽養殖和家禽飼料方面,劉氏兄弟不愿意和身邊的農民兄弟短兵相接,以免造成兩敗俱傷。這時候,他們想到了將產品升級,轉戰豬飼料市場。
當時,有一家名為“正大”的外資飼料公司(就是著名的“正大綜藝”節目的贊助方),已經占據了中國豬飼料市場的半壁江山。“正大”在成都投資一億元建了一家飼料廠,雖然價格奇貴,但因為對豬的增肥效果奇好,所以,農民購買“正大”飼料還需要排長隊。有些農民問劉氏兄弟:“你們為什么不生產和正大一樣的豬飼料呢?”
正中下懷!1987年,希望飼料公司在古家村買了10畝地,投資了400萬元,建立了希望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飼料廠,又投入400萬元作為科研經費,找了國內外一批專家進行研制開發,同時將10萬只鵪鶉全部宰殺。2年之后的1989年,“希望牌”1號乳豬全價顆粒飼料推出市場,擅長銷售和市場推廣的劉永好開始將自己的銷售和廣告才能“玩”大。
誰能想到,被稱為城市“牛皮癬”的“小廣告”,開山鼻祖竟然是中國首富劉永好。從賣鵪鶉蛋開始,劉永好就積累了一整套散發張貼小廣告的經驗。“希望”牌飼料一面世,劉永好馬上帶著自己的小廣告下了鄉。[/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4.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167x232_119e6644684.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4][color=#0000ff]身份的變化,使劉永好的人生舞臺一下子擴大了不知多少倍。這對于一向擅長外交的劉永好來說,真的是如魚得水。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他的身邊便匯集了大量的人脈資源,而這個條件卻不是每個企業家都能夠幸運地遇到的,劉永好深知這一點。
[/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http://i05.c.aliimg.com/news/upload/5003000/news/2008/5/14/178x199_119e664468c.jpg[/color][/size][/url][size=4][color=#0000ff]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ff] [color=#ff0000] 圖解: 二十年屹立不倒之原因[/color]
“做企業,就好像綜藝節目中的孤島生存游戲。有些人怕吃苦,倒下去了;有些人在獨木舟上行走,沒有踩好,倒下去了;有些人關鍵時候跑不動,被老虎、獅子吃了。總之,競爭就是這樣的,適者生存的游戲規則是明確的,所以應該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倒下去也沒有什么可惜,因為他知道自己堅持不了。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例子,從獨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過來非常地難。”
“成功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有很多企業都說,我們要在多少年內達到世界500強,我聽到很多這樣的話。在15年前、10年前、5年前,我都聽到過這樣的話。可是,現在說這句話的企業都已經沒有了。越是要達到世界500強,倒下去的速度就會越快,你朝著這個目標不是腳踏實地去做的話,往往就奠定了失敗的基礎,失敗的可能性就會更大。畢竟,你在進步的時候,別人也在進步。” [color=#000000](轉載整理于阿里巴巴)[/color][/color][/size][/align]
作者:
為民
時間:
2008-10-31 13:50
應該說環境改變的作用是很大的.
作者:
scauwangyong
時間:
2008-10-31 15:58
他們的機會很好,能力也強,我們現在呢?機會很少,我們的能力都被人家壓住了.
作者:
nad763
時間:
2008-11-3 21:46
人生會面臨無數次抉擇@@001:
作者:
四川愛麗美
時間:
2008-11-9 16:38
的確。中國不缺乏有想法的人,但能把想法付之行動的人并不多,高談闊論是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劉氏家族的成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膽識、勤奮、知識,機遇··············
作者:
178783955
時間:
2008-11-9 16:53
看完劉的創業史,我想他的成功更多的是必然性而非偶然性。
作者:
fhj2003
時間:
2008-11-10 21:31
中國只有一個劉永好。
作者:
在陽光下
時間:
2008-11-10 23:20
現在此也有很多機會,關鍵是你怎么去把握.
作者:
假布什
時間:
2008-11-11 09:37
富豪是伴隨著某一行業的發展產生的。
作者:
fhj2003
時間:
2008-11-11 11:48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能做的事
做自己不后悔的事
作者:
winmings
時間:
2008-11-11 14:35
標題:
回復 板凳 scauwangyong 的帖子
20年以后必定有人會重復你這句話
作者:
tjlsj
時間:
2008-11-11 18:35
自主創業我非常支持,但經驗也許對現在的環境太重要了,有勇無謀必定失敗,有勇有謀要看機遇,有勇有謀有機遇才會成功呀,而這些人約占創業者的1%都不到,你屬于不屬于這個全能的幸運兒,要看自己的命運了。
作者:
tjlsj
時間:
2008-11-11 18:40
不管他人如何成就非凡事業,只是心中的榜樣,用自己的細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業,不管成功與否,關鍵自己快樂、擁有、經歷,這也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
作者:
冀軍琦
時間:
2008-11-11 20:39
膽識、謀略、資本都是自己的,機遇是上天賦予的,但同時能否把握住機遇卻同樣要靠自己的能力!所以,成功,可以說還是要靠個人的綜合能力!
作者:
seekingmoney
時間:
2008-11-14 09:37
曾經有人問過比爾蓋茨同樣的問題,如何現在讓你白手起家,重新創業,你能否再次締造一個微軟。蓋茨的回答是:不能。
作者:
zhukexiao
時間:
2009-1-2 20:32
希望集團。。。真的有希望
作者:
63人
時間:
2009-1-3 13:06
恩 新希望的老總是行哈
作者:
maojun
時間:
2009-1-3 13:38
劉氏四兄弟再次整合 可能真是世界級農牧企業 了不起的希望
作者:
nylmsl
時間:
2010-3-22 09:31
說著好說,做著呢就不一樣!
作者:
evrything
時間:
2010-3-27 13:39
[b]回復 [url=http://www.gzdxslyou.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92983&ptid=189960]15#[/url] [i]seekingmoney[/i] [/b]
蓋茨要是說能的話,還不是好多好多人去跟他競爭啊,呵呵。
企業發展,個人發展,再回首提問業績,設定問題,得到的回答可能是"“精神方面的都能,物質方面的都不能。”
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
作者:
luyuo
時間:
2010-3-27 18:19
關鍵是膽識,人往往會劃一圈,然后把自己關在里面。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