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我國維生素原料藥發展狀況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來自鄉下的狼
時間:
2007-12-23 19:25
標題:
我國維生素原料藥發展狀況分析
我國維生素原料藥發展狀況分析
發布時間:2007-12-21 關鍵詞:維生素
2006年,我國原料藥制造產業規模已達到130萬噸,相當于整個制藥產業當中25%以上的價值來自于原料藥生產,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而今年6月在上海舉辦的第七屆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上我們獲悉,隨著原料藥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制藥設備日趨完善,中國已躍升成為世界原料藥第一大生產和出口國,原料藥行業在我國制藥領域中已經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內原料藥生產企業加快了國際認證步伐,2006年中國原料藥企業在歐盟和美國登記注冊的DMF文件數量增加了十幾種,有效總數分別達到了121件和345件,相應的出口規模多年在20%以上的增速,2007年受大宗原料藥價格上漲的影響,據健康網前8個月的數據顯示,出口額增長率提升到35%,預計全年總體出口額增長率在30%以上。伴隨著近年來世界原料藥的生產中心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合同生產和外包生產成為全球原料藥制造業的一個趨勢,我國依靠規模效應獲得利潤的大宗原料藥生產企業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勞動力過剩、生產規模大、質量和工藝水平的提高、品種齊全等是我國大宗原料藥企業的發展優勢;但環保成本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生產要素成本上漲也使得企業在產品價格競爭、延長產品鏈以增加下游產品附加值、技術和工藝的不斷提高、積極尋找高附加值的優勢品種方面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嘗試,整個行業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2006年按年產量統計前五大類原料藥分別是:滋補營養類、
維生素
類、抗感染類、解熱陣痛類、血液系統類,
維生素
是我國第二大類原料藥,同時也是國際醫藥、保健品市場及動物飼料市場的大宗產品之一。中國是世界范圍內少數幾個能生產全部
維生素
的國家之一,也是
維生素
出口大國,在國際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
維生素
原料藥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出口型產品,貿易順差越來越明顯;第二、行業集中度較高,規模化已形成,系列化不足;第三、價格受國際需求影響大,但國內企業對價格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2000~2001年,
維生素
貿易順差相對不明顯,是因為當時我國很多飼料用的
維生素
還是依賴進口,通過幾年的科技攻關和發展,我國的
維生素
生產成本不斷降低,有些產品甚至領先于世界水平,并且攻克了象
維生素
H
、
維生素
D3
等產品的合成工藝瓶頸,使我國的
維生素
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加強。2003年我國
維生素
產能急劇擴張,國內企業開始注重規模化效益,同時積極拓展國外市場,比02年出口額增長約53%,是出口增長最快的一年,貿易順差也更為明顯。2007年以來,貿易順差最顯著的是
維生素
C
、其次是
維生素
B2
、
維生素
E
、
維生素
A
。
維生素
類產品出口量CAGR(2000 -2007年)16.2%,07年預計出口15.34萬噸,出口額達到9.36億美元。從出口的品種看,07年1-9月出口額最大的是
維生素
C 2.35
億美元,
維生素
E 1.20
億美元。從出口的地區看,06年可統計到直接出口到達全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最大的三個地區分別為歐盟、北美、亞洲,占整個出口額的90%。美國、德國、荷蘭、日本、比利時和韓國是我國
維生素
最大的進口國,也是全球
維生素
最大的消費地區。發展中國家也包括中國隨著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維生素
的消耗量也在提高,亞洲和拉美地區未來對
維生素
的消耗增長潛力很大。
維生素
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水溶性
維生素
主要包括
維生素
C
、B族、泛酸、葉酸、煙酸、生物素(
維生素
H)
等;脂溶性
維生素
主要包括A、D、E、K,還有類胡蘿卜素等。其中水溶性
維生素
是我國產銷量最大的一類,與巴斯夫和帝斯曼這兩大
維生素
巨頭構成世界
維生素
的三大制造方。相比之下脂溶性
維生素
中國還處于發展中,產銷量和應用比歐美國家有較大差距。然而在價值上,脂溶性
維生素
要遠遠大于水溶性
維生素
。中國發展潛力在于脂溶性
維生素
,水溶性
維生素
則處于自然增長階段,總體
維生素
市場的增長來自于保健品和動物用添加劑市場的增長。
從世界
維生素
制造的格局上,經過前幾年重大的整合,形成了比較強的集中度,以巴斯夫、帝斯曼為全球主要霸主。國內
維生素
生產的產能集中度也較高,各大類
維生素
基本均呈現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規模化已形成。但中國
維生素
還處于多家占據個別品種優勢地位的格局,系列化不足,沒有任何一家中國企業在大類
維生素
成為世界主流。浙江醫藥、浙江新和成、東北制藥總廠這三家品種相比要多于中國其他
維生素
生產廠家,2006年這三家出口額也排在前三位,出口額分別達12.3億、11.8億、3.4億人民幣。中國今后最值得發展的是一些高價值
維生素
,例如
維生素
D2
、D3、
維生素
K1
、K2、
維生素
A
油、β胡蘿卜素以及復合
維生素
產品。一些國際市場十分看好的如:蝦青素、葉黃素、斑鰲黃等,值得重點關注的公司是浙江醫藥和新和成,除
維生素
K
等個別品種尚未生產外,兩公司擁有上述多種高附加值的
維生素
。
2007年各類
維生素
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年內最大漲幅在80%-325%不等,生產
維生素
的上市公司產品毛利率也相應的有顯著地提高,其中
維生素
E
、H是下半年和近期才開始提價,因此在07年中報時毛利率上升不顯著。實際從目前
維生素
E
和H的價格上漲幅度看,浙江醫藥和新和成的
維生素
E
、H毛利率應有顯著的提高。
市場更為關注的是產品價格的上漲究竟能延續多長時間,行業的景氣周期是否能持續。我們認為,目前良好的發展環境將延長
維生素
行業的景氣周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進入壁壘的提高:主要因《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08年即將實施,環保要求極為嚴格、環保支出大、立項審批難度大、生產線認證周期較以前長,使得行業進入壁壘提高;
需求增長穩定:出口額年復合增長率16.2%,主要來自于飼料、醫藥、保健品的需求增長,以及開發東南亞、南美等新市場;
產業轉移趨勢:目前巴斯夫、DSM等考慮成本因素,逐步減產,從中國采購該類大宗原料藥,然后加工成高端產品銷售;競爭者的成熟和寡頭壟斷的形成:經歷過前幾年的競價惡性競爭,目前生存下來的企業,都是行業的龍頭或先進入者,競爭趨于理性,力爭通過穩定價格,穩定自身的市場獲得更多的利益;
工藝技術日趨成熟:價格長期扭曲環境下生存下來的企業技術和工藝已相當成熟,成本控制能力較強,對價格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已退出的企業,未來復產難度大:后進入者在生產工藝穩定性、技術改進、認證、成本控制、貿易和銷售渠道等方面無法趕上市場的變化和機遇,只能偃旗息鼓。
在上述良性環境因素影響下,
維生素
產品的價格會經歷一個不同以往的價格周期,即:長期的價格扭曲,價格上揚,價格沖高,價格高位運行,價格降至次高位啟穩并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毛利空間,相應的
維生素
生產廠家的景氣周期也會延長。
上述結論拓展同樣適用于其它類寡頭壟斷的原料藥細分行業,研發及工藝創新能力強,貿易渠道穩定的大宗原料藥生產龍頭企業,值得重點關注。我們重點推薦關注三類原料藥企業:第一、浙江醫藥、新和成、
維生素
E
、H、A價格仍處于上漲趨勢,
維生素
產品種類國內最多;第二、中國制藥、華北制藥:青霉素、
維生素
C
、頭孢類原料藥規模大,目前即使青霉素、
維生素
C
價格沖高有所回落,仍具有遠高于價格底部的贏利空間,頭孢類原料藥目前價格仍處于上升趨勢;第三、健康元:擁有技術壁壘高的酶法7-ACA中間體、培南類原料藥、4-AA原料,上述企業目前均處于行業景氣周期,且景氣周期會拉長,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前期我們重點關注的是
維生素
E
的價格扭轉上揚趨勢,2000-2007年
維生素
E
出口量CAGR19.37%,相應的受益公司有浙江醫藥和新和成。除此之外,兩公司的
維生素
H
也大幅度漲價,而且
維生素
E
、H價格目前仍處于持續上漲趨勢中。目前
維生素
E
粉的價格已漲至90-100元人民幣/公斤,
維生素
H(
醫藥級)價格漲至1000美元/公斤,以浙江醫藥為例,我們做了價格敏感性分析。我們保守估測,08年
維生素
E
粉均價65元人民幣/公斤,
維生素
E
油均價130元人民幣/公斤,
維生素
H(
醫藥級)價格在700美元/公斤,
維生素
H(
飼料級)價格在160元人民幣/公斤,則08年浙江醫藥的EPS至少為0.78元,我們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和12個月內24.8元的目標價。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7-12-27 21:02
呵呵,看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