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客戶抱怨:標簽、包裝袋的錯誤使用究竟誰需要承擔責任? [打印本頁]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29 15:29
標題: 客戶抱怨:標簽、包裝袋的錯誤使用究竟誰需要承擔責任?
標簽和編織袋的管理是飼料廠管理的一個難點,特別是我們公司,客戶提供的編織袋和標簽,常常是有不同的品種混雜在一起,而品管人員在驗收的時候很少能發現得了,給包裝人員造成很大的困難,基本上每月有500-700條左右(包括標簽)。
最近又發生了一次這樣的客戶抱怨,品管就一句話:“品管人員是抽檢,不可能每條都能檢查到,關鍵是包裝人員要把關”,一句話把責任全推給了生產部,客戶服務部在給總經理的報告中這樣寫道:建議生產部包裝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品管什么事情都沒有,什么責任的都沒有! 如果品管真的什么責任都沒有,我不知道品管還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怎么處理的?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29 19:40
品管怎么沒有責任,既然他簽字驗收了,肯定就有責任了,如果他沒有簽字驗收,那就不是他的責任了。
每個月500-700條錯誤的。品管難道一次都沒有發現,那還要這個品管干什么呢 ?
還有采購干什么去了?這樣的供應商還要干什么?換個供應商來做吧。
陳總可以對生產工人進行獎勵和對供應商進行處罰啊。這樣比較好。
我現在就是,只要是生產工人發現了這樣的情況,至少一次獎勵50元。基本沒有了市場投訴。
作者: 激光打印機    時間: 2008-5-29 20:25
對于這個事情,品管的責任不大
我個人感覺主要責任是打包員
因為打包員是一個個編織袋用
編織袋到貨的時候一下幾千條甚至幾萬條
品管員一是不能每一條都抽的
二是想抽下面點的力氣小了還不行
但是既然這個問題在公司經常發現,品管就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應該是客戶和打包員發現一條混雜的編織袋就獎一條的錢,當然這個錢由供應商出

但是我覺得這個公司的品管和生產沒溝通好,出了問題不應該是把責任推來推去,而是應該考慮問題的根源在那里
這個明明是供應商的責任,沒有人拿出有效的措施來懲罰供應商卻公司內部吵來吵去

在這個時候,應該是品管和生產主管加上客戶服務主管一起到老總那里去投訴采購部經理
要求他們和供應商溝通好。每次都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說不知道采購部在做什么

[ 本帖最后由 激光打印機 于 2008-5-29 20:28 編輯 ]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29 22:04
標題: 回復 保安 激光打印機 的帖子
品管肯定是有責任的,除非他沒有簽字確認合格,一旦簽字了,他就得對他的簽字負責。因為不是一次兩次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個月有那么多條包裝袋,不可能一次都沒有發現。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5-29 22:17
偶爾的出現這種情況,品管的責任是不大的。
文中的這種情況,要承擔一定責任的。因為沒有提出解決方案來。
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案要點有二:一是激勵生產一線人員,二是聯合生產部、客服部“告采購部的狀”,不能讓供應商評審程序當擺設了:tiaotiao:
作者: 天地泉    時間: 2008-5-29 22:28
好糟糕的事情,最難的就屬于銷售部了,天天來解釋。
我認為:工人的責任心不強,品管的責任心也有問題。
好的解決方式——加強后部的人員招聘
作者: qingniao830    時間: 2008-5-30 09:09
首先聲明一點,品管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驗收時對標簽、包裝進行嚴格的質量驗收,包括版面、尺寸,質地,重量,合格后簽驗收報告,打包管理員也有責任,對于打包過程中出現的包裝問題應及時處理,最重要的是對供應商實行嚴厲的制裁,錯一賠十,從源頭上控制
作者: 321hsn    時間: 2008-5-30 09:27
品管要針對此情況制定有效的糾正預防措施.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30 10:37
原帖由 小農民 于 2008-5-29 19:40 發表
品管怎么沒有責任,既然他簽字驗收了,肯定就有責任了,如果他沒有簽字驗收,那就不是他的責任了。
每個月500-700條錯誤的。品管難道一次都沒有發現,那還要這個品管干什么呢 ?
還有采購干什么去了?這樣的供應商 ...


我們也是對包裝人員進行獎勵,包裝過程中發現1條包裝袋或標簽,獎勵1元,也就是扣供應商1元錢,感覺扣的太少,對于供應商來說是不疼不癢的。如果客戶有相關投訴,罰款包裝人員50元/人。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30 10:47
標題: 回復 保安 激光打印機 的帖子
不知道,如果我們是包裝人員或者說你是包裝人員你會怎么做?工人一天要使用4000多條袋子,工作長達8-10個小時,你認為如果是你,在這長達10個小時的高強度的工作時你會有幾個小時會是集中精力的? 更何況他們1一個月還發現500-700條。

我感覺首先這個供應商就是個不合格的供應商,采購部和品管部怎么去評估的? 工人的職責是生產啊,你給工人的原材料就是不合格你卻讓工人給你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你認為可能嗎?你說你要是工人,你不冤枉死了才怪。我還要求他的生產效率。
其次品管的抽樣到底有什么標準呢?這個標準有沒有什么問題,為什么品管一次都沒有發現或者說很少發現?
我感覺品管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我們品管經理是個很強勢的黃毛丫頭,畢業才3多點,可是很自以為是,“自己從來就沒有錯過。”

[ 本帖最后由 chen98448 于 2008-5-30 10:52 編輯 ]
作者: 粗蛋白    時間: 2008-5-30 10:50
偶爾出現這種情況品管部責任不大, 因為編織袋的檢驗工作的確很具體!!但如果經常這樣,品管部就該有重點有針對性了,同時生產上要加強打包工的責任心,一起來發現堵絕!公司該要求采購部追究供應商,要求供應商賠嘗相應的損失!!
作者: liuying177    時間: 2008-5-30 11:37
每個廠家都不能保證他的供貨是100%的合格,所以就會有一個驗收標準。不知道你們廠的AQL為多少?下次廠家來貨時給他加嚴檢驗,連續幾次達不到標時就要換供應商了。生產時發現了可以給予生產人員一定的獎勵。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5-30 12:10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30 10:47 發表
不知道,如果我們是包裝人員或者說你是包裝人員你會怎么做?工人一天要使用4000多條袋子,工作長達8-10個小時,你認為如果是你,在這長達10個小時的高強度的工作時你會有幾個小時會是集中精力的? 更何況他們1一個月 ...

呵呵,你們這種情況,品管部當然要負主要責任的。小姑娘強勢?是不是你總讓著人家啊?:tiaotiao: :tiaotiao:
呵呵,開個玩笑了。我的一點建議就是,客戶服務部能向老總反應,你也可以的。當然最好能爭取讓客戶服務部經理成為你的幫手,你們二方的利益基本一致,沒有大的沖突。
作者: sangtics    時間: 2008-5-30 14:19
這類的問題我會這樣做:被投訴后,警告供應商,處罰相關人員(包括工人和品管員)。并且該批包裝袋無條件退貨,要求供應商自行挑出,對該供應商供貨認真復檢。并建議采購部更換供應商!如果未出場由工人發現,獎勵工人,同時要求采購退貨或者供應商來廠挑出!
  你們公司沒有包材保管么?包裝材料不是發放的么?還有如果現在的標準不適合你們的操作是否考慮過改變標準?比如說減少包裝袋品種盡量使用通用包裝等……(個人建議僅供參考!)我們公司使用通用包裝袋,只是在標簽上加以區分,很少出現此類問題的投訴!標簽都是貼上去的!
  我想我們不應該討論到底是誰的責任,首要問題是我們如何避免再次發生此類問題!如樓主所說的問題那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類似投訴,誰的責任都不輕包括生產部經理、品管部經理甚至總經理……大家說呢?

[ 本帖最后由 sangtics 于 2008-5-30 14:26 編輯 ]
作者: 愚人    時間: 2008-5-30 14:37
出現這種問題,公司領導要出面,找出問題所在,提出解決辦法,這還是管理上的問題,不是一個部門就可以解決的。還得從制度上下手!
作者: 湘南    時間: 2008-5-30 14:46
是不是自己公司的包裝袋本身的區別就非常小??采購在訂貨的時候 這些樣式非常相近的包裝品種 都有。。這樣的話 供應商 在做成品打包的時候 就容易 夾雜 弄錯 。。當 然這個源頭的錯還是供應商。。。需要良好的溝通 甚至是處罰。。。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30 15:16
標題: 回復 14樓 胡文輝 的帖子
老總是個老外,門外漢,他認為每個經理說得都對,就是不說怎么處理。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30 15:24
原帖由 sangtics 于 2008-5-30 14:19 發表
這類的問題我會這樣做:被投訴后,警告供應商,處罰相關人員(包括工人和品管員)。并且該批包裝袋無條件退貨,要求供應商自行挑出,對該供應商供貨認真復檢。并建議采購部更換供應商!如果未出場由工人發現,獎勵工 ...


說實話,客戶投訴的不是很多,一年也不過幾次,但是誰應該為這幾次承擔責任?我們到底怎樣去避免?如果是生產問題,那就需要生產去解決,但是你認為這個問題生產能徹底解決嗎?我想不可能啊,只有品管!!
現在最多的投訴是我們的包裝人員向我投訴包裝袋的質量,因為客戶有抱怨,我是要罰款他們的50元/人。

頭疼,為什么要追究到底是誰的責任目的就是要避免以后的情況不再發生!只有責任人才能消除或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如果沒有人愿意承擔這樣的責任,那么肯定就沒有人去消除。我不認為生產人員的細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感覺品管是該質量事故的一個關鍵人物,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作者: waterer    時間: 2008-5-30 15:57
標題: 消消氣,質量意識很總要
LZ的觀點也有些偏激,這種串袋是普遍現象,,不是一個部門能解決的,要說責任,大家都有,真正解決是個系統工程,技術,供應商,品管,生產,大家都要有責任心,而不是推卸責任
1:技術在設計包裝和標簽時要考慮品種及包裝使用實際情況用顏色區別大類,使之容易區別,.
2:選優質供應商,給供應商強調串袋的危害并有響應的處罰措施.
3:品管驗收多取樣本,生產現場多留意,加強責任心(要有一定的經驗)
4:生產部強調標簽工和打包工增強責任心(有目的的上心),很多質量問題應該是細心責任心強的有經驗的工人發現的,
質量不僅是品管的事.重要的是大家都要有質量意識,對質量有貢獻的工人要重獎.
作者: 粗蛋白    時間: 2008-5-30 16:28
如果要追究誰的責任大,我覺得是供應商的責任最大!!!出現這種問題,應該讓采購部出面,要求供應商來挑選、賠償,如果還屢次出錯,這樣的供應商完全該淘汰出局!!!
作者: 粗蛋白    時間: 2008-5-30 16:37
標題: 回復 19樓 chen98448 的帖子
編織袋一次供貨幾千上萬條,而且便于運輸,往往被捆綁得嚴嚴實實,如果品控員每一捆都解開來大面積的抽樣,可以想象那種難度!!當然,我不是說抽樣困難品控員就該馬虎檢驗,當遇到這種問題時,品控員更該有針對性的檢查嚴格點;同時,發現了這樣的供應商,應該與采購部協調并上報領導,取消這種供應商的資格!!出現這種情況,是采購部選錯了供應商,是供應商不合格!!!
作者: sangtics    時間: 2008-5-30 16:59
我覺得還是企業標準的問題 個別的標準已經跟不上你公司的發展了 還是那句話為什么不借機會去修訂標準?大家都好做但不違背原則 這不是一個中庸的辦法 是能解決問題的……
還有樓主想過沒有為什么工人要跟你投訴包裝問題?是不是你為此經常處罰工人?以后這種問題直接讓工人找品管投訴唄 然后你再寫個建議 建議品管在有限時間內解決問題!這也不是推卸責任的做法……:tiaotiao:
小姑娘為什么很強勢?因為你總讓著她,我不覺得是玩笑,有時候矛盾是需要針鋒相對的解決的,這并不影響工作和生活……起碼我會這樣 呵呵 :wulai:
加油樓主 有些事還是去做!大家給你的只是建議 真正要解決的問題的人是你哦!:haqian:
作者: 激光打印機    時間: 2008-5-30 21:22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30 15:24 發表


說實話,客戶投訴的不是很多,一年也不過幾次,但是誰應該為這幾次承擔責任?我們到底怎樣去避免?如果是生產問題,那就需要生產去解決,但是你認為這個問題生產能徹底解決嗎?我想不可能啊,只有品管!!
現在 ...


感覺這個廠長對品管不了解,而且觀點總是沖著品管
是因為那個老惹你生氣的黃毛丫頭造成的你的主觀偏見嗎?

在這個廠長的眼里,看不到采購部,看不到供應商
是不是被那黃毛丫頭氣糊涂了 ?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30 22:47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30 10:37 發表


我們也是對包裝人員進行獎勵,包裝過程中發現1條包裝袋或標簽,獎勵1元,也就是扣供應商1元錢,感覺扣的太少,對于供應商來說是不疼不癢的。如果客戶有相關投訴,罰款包裝人員50元/人。


陳總,您這樣的獎勵太少了,對供應商來說沒有什么影響。我現在的措施就是,發現一次,不管 是一條還是幾十條至少獎勵工人50元,多則200元。我只是現場品控,包裝袋不歸我驗收,我們品管驗收的時候從來就沒有發現過,但是我們生產工人多次發現這樣的情況。別人不同意這么高的獎勵,但是我堅決要求執行。一是提供工人積極性,二是達到真正警告供應商目的。三是采購部不同意更換供應商。四是出錯了,公司對相關人員處罰很嚴重。
有次生產工人沒有發現,在倉庫保管員發現了,公司對整個出料組、生產班長、現場品控進行了50元每人的處罰。既然處罰這么嚴重,為什么獎勵不高一些呢?但是我是現場品控,從來就沒有獎勵給我一分錢,哪怕是我自己發現的。處罰就有我的。我也想不明白啊。所以我只有對生產工人進行高獎勵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在接包、碼包和推車的過程中發現,不讓不合格包裝袋進入倉庫,流入市場。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市場投訴。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30 22:49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30 10:47 發表
不知道,如果我們是包裝人員或者說你是包裝人員你會怎么做?工人一天要使用4000多條袋子,工作長達8-10個小時,你認為如果是你,在這長達10個小時的高強度的工作時你會有幾個小時會是集中精力的? 更何況他們1一個月 ...


呵呵,陳總,品管的頭很強勢是件好事情啊!但是前提是這個品管的頭必須是個十分優秀的人才。不然強勢就不是好事情了。經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是否足夠優秀。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30 22:50
標題: 回復 20樓 粗蛋白 的帖子
供應商有什么責任,??
公司出了這樣的情況,你們向供應商人投訴了嗎?投訴了,還不改,那采購部為什么不換供應商人?責任人還是在公司內部的。
作者: zmyqhdcl    時間: 2008-6-1 16:24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換供應商或者下次杜絕這種情況。罰不是目的,要查出原因所在。品管要負責任,雖然不是每一條都在檢查,但是編織袋的把關是由品管負責。
作者: zsp123    時間: 2008-6-1 17:02
質量出現問題說是打包員的問題,個人覺得好笑。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2 11:26
原帖由 小農民 于 2008-5-30 22:47 發表


陳總,您這樣的獎勵太少了,對供應商來說沒有什么影響。我現在的措施就是,發現一次,不管 是一條還是幾十條至少獎勵工人50元,多則200元。我只是現場品控,包裝袋不歸我驗收,我們品管驗收的時候從來就沒有發現 ...


這個獎勵額度也是品管訂的啊,高了采購部不愿意接受,認為太便宜了我們工人。沒有辦法!!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2 11:42
原帖由 激光打印機 于 2008-5-30 21:22 發表


感覺這個廠長對品管不了解,而且觀點總是沖著品管
是因為那個老惹你生氣的黃毛丫頭造成的你的主觀偏見嗎?

在這個廠長的眼里,看不到采購部,看不到供應商
是不是被那黃毛丫頭氣糊涂了 ?



我以前就是干品管出身的,做品管做了快4年了,對品管有什么不了解的?而我做品管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長、寬、編織袋的緊密度我們都是要抽檢的,印刷不好我們都要退貨的!!

你認為這個問題是我和采購、供應商去溝通嗎,那還要品管做什么?當然就這個事情而言,肯定都溝通了。

至少品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合格供應商的評估:你說這樣的供應商我們還應該合作嗎?因為我們和供應商就類似溝通也不是1次2次了;供應商的評估怎么評估啊,不就是要看他的供貨能力、質量控制能力、價格優勢、資金保障、信譽度嗎?嚴格的說這樣的供應商我們就不應該繼續合作了;
2、如果非要和這個供應商合作的話,我們是否要去現場評估一下他們的品質控制程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怎么樣去控制才能減少,至少我們可以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給供應商提供一些改進的建議;
3、品管是否加大編織袋的驗收力度,我不相信那么多的錯袋子,品管一次也發現不了?
4、客戶投訴了之后,品管是不是應該有所行動而不是一句“品管不可能每個袋子都檢查,包裝員工沒有工作責任心”就把責任給推卸了?

品管控制的是質量的源頭,而生產只能起到個監督作用;你說你源頭都控制不好,你后面還怎么不監督?
不知道我是否真的很偏激了?呵呵,大家討論!!

[ 本帖最后由 chen98448 于 2008-6-2 11:47 編輯 ]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2 11:55
其實我為什么要把這個問題發到我們的品管版塊上來,就是因為經常光顧這個版塊的基本上都是品管人員,我就是聽聽各位品管對此事情的看法和你們公司編織袋的質量管理程序。討論的多了,大家都能知道這個矛盾點在哪兒呢,加上各位的討論和獻計獻策,以后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該更好的去處理了。

很多人或者很多公司往往把品管看成是監督生產的,把兩者看成是死冤家活對頭,所以才出現這么多的對立的情況,兩者越沖突,老總越高興認為越能發現和控制問題;其實品管應該是協助生產控制產品質量的,如果我們把品管和生產看成是一個缺一不可的團隊,是朋友,大家認為還會有那么多的矛盾沖突嗎?
作者: thy1221    時間: 2008-6-2 12:35
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要解決不是其中一兩個人做好就能杜絕的,需要各個環節仔細關注,強化責任意識
1、找供應商協商,既然每個月都有數量又大,和供應商一起檢一次,發現重罰供應商。
2、貼標簽和打標簽人員也要重點關注,也是能夠發現摻雜的
3、打包員接料時注意檢查
4、成品碼垛員檢查
5、包材驗收時重點檢查
6、現場品控在貼標簽、打包和成品簽字入庫時對倉庫成品包材仔細檢查
對重點問題重點關注,爭取在一段時間內要讓供應商徹底認清他們問題的嚴重性和你們工作仔細程度,供應商才會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最終尋求解決方案
作者: 謝    時間: 2008-6-2 14:36
最關鍵的問題是陳總的帖子老總能看到才好啊!這里有沒有老總:lairen:
作者: hemannish    時間: 2008-6-2 14:54
老大難的問題了
我們各部門是單線管理   在處理部門間的事的時候中下層領導沒一個說話能算數的,上層領導他媽的都是外國人,只看報表,我們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我的報表他們都看不懂,我們很多時間都去做報表了,你們說怎么才能解決問題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2 22:37
原帖由 于 2008-6-2 14:36 發表
最關鍵的問題是陳總的帖子老總能看到才好啊!這里有沒有老總:lairen:




這個問題也不難處理啊!
陳總可以根據大家討論的意見寫一份分析報告給老總看看。讓老總明白該怎么處理。
作者: 白冰    時間: 2008-6-3 09:07
我覺得保管,品管,打包,采購都有責任。因為不是一次發生了,品管應該注意了,打包的也應該注意,作為采購的,他也該和供應商協調好了,另外我有個問題:保管是怎么點數的,品種不一樣,數目也應該不一樣吧。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3 09:34
呵呵,我們的老總也是外國人,使銷售出生的,如小農民所說,就是我寫一份詳細的報告出來,老總也不會做出大動靜來,因為他不懂啊,呵呵。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3 18:56
標題: 回復 37樓 chen98448 的帖子
呵呵,能有小小的動靜就可以了啊,只要有動靜就是好事,要是沒有動靜就麻煩了。
作者: mywww888    時間: 2008-6-3 22:05
標題: 大家可能沒看懂陳總的帖子要表達的意思
陳總說的是:標簽、包裝袋的錯誤使用
既然是錯誤使用,那與品管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總是要拿品管來說事呢?
品管真的是大家的眼中釘嗎?

陳總,你那個客戶服務部真個NB,
他知道什么品管嗎?簡直胡說八道,
這么囂張,我早踢了他。。。。。


[ 本帖最后由 mywww888 于 2008-6-3 22:10 編輯 ]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4 00:13
標題: 回復 39樓 mywww888 的帖子
請問您是在哪家公司呢?看您的個人資料是在岳陽。我在那邊呆過一段時間。
作者: 白冰    時間: 2008-6-4 08:11
先寫個申請看看呀。然后再處理。
作者: qingfeng77121    時間: 2008-6-4 08:40
其實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把產品質量搞上去,應該加強與品管的溝通,可以把一些具體的情況統計出來,用事實說話,取得老板的支持,建立有效的預防糾正措施!
作者: mywww888    時間: 2008-6-4 08:48
標題: 哈哈,歡迎再來岳陽
原帖由 小農民 于 2008/6/4 00:13 發表
請問您是在哪家公司呢?看您的個人資料是在岳陽。我在那邊呆過一段時間。




我是在岳陽的一個小公司啊,
有空來喝杯茶!
作者: ytjian    時間: 2008-6-4 09:02
發生這樣的事情,首先要從源頭開始,即包裝袋供應商,要求其不能將不同的袋子混裝,其二,采購部要對每一批的貨物進行清點,其三倉管人員要核對驗收,其四,生產人員要加強責任心,其五,品管部抽樣調查時要仔細。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08-6-4 09:13
這的確是個問題,首先我覺得品管是肯定有責任了,但是光靠他一人去查出來有難度,這就需要車間的配合了,尤其是打包工的責任心,當然搬運的也可以負起責任來。但是如果這種事情要是長出現的話,這就要采購和供貨商聯系了,實在不行就換個供貨商了
作者: fisbon    時間: 2008-6-4 16:31
討論誰有責任,真的很重要嗎?

現在的問題在於包裝錯誤的情況太普遍,導致客戶投訴。
按照樓主所描述的,其實整個生產過程都存在問題。

貴公司如果想降低不良率,采購必須對供貨商進行更嚴格的評估。
此外,品管的檢測居然沒辦法查出如此嚴重的問題,代表品管的抽驗方法精密度不夠,或是品管工作不認真。
但不管是哪一種狀況,品管都必須提出改進方案,否則就是失職。
至於生產部,生產出正確產品是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管他們的工作量再大、再辛苦,產品出問題了絕對有責任。

當然我們沒辦法要求產品絕對百分之百都沒問題,但不良率應該降低到客戶能接受的范圍內。

我的看法是,貴公司的生產管理部分做的很不好,這不僅僅是采購、品管、生產部的責任,甚至老總也有責任。
企業各部門沒有形成互相合作解決問題的默契,反而互相踢皮球。這已經是很糟糕的狀況~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4 16:58
呵呵,樓主所言極是!不過我們的生產管理做得應該還是很好的,因為基本上我們每年關于生產問題的抱怨不會超過6次,包括像這樣的包裝袋的抱怨。因為我就是負責生產的哦。
作者: 藍玉冰晶    時間: 2008-6-4 17:18
標題: 回復 樓主 chen98448 的帖子
采購、品管、生產聯合參與與供應商簽個質量保證協議,包括質量標準、驗收(抽檢)、使用抽檢,關鍵是使用時發現一條,獎發現生產人員,加倍罰供應商,市場發現一條,不少于十倍罰款。同時生產時用錯,必須追究生產人員的責任了。品管負責監督執行。
作者: 柳粒橙    時間: 2008-6-5 16:10
我們公司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感到非常頭痛,責怪品管,品管不服氣,他說只是抽檢,沒抽到怎么辦?怪生產部工人沒責任心吧,他們也喊冤,說品管沒把關好質量,加大他們的工作量,后來干脆找供應商,叫供應商找人來挑,費用由供應商出,如果以后在生產現場發現,就罰供應商的款。
作者: littlepigwsw    時間: 2008-6-5 23:26
責任誰負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矛盾的根源在那里?如何解決和避免,大家說了那么多,學習了很多,謝謝各位!
作者: 蓬萊島主    時間: 2008-6-7 10:56
主要還是找出解決方法,避免重復出現。
作者: 銀狐    時間: 2008-6-7 17:48
標題: 回復 10樓 chen98448 的帖子
為什么等到問題矛盾突出了,已經這么長時間,每個月500-700條!才想到追究什么人的責任呢?第一次出現問題,大家都去干什么呢?為什么不查找原因,商量出解決的辦法呢?如果出現了問題,就想著如何預防防止再一次的出現類似問題,而且幾個相關部門共同商量著,我想這樣的效果會比現在追究某人的責任會來的好的很多!
作者: lzmbxy    時間: 2008-6-8 16:08
其實我看大家主要在爭論誰的責任,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討論怎么去避免類似的問題再發生。
作者: yutou3000    時間: 2008-6-9 17:00
像這樣的供應商立馬換掉,沒什么可商量的,除非采購吃了大量回扣,否則不會這樣
:wwde: :wwde: :wwde: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10 08:32
標題: 回復 54樓 yutou3000 的帖子
話可不要說得這樣絕哦。
作者: guodeyun    時間: 2008-6-10 16:52
這是每個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需要品管檢查,生產在使用是多用心看,因為生產過程中有很多人可以看到的,首先掛包的檢查,縫口的,碼垛/車的人員,用心的話這么多環節都可以發現啊,一是激勵,二是處罰,激勵工人發現了獎勵,發現混包處罰供應商,我的做法是工人每發現一條獎勵十元,然后寫出扣款通知單,直接交到財務,財務給供應商付錢時直接扣下,給工人的獎勵當場兌。
作者: DLG    時間: 2008-6-10 22:20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30 15:16 發表
老總是個老外,門外漢,他認為每個經理說得都對,就是不說怎么處理。
他可能也深韻中國文化,懂御人之術呢
作者: 史增輝    時間: 2008-6-10 22:57
標簽的混亂我是這樣解決的,打生產日期時順便逐個檢查,遇到錯的和印刷不合格的逐一剔除。后來再也沒出現過錯標簽了。
作者: 湘南    時間: 2008-6-11 14:54
標簽的混亂我是這樣解決的,打生產日期時順便逐個檢查,遇到錯的和印刷不合格的逐一剔除。后來再也沒出現過錯標簽了。
作者: 湘南    時間: 2008-6-11 14:57
標簽的混亂我是這樣解決的,打生產日期時順便逐個檢查,遇到錯的和印刷不合格的逐一剔除。后來再也沒出現過錯標簽了

???遇到錯的和印刷不合格的??是指標簽上的內容 ??數據??還是標簽尺寸 覆膜??
打生產日期時順便逐個檢查??這個是品控做還是生產做類?
作者: zhengronghai    時間: 2008-6-11 20:08
標題: 回復 8樓 321hsn 的帖子
頂!關鍵是問題的源頭,讓供應商每品種編織袋分別困扎在一起并注明產品代號,標簽也一樣。
還有就是編織袋庫存管理,制定編織袋使用程序(比如生產某以品種時一條打包線只允許存在正在放料的編織袋等等)
作者: 史增輝    時間: 2008-6-12 22:37
標題: 回復 60樓 湘南 的帖子
印刷數據錯誤當然是品管的責任了,生產部打日期時只能檢查混放的問題、印刷不清晰的、缺版的,錯位的。
作者: 游人學子    時間: 2008-6-14 12:53
標題: 責任明確,出臺措施!
其實這過程供應商是主要責任體,進廠前的工作務必加強,對供應商加強溝通、處罰,在合同中明確規則;進廠后在驗收環節細化規則和執行力度,在使用上加強監督。
作者: 居心良苦    時間: 2008-6-17 17:09
我們也是發現一次獎勵50元,員工的積極性很高地,也沒有出現市場投訴的情況
作者: Fancandor    時間: 2008-6-17 21:39
標題: 我的看法
其實這個錯誤的袋子,是一個品種,一個批次全部錯了,品管隨便抽一條,那一條就是錯的,但是品管沒有發現,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核心任務,而品管的核心任務就是質量管理,包裝的質量監督只是最后一關,就是發現前面幾道工序出現的漏洞,不可否認包裝對次的行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品管的責任很明顯更大一些,如果說是成捆的編織帶里夾雜著幾條其他的袋子,品管發現不了,有情可原,但是那是成批的錯誤,作為一個品管領導,自己都不肯承擔責任,怎么要求員工承擔責任呢?
作者: epyjihong    時間: 2008-6-18 16:11
主要是品管的責任
作者: yangygzhjt    時間: 2008-6-19 14:53
很典型的現實工作中的相互推諉呀!出問題了就相互推諉,到底是誰的責任:funk:
作者: xxm1984qzj    時間: 2008-6-20 16:51
采購、品管、生產都有責任,關鍵三方要協調好。
作者: y61270546    時間: 2008-6-21 17:43
對于這個事情,品管的責任不大
我個人感覺主要責任是打包員
作者: 魚不喝水    時間: 2008-6-24 18:37
個廠家都不能保證他的供貨是100%的合格,所以就會有一個驗收標準。不知道你們廠的AQL為多少?下次廠家來貨時給他加嚴檢驗,連續幾次達不到標時就要換供應商了。生產時發現了可以給予生產人員一定的獎勵。
作者: hdy198    時間: 2008-6-28 22:32
這是個老大難問題,僅僅靠品管一個部門是解決不了的,可能需要總經理的支持才行,試想若品管每條檢查做得到嗎?若只追究生產,每天使用那么多編織袋難免挑選不盡?采購又面臨采購成本壓力?品管若把發現一條就高昂獎勵,勢必可能生產包裝造假,同時采購會告訴總經理:這樣懲罰供應商會導致供應商報價時會刻意提高報價。如何解決?只靠品管來平衡質量和成本,可能就無能為力了,大概只有總經理來成本和損失與質量關系了。同時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并不是追求最高質量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達到在一定的質量和成本平衡下取得最佳市場認可和最佳效益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 hdy198    時間: 2008-6-28 22:41
對于實際執行來看,在公司內部,發現和杜絕編織袋混亂只能由生產包裝人員來執行,因為品管若每條、每張來檢查,還用包裝員來干什么?不會只蓋生產日期和點數吧?同時若真這樣干,那老板會同意這樣重復花錢嗎?對此,個人認為若一批包裝袋和標簽出現大面積錯誤和混亂,品管應負主要責任;若只是偶發性和小面積的主要解決要靠生產人員!
作者: hdy198    時間: 2008-6-28 22:57
對于品管強勢的觀點,個人認為,每個公司若想長久發展,做品管必須強勢,不然“質量是企業生命”就是一句假話!同時品管在現在的環境中壓力相當大,不強勢一點,采購買的原料不合格,生產等米下鍋,使用不?出現問題怎么辦?誰負責?生產不按照質量要求私自為提高效率犧牲質量怎么辦?(因為許多廠的小料添加劑在本廠是根本無法測定,比如:發現有幾批小料的有0.03%的色氨酸未加,而這幾批料與其他料混雜在一起,你能嚴格區分出那些加,那些未加嗎?或許說可以送檢,成本?誤差?)同樣,有些銷售員與客戶聯合欺騙公司獲取非法利益,比如因貨運途中因雨水淋濕導致發霉,而說是飼料本身有問題而要求退貨,品管不強勢行嗎?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29 01:52
標題: 回復 73樓 hdy198 的帖子
沒有錯,與其后面化驗,還不如現場控制好。而且化驗是需要成本的。
比如:發現有幾批小料的有0.03%的色氨酸未加,
這個要去化驗,你就得做氨基酸,目前飼料企業能做氨基酸的也不多吧,送檢的話,成本要幾百元吧,就算自己能做,一個樣品的成本也不會低于100元吧。
作者: 北北    時間: 2008-6-30 00:13
:)3:  其實生產都是一環扣一環,不是哪一個部門的責任。從供貨的源頭就應該加強責任監督,標簽和編制袋進廠,品管部檢查,再送到車間,車間不是還有專門負責標簽和編織袋的么,接著才是工人打包,搬運,出廠……其間,品管部還要到庫房清點存貨什么的。其實只要每一個環節都做好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也就不會經常發生樓主所說的事件啦。
    順便說說,品管就是一吃力不討好的部門。品管部的同事是所有行政辦公室里穿著最不講究的,沒法呀,要隨時抽檢原料,要下車間檢查生產,全身都是灰塵。一旦出了問題就是品管的責任,發現、及時解決問題那是品管部該做的事情……難吶……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30 01:45
標題: 回復 75樓 北北 的帖子
品管基本就和車間工人差不多,經常一身的灰塵。
別人老是說我身上有飼料味。即使洗完澡也有。
作者: 北北    時間: 2008-6-30 11:23
標題: 回復 76樓 小農民 的帖子
;P: 對呀對呀,洗衣服的水都要多用很多,頭發也臟得很快,總之就是很造孽。
呵呵,聞到飼料味兒,還覺得親切呢,好久都沒有碰過這些了,技術都快還給老師咯。
作者: xiaofangniu    時間: 2008-7-3 22:48
我們也有這樣的情況啊,不過我們會扣供應商的錢,好像沒有獎勵發現人員,搞了個什么認可單的東西,表示你對他的認可,好像也沒啥作用。
作者: 加商威圣    時間: 2008-7-10 11:59
劃分責任不是很重要了,關鍵在于怎樣控制關鍵點,避免繼續發生此類錯誤,責任就各打50大板好了,畢竟這是整個公司的事,關系到公司的形象,每個人都有責任的。
作者: sjzlq    時間: 2008-7-10 22:29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是如何解決問題!
作者: AQ    時間: 2008-7-11 17:55
對于標簽,如果稿子內容定下來一般不會錯的,關鍵是切的時候很有可能不同的標簽混在一起的,對此我們是與供應商簽定協議:發現一張混裝的對發現者獎勵20元/張,此經濟懲罰最終由供應商來買單。當然也要注意公司內部管理,比如生產用剩余的標簽在退回庫房時要注意不能混在一起,否則也要出問題的。
對于口袋,我們也是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鼓勵所有的環節都進行檢查并對發現者進行獎勵。同時對內部管理也要注意加強才是。
作者: c103920731    時間: 2008-7-12 10:49
標題: 嚴格按照規章制度
公司先前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與供應商簽定合同時,就應該規定一批貨里面有多少錯誤就應該是供應商負責賠償.少量的就不用了,然后品控是抽查的責任,出現問題品控也有責任,而且是主要責任,負責任的同時要進一步認識到下次工作要更加仔細.而且對生產現場發現錯誤給予獎勵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作者: chenhc    時間: 2008-7-12 11:35
呵呵,這種問題責任在誰,關鍵是看包裝袋采購和保管以哪個階段問題歸誰了,不要把猴子推來推去的,既耽誤了時間、影響了效率,還無助于問題解決。
作者: greentech    時間: 2008-7-12 13:06
不要把很簡單的管理問題弄得那么復雜.其實,就是一個產前準備不到位的問題.在生產單下以后,生產什么品種,生產多少,算出多少包裝和標簽提前準備好,就什么都問題沒有了,別在生產時,現用現抓,就好了.
作者: 丫頭    時間: 2008-7-18 17:35
其實我們首先應該從供應商那里控制,然后品管細心檢查,一旦出現錯誤可以對供應商進行懲罰,叫供應商給我們把好第一關。最后就是打包環節了,關鍵崗位的崗位工不應該常輪換。要穩定。在我們公司有幾個打包工,那標簽隨便改變幾個字他都看的出來,相當負責任。
作者: gaoyuli    時間: 2008-7-19 10:00
偶爾出現這種情況品管部責任不大, 因為編織袋的檢驗工作的確很具體!!但如果經常這樣,品管部就該有重點有針對性了,同時生產上要加強打包工的責任心,一起來發現堵絕!公司該要求采購部追究供應商,要求供應商賠嘗相應的損失!!
作者: huhongj0723    時間: 2008-7-23 11:12
任何問題的發生都不是一個片面的反映,偶然的就是注定的,注定的就是必然的。發生一次問題后要開協調會避免再次發生,辦法總比問題多。
作者: wfcllyb    時間: 2008-7-29 12:07
品管肯定要承擔責任,這也是質量問題;但怎樣去避免或盡量減少這樣事情發生,就需要與生產、采購協調溝通,由采購通知供應商關注,生產人員在生產是多注意,應該能避免。何必鬧的沸沸揚揚。
作者: linyiwangzhi    時間: 2008-8-14 20:59
我在大公司干過 這種事 應該是生產部的事和供應商的事  品管部把飼料質量做好就行了
作者: xiejialun007    時間: 2008-8-19 15:28
我是干品管的,如果和你在一個公司,那我肯定會把主要問題推到你們生產和采購上!畢竟人是趨利避害的嘛!
既然不和你在一個公司,我的觀點是這種事情品管負主要責任,全面質量管理,涉及內容廣泛,包裝袋質量肯定要管,你不能說抽檢合格就行,那原料、成品、工藝不都是抽檢嗎?抽檢如果不能控制好質量,要品管干什么?
這個問題解決方法大家都談到了,我想做好其中1條就可以了,尤其贊成胡哥觀點。但是,既然是質量問題,就應該由品管牽頭解決,你們幫忙出謀劃策好了,這種頭痛問題品管最擅長解決了,
呵呵
作者: 孫賢波    時間: 2008-8-19 16:17
嚴重同意以上幾樓樓主意見,供應商的責任最大,采購要做好評審,品控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總結原因,杜絕再發生。都有責任、義務解決問題。
作者: linyiwangzhi    時間: 2008-8-26 17:14
我個人認為生產工人占主要責任,品管人員前期發現的機率很小.只有后期才能發現.所以要加強對生產工人的監管
作者: yjx9908068    時間: 2008-9-1 18:53
獎勵生產人員,處罰包裝倉庫保管和品管責任人,重罰供應商,可以考慮多找幾家供應商,給他們定規矩。
作者: 華夏風云    時間: 2008-9-2 10:37
[quote]原帖由 xiejialun007 于 2008-8-19 15:28 發表
我是干品管的,如果和你在一個公司,那我肯定會把主要問題推到你們生產和采購上!畢竟人是趨利避害的嘛!
既然不和你在一個公司,我的觀點是這種事情品管負主要責任,全面質量管理,涉及內容廣泛,包裝袋質量肯定要 [/quote我贊同你的觀點,討論這個問題很有實際意義,每個飼料企業都發生過。
作者: dy3166    時間: 2008-9-14 14:35
這種問題是肯定會存在的,品管說的也沒錯量大的話,他每次接收的幾十萬張,要每張都看可能嗎?但要把責任推給生產那更說不過去了。
個人認為:這是公司的問題,還是要大家共同解決。
采購:對客戶下訂單就說明白?出現這種情況公司的處理辦法(扣款處罰);
品管:驗收時加強責任心,別只隨便看看;(相應標準、編號、印刷、版面等)
生產:在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弄錯品種(除了品種錯誤外,應該沒有其他大的錯誤、標簽版本不會經常換吧)如發現標簽中有夾雜其它品種可給以相關人員相應鼓勵(獎勵源于對生產廠家處罰)
作者: ziyoutianxia    時間: 2008-9-17 21:32
我就是車間品管,我也驗收編織袋和標簽,我覺得這種情況品管有責任。其實,不管生產上出現任何問題,車間品管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畢竟監督管理工作做的不好呀!不能單純的說責任歸誰或者你推我我推你,而是應該積極去找尋解決的辦法,通知告戒供應商,與車間工人做好溝通,避免下次事故的發生。總之如果推卸責任,就很是不對!!!!!!!!
作者: xiaofangniu    時間: 2008-9-18 02:25
標題: 回復 8樓 321hsn 的帖子
建議很好啊,我們公司曾經也是這樣,收效還不錯,然而因為第一次給得太多:100元,后來采購不愿意給了。我把這個建議向我們采購部提提。
作者: chinalmmc    時間: 2008-9-18 10:06
出現這樣的問題先不要追究是誰的責任,先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結果。
1、包裝制造商提供了不合格產品
2、盡管不符合概率很大,但未抽檢到,因此經過驗收
3、按常規程序進行了生產使用
個人認為是外包的過程失控了,應采取這樣的辦法:
1、對制造廠家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已經發生的情況它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2、提出控制措施,例如制造廠家再出現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處理才能保證生產不受影響
3、加強內部控制,領袋時保管也要仔細核查一下
源頭是外包的產品出問題了,內部不要互相抱怨。對于加強生產一線工人責任心教育,那是枉談。憑良心說工人只責任裝袋,扛料干體力活,有哪個公司會因為工人有一紙文憑多加工資了。
主要在管理人員,按質量控制的標準做細做實會見效的。
作者: zhangtao    時間: 2008-10-16 14:52
使用有質量問題的包裝袋和錯用包裝袋等是極易出現的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先談誰的責任,總是說責任就等把外部原因所造成的質量問題為內部人員關系添油加火一般,在我們的工作中發現如此的質量事故首先要想“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怎么作能夠不出現這樣的問題哪?每一個人都要真心的想一想!
然后要對印刷質量不穩定的供應商溝通。方法有很多,如:提出質量要求,明確質量要求程度,或對沒有改進能力的供應商進行篩選等。
對內部我個人認為對保管和品管要強化管理,對生產工人應以發現質量問題包裝袋獎勵的方式鼓勵。
作者: huxuan668    時間: 2008-11-22 10:35
一個月出現這么多錯誤,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問題,而是整個產品質量控制系統出現了問題。生產、質量、采購鏈條都應該一起進行溝通協調,討論出解決方案,而不是歸咎誰的責任。出現了這種錯誤,最痛苦的就是銷售人員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