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看胸腺來判斷疾病
[打印本頁]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11-11 19:08
標題:
看胸腺來判斷疾病
1、下2對出血上5對不出血,說明由于強應激而導致的疾病,病的階段在初期,無臨床癥狀。
2、下4對出血上3對不出血,出現臨床癥狀,在今后5天內將越來越重。
3、下5對出血上2對不出血,癥狀好轉,3天后將痊愈。
4、腫脹出血:說明病程短,毒力弱。
5、萎縮出血:說明病程長,獨立強。
6、胸腺邊緣整齊的點狀出血:病情處于上升期。
7、星狀出血:已開始恢復
8、條紋狀出血:馬上痊愈。
9、出現大理石病變時考慮細菌感染。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11-11 19:09
標題:
肝臟病的分類
一、肝臟病的分類:(按病變性質分)
1、肝臟腫大的疾病:巴氏桿菌病、各種中毒病
2、肝臟壞死的疾病:組織滴蟲病、巴氏桿菌病、結核病、單核細胞增多癥
3、肝臟脂肪變性:脂肪肝出血癥、法氏囊炎、雞白痢
4、肝臟硬化:腹水綜合征、黃曲霉菌素中毒、痢特靈中毒
5、肝臟腫瘤:馬立克病、淋巴細胞白血病、網狀內皮增殖癥
6、肝周炎:大腸桿菌病
7、肝臟出血:熱應激、脂肪肝出血、包涵體肝炎
8、尿酸鹽沉積:各種原因引起的痛風
二、肝臟病的分類(按病因分)
1、病毒性肝病:馬立克病、禽流感、法氏囊炎、包涵體肝炎、淋巴細胞白血病、大肝大脾癥、單核細胞增多癥
2、細菌性肝病:大腸桿菌病、巴氏桿菌病、沙門氏菌病(白痢、傷寒、副傷寒)、弧菌性肝炎、螺旋體病、鏈球菌病、曲霉菌病、結核病、綠膿桿菌病、丹毒、偽結核病、副大腸桿菌病、葡萄菌病、
3、營養代謝病及管理過失:脂肪肝出血綜合征、脂肪肝腎綜合征、生物素缺乏、痛風、腹水、膽堿缺乏、泛酸缺乏、維生素A缺乏、硒缺乏、維生素B2缺乏、熱應激
4、寄生蟲病:組織滴蟲病、住白細胞原蟲病
5、中毒性疾病:黃曲霉菌素中毒、痢特靈中毒、喹乙醇中毒、一氧化碳氣體中毒、氨氣中毒、磺胺類藥物中毒、感冒通中毒、有機磷中毒、硫酸銅中毒、棉籽餅中毒、菜籽餅中毒
三、肝臟病的診斷思路
1、以發病年齡為線索
盡管許多疾病都可引起肝臟的病理變化,但是不同年齡的常發病卻差別很大,如同樣是脂肪變性,發生在7~14日齡,雞白痢沙門氏菌病的可能性較大,發生在 21~42日齡則傳染性法氏囊炎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發生于35~56日齡的雞應考慮包涵體肝炎,發生在產蛋雞則代謝障礙引起的脂肪肝出血綜合征可能性就大;同樣是腫瘤,發生于10~20周齡時,馬立克病的可能性就較大,而發生于24~40周齡時,應主要考慮淋巴細胞白血病。
2、以發病率、死亡率高低為線索
同樣是肝臟腫瘤性疾病,馬立克病的死亡率較高,一般由5%~80%,而淋巴細胞白血病卻很少超過5%。
3、以肝臟病的病變特點為線索:
先根據肝臟病變把常見雞病分成幾個大組,然后再在這一組內的雞病中進行鑒別,就能很快得出診斷結果。例如發現病雞有肝臟壞死,就應在組織滴蟲病、巴氏桿菌病、結核病、單核細胞增多癥等病中進行鑒別,結合各自的日齡特點及其他器官病變特點很容易得出診斷結果。發生組織滴蟲病時,肝臟表面形成一種圓形或不規則形、稍有凹陷的壞死病灶,此種病灶呈淡黃色或淡綠色,邊緣稍隆起,這種變化其他疾病見不到;巴氏桿菌病的肝臟腫大,密布有針尖大的白色壞死灶,這也是其他疾病不具備的病變;結核病的肝臟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黃色結節,切開后結節內有干酪樣物質;單核細胞增多癥肝臟均勻分布著一些1毫米的圓形黃色病灶,中心有出血點。
4、以病史資料為線索:
5、中毒性疾病導致的肝臟損害都有接觸毒物的病史,例如煤氣(一氧化碳)中毒有煤火取暖時煤火燃燒不完全的中毒史,黃曲霉毒素中毒時有飼喂發霉的飼料的病史,熱應激引起肝臟包膜下出血,有雞舍氣溫過高的病史。
四、各種常見雞病的肝臟表現及其他鑒別要點
1、馬立克病:肝臟因布滿彌漫性或結節性腫瘤而明顯腫大,有時達正常體積的幾倍。腫瘤組織呈淺灰色或灰白色,一般無壞死。鏡檢病理組織可見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細胞及網狀細胞所組成。這種病變多見于牌和腎等臟器。馬立克氏病主要發生于20周齡以下的雞,死亡率一般為25%~30%。
2、禽流感:肝瘀血腫大,有白色點狀壞死灶。產蛋迅速下降,死亡率較高,頭部腫脹,脛部鱗下有出血點,腹腔內充滿卵黃液,輸卵管內有膿樣分泌物。
3、法氏囊炎:肝臟呈土黃色。腎臟腫大呈花斑腎,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漿膜下膠凍樣浸潤或出血或內有干酪樣物質。精神極度沉郁。
4、包涵體肝炎:肝腫大褪色,質脆,脂肪變性,有點狀或斑狀出血。突然死亡,大多數發生于3~7周齡,集中于5周齡。病程持續7~10天后突然停止。包涵體只在肝臟內形成。
5、淋巴細胞白血病:肝臟因腫瘤樣組織呈彌漫性或結節性增生而極度腫大,被稱為“巨肝癥”,病理組織質地較松脆,并常有出血與壞死。鏡檢病理組織主要是由大量淋巴細胞所組成。發病雞又一般在18周齡以上。慢性病程,死亡率低。
6、網狀內皮增殖癥:病雞肝脾增大,有針尖大彌漫性浸潤,脾增大可導致破裂。膽囊腫大是本病的特征。
7、單核細胞增多癥:肝臟充血或脂肪變性,肝臟上均勻分布著一些1毫米的圓形黃色病灶,中心有出血點。胰臟呈白堊狀,實質中有白色壞死小點。腎腫大蒼白。發病率15%~21%,平均5%。
8、大肝大脾癥:肝臟、脾臟體積極度增大,達正常的幾倍。外觀呈大理石狀。肝臟質脆或堅實,有時呈砂礫狀。
9、大腸桿菌病: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黃白色,易剝脫。在肝表面形成的這種纖維素性膜有的呈局部發生,嚴重的整個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剝脫后肝呈紫褐色。
10、巴氏桿菌病:急性病例肝有數量不一、但大小基本一致的針頭大的灰白色壞死灶。壞死灶一般分布較密。禽霍亂流行廣泛,各種禽類均可感染發病。心血或肝、牌涂片可發現兩極染色桿菌。
11、沙門氏菌病(白痢、傷寒、副傷寒)、有些病例肝臟有小點出血和壞死結節。結節一般較小,土黃色,并見有磚紅色條紋,膽囊擴張,脾臟腫大。此類結節可見于心肌、肺、肌胃和腸壁。雛雞在兩周齡時本病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臨床上以排白色稀薄糞便為主要特征。禽副傷寒的急性與亞急性病例可見肝腫大,其邊緣鈍圓,肝包膜上常有纖維素性薄膜被覆;肝內有細小灰黃色壞死灶。帶菌的成鴨常有肝硬變。本病主要發生于雛禽。急性型尤多見于2周齡以內。亞急性與慢性病例肝呈棕色或古銅色,腫大,肝有顆粒狀壞死結節。本病主要發生于雞、火雞、鴨也可感染。
12、弧菌性肝炎:肝硬化,形狀不規則,表面散布有灰白色壞死灶。最急性病例肝腫大、充血、散布有壞死灶,也可見出血斑。
13、螺旋體病:肝腫大,質脆,呈磚紅色脂肪變性,表面散在有針尖大的壞死點。黃疸、消瘦、腹瀉。
14、鏈球菌病:肝臟脂肪變性有壞死灶,有時在肝臟引起化膿性病灶。
15、曲霉菌病:曲霉菌病可能在肝臟有結節病變
16、結核病:結核病病雞的肝臟有結核結節者可達70%。結核結節外包結締組織,比較致密,中心干酪樣壞死,壞死物是豆腐渣樣。結節鏡檢顯示結核結節的特殊結構,并可分離培養出結核桿菌。結核結節亦見于脾、肺和腸道漿膜。病雞死亡有時是由于肝脾破裂出血致死。
17、綠膿桿菌病:有時在肝臟引起化膿性病灶。主要發生于7日齡以內的雛雞。
18、家禽潰瘍性腸炎:肝臟出現淡黃色斑紋,甚至形成大的不規則的黃色壞死區或散在的灰色或黃色小壞死灶。慢性病例在小腸和盲腸的任何部位都會出現潰瘍。
19、丹毒:肝脾腫大、質脆,并有大小不等的壞死灶。腎腫大、充血。腺胃出血、壞死或潰瘍。腸道彌漫性出血,盲腸粘膜壞死。有時關節腫大。
20、偽結核病:慢性病例肝脾腎腫大,散布有粟粒大小的黃白色或灰白色病灶,切面為干酪樣變性,此種病變在肺、胸肌和其他內臟器官中也可見到。
21、副大腸桿菌病:肝臟腫大有黃色斑紋,眼球渾濁。確診本病需進行細菌的分離和鑒定。
22、葡萄菌病:急性病例肝臟充血腫脹,可能在肝臟引起化膿性病灶。
23、亞利桑那菌病:肝呈土黃色,腫大2~3倍,表面有磚紅色條紋,切面有針尖大的灰色壞死灶和出血點。膽囊腫大、膽汁濃縮。心臟、腎臟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主要發生于雛雞,卵黃多吸收不良。眼瞼腫大3~4倍似“金魚眼”,神經癥狀明顯,有“觀星”姿勢。
24、雞弓形體病:肝腫大并有脂肪變性,有時有壞死。脾臟腫大內含許多蟲體。
25、組織滴蟲病:肝臟表面形成一種圓形或不規則形、稍有凹陷的壞死病灶,此種病灶呈淡黃色或淡綠色,邊緣稍隆起,這種變化其他疾病見不到。另外,本病還有盲腸形成干酪樣栓子的特征。把栓子橫斷切開,其切面呈同心層狀,中心是凝固的血塊,外面包裹著灰白色或淡黃色的滲出物和壞死物質。有些病雞頭部皮膚變成籃紫色或黑色,又稱黑頭病。
26、住白細胞原蟲病:肝臟腫大,有針尖大、粟粒大隆起的點狀出血或出血斑。肌肉、腎臟、胰臟等處也有類似變化,雞冠蒼白并倒向一側,有時從口腔甩出血絲。產蛋下降或無產蛋高峰。
27、脂肪肝出血綜合征:大多見于蛋雞或種雞,不同品種的雞敏感性不同,以肥胖的雞、炎熱的季節、飼料偏堿性、膽堿缺乏、生物素缺乏時較易發生,病雞常突然死亡,在炎熱季節大多死于下午或晚上。剖檢見肝包膜下有出血點或血泡,嚴重時肝破裂,腹腔內充滿血水或凝血塊。少數耐過的病例,則冠蒼白、萎縮、衰竭死亡,剖檢見肝表面包裹一層灰白色透明的血漿,腹腔內有血水或凝血塊。
28、脂肪肝腎綜合征:肝臟蒼白、腫脹;腎臟腫大,顏色不一;通常發生與11~32日齡的雞;病雞突然出現嗜睡和出現麻痹,幾小時內死亡。
29、生物素缺乏:可能會導致脂肪肝腎綜合征。
30、痛風:高鈣或高蛋白日糧以及中毒等原因誘發的一種疾病。特征是在肝臟、腎臟、心臟、腸系膜、肌肉等氣管組織表面積聚一層白色粉筆灰樣物質。
31、腹水:肝硬化,腹腔內有枯黃色液體,有時在液體中漂浮著纖維蛋白。主要發生于肉雞。
32、膽堿缺乏:膽堿缺乏會出現脂肪肝。
33、泛酸缺乏:肝腫大,呈暗黃色或污穢黃色,所產種蛋孵化后期死胚增多。
34、維生素A缺乏:肝臟、腎臟、心臟、腸系膜、肌肉等氣管組織表面積聚一層白色粉筆灰樣物質。原因是由于維生素A缺乏使得腎小管上皮組織脫落,妨礙了尿酸的正常排出。
35、維生素B2缺乏:肝臟腫大,脂肪變性,雛雞缺乏維生素B2表現特異性卷趾,飛節觸地。
36、熱應激:因熱應激、猛烈追逐、公雞間格斗及機械性損傷引起,僅個別發病,死亡極快。剖檢時可見腹腔內有大量凝血塊。肝組織有新鮮裂創。其他臟器未發現異常。
37、黃曲霉菌素中毒:急性中毒時肝臟腫大,色澤蒼白。慢性中毒時,肝常硬化, 有白色針尖狀或結節狀病灶,質硬。
38、痢特靈中毒:肝腫大、出血,心臟有點狀出血。消化道內有黃色內容物。病雞初期精神萎頓,后期興奮、運動失調、兩腿抽搐、倒地轉圈、無目的飛跑。
39、喹乙醇中毒:肝重度黃染。腸道粘膜廣泛性出血,腎臟腫大呈紫黑色并有大量出血點。
40、一氧化碳氣體中毒:由于肝臟中的血紅蛋白變位變性血紅蛋白,使肝臟變成了櫻桃紅色。通過病史調查和現場觀察容易診斷。
41、磺胺類藥物中毒:肝腫大,出血。脾出血壞死,骨髓黃染,腿肌、胸肌有出血。蛋雞產軟殼蛋和薄殼蛋,產蛋率明顯下降。
42、感冒通中毒:肝臟、腎臟、心臟、腸系膜、肌肉等氣管組織表面積聚一層白色粉筆灰樣物質。有飼喂感冒通藥片或雙氯滅痛藥片的病史。
43、有機磷中毒:肝腎腫大、質脆,呈脂肪變性。胃內容物有大蒜味,胃腸粘膜出血,流涎,呼吸困難,后期昏迷。
44、硫酸銅中毒:肝腎嚴重變性,表面有灰白色或黃色斑點。嗉囊和食道下部粘膜為凝固性壞死。腸道粘膜覆蓋有綠色或白色假膜。
45、棉籽餅中毒:肝、腎和橫紋肌變性、壞死。食欲和體重下降,兩腿無力。母雞產蛋小,蛋黃膜增厚,蛋黃呈茶色至深綠色,不易調碎調勻;煮熟后的蛋黃堅韌有彈性,俗稱“硬黃蛋”;蛋白呈粉紅色,孵化率降低。根據飼喂棉籽餅粕的病史,結合相應的病理變化,可作出診斷。
菜籽餅中毒:肝腫大,腎點狀出血,肺氣腫、水腫,心內、外膜均有點狀出血。胃內有菜籽餅渣和血凝塊。血液呈油漆狀,凝固不良。根據飼喂菜籽餅的發病史、胃腸炎及血尿等臨床特征可以作出診斷。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11-11 19:11
走出腿肌出血就是法氏囊病的誤區
我們知道法氏囊是禽類的中樞免疫器官之一,其解剖位置在泄殖腔之上,腎臟之下,其血管床分布有腎臟動靜脈、泄殖腔動靜脈血管床和腹腔下部血管床。法氏囊紅腫的病理變化,不單是法氏囊病毒感染所致,如果解剖分析不細致而定位是法氏囊病,就會錯把法氏囊病理變化當作法氏囊病,造成診斷上的失誤;另外,還有一種普遍性的診斷誤區,就是一見腿肌出血就診斷為法氏囊病,不是打抗體,就是上干擾素。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感染造成的一種傳染病,引起的腎腫,脾腫,泄殖腔腫都屬于傳遍性病理變化,法氏囊病首先的病灶在法氏囊,繼而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由于法氏囊為一個中樞免疫器官,因此在出現法氏囊紅腫時就要細致分析其是原發還是繼發引起,這一點是剖檢診斷法氏囊病的首要原則。
其二,腿肌出血的病理實質是來自于第一腎豆和第二腎豆之間的股主靜脈腫脹出血造成的。很多的疾病,如腎傳支早期,禽流感后期也會出現腿肌出血的現象,總之不論何種疾病,只要出現腎腫都可能會出現腿肌出血的病理現象,不一定都是法氏囊病,這需要臨床獸醫仔細鑒別診斷,方可定論。
以上兩點是法氏囊病臨床剖檢診斷的兩大原則,懂得這兩大原則,法氏囊病的診斷失誤率將會大大降低,否則就會一直在腿肌出血就是法氏囊病的誤區中徘徊,給廣大養殖戶造成損失,因此,只有以正確的診斷為基礎,才會真正走出腿肌出血就是法氏囊病的誤區。
鑒別與治療原則
1、腎源性腿肌出血癥的治療原則
以清熱涼血藥為主,佐以利尿瀉火藥,并仔細鑒別原發病在何處,配合其用藥。
主方為:清熱涼血+利尿瀉火
2、脾源性腿肌出血癥的治療原則
清熱健脾,利尿排毒為主,(脾臟與法氏囊都是淋巴器官,法氏囊病在中醫隸屬脾臟而治。)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11-11 19:41
標題:
商品蛋雞開產前必須做的幾項
1、用一次高質量的抗菌藥,預防常規的常見疾病。
2、用高效的球蟲藥治療潛在的慢性小腸球蟲。
3、用丙硫本米唑或吡喹酮預防性治療一次絳蟲。
4、補充質量可靠的多種維生素。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11-11 19:42
蛋雞養殖適宜的補鈣數量、時間與方法
隨著養雞生產技術的日益普及,礦物元素在養雞生產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中產蛋雞最易缺乏的鈣磷等元素的補充已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本文就養雞生產中如何補鈣談一點粗淺的看法,供參考。
一、雛雞和育成雞的飼料含鈣量及過多過少的危害
1、雛雞和育成雞飼料中適宜的含鈣量為0.6%-0.9%,最多不要超過1.0%,就可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因為雛雞、育成雞需鈣量較少,添加鈣主要用于雞的骨骼生長。
2、如果雛雞和育成雞飼料中鈣質不足時,就會導致雞群生長遲緩、骨骼發育不良,輕者骨脆易折、變形彎曲,形成軟骨癥;重者可發展成佝僂病,其臨床癥狀與維生素D缺乏癥相似。如果飼料中鈣含量過多,則容易造成鈣鹽在腎臟中的沉積,危害腎臟的正常發育,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阻礙尿酸的排出,引起雞的痛風病。
二、蛋雞開產前的適宜補鈣時間及補鈣過早過晚的危害
1、蛋雞開產前適宜的補鈣時間一般為開產前2周,蛋雞約在18周齡,肉種雞一般在22周齡開始,這時就可以直接改用產蛋雞飼料,或在雛雞、青年雞飼料的基礎上,按每只雞每天供給貝殼粉或碳酸鈣碎粒10-15克的數量拌入飼料中讓雞自由采食。
2、開產前補鈣時間不能過早。開產前蛋雞對鈣需要量較少,補鈣過早一是不利于鈣質在雞骨骼中的沉積,二是影響產蛋時雞對鈣質的吸收利用。因為飼料中含鈣過多,就相應地降低了雞骨骼沉積鈣的能力。
3、補鈣過晚直接影響蛋雞體況和產蛋量。蛋雞產蛋期對鈣的需要量比育雛、育成期高3-4倍,如產蛋雞開產后再補鈣,蛋雞為滿足產蛋對鈣的需要,就會動員骨骼中的鈣質參與蛋殼合成,時間一長,就會使蛋雞的鈣缺乏,導致軟骨癥、佝僂病和癱瘓等疾病的發生,直接影響產蛋量。
三、蛋雞適宜的補鈣量及有利的攝取時間
1、產蛋第一期的青年蛋雞(22-40周齡),預計鈣的有效利用率為60%的話,為滿足蛋殼形成對鈣的需要量,當雞群產蛋率為70%,每日每只雞平均對鈣需要量至少為2.6克,當雞群產蛋率分別達到80%、90%、100%時,每日每只雞平均對鈣的需要量分別為2.7克、3.0克、3.3克。考慮到實際生產中的具體情況,例如在產蛋高峰期,產蛋率達95%時,雞群中大多數雞的實際產蛋率為100%,因此,按產蛋率100%的水平給予足夠的鈣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說,每只雞每天給予3.3克鈣,是產蛋第一期的產蛋雞鈣的必要量。
2、產蛋雞40周齡后應增加飼料中的鈣量。產蛋雞40周齡后,蛋重增大了,每個蛋的含鈣量達到2.2克左右,并且此時產蛋雞群中的大多數雞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產蛋率,所以40周齡以后的雞,每只每天鈣的給量一般推薦為3.8-4.0克。
3、飼料中的含鈣量應隨采食量變化而變化。如夏季天氣炎熱,雞的采食量減少,應適當增加飼料中鈣的含量,同時,應注意鈣磷比例,維生素D的補充,可在飼料中加入骨粉、維生素A、D3粉和濃魚肝油等。
4、對產蛋雞有利的補鈣時間。鈣的攝取時間與蛋殼的形成效果有關,鈣的攝取最重要的時間是下午,因為蛋殼是在下午開始完成的,午后給予的鈣,不需經過骨骼而直接沉積成蛋殼,因此,應在下午把大粒的碳酸鈣給產蛋雞自由采食,為滿足蛋殼形成所需要的鈣質,可在夜間再補給一部分,這是被若干試驗證實了的成功的作法。
四、適宜的鈣源飼料
適宜的鈣源飼料較多,在生產中一般用石粉、貝殼粉和蛋殼粉等。
1、石粉。即石灰石粉,天然碳酸鈣。一般含純鈣38%左右,是補充鈣質最廉價礦物飼料,其它較純的商品碳酸鈣、白堊土和舊石灰也有與石粉相同的作用。
2、貝殼粉。用貝殼粉作為鈣源飼料,應注意優先使用海濱多年堆積的貝殼,因為經長時間堆積,其中附帶的有機質已經消失,雜菌較少;新鮮貝殼應注意消毒,因為蛋白質的腐敗、附著的細菌、病毒較多,不經消毒往往會給雞造成疾病。一般貝殼粉含碳酸鈣96.4%左右,折合鈣38.6%。
3、蛋殼粉。蛋殼經烘干后制成蛋殼粉作為鈣源飼料,其中會含有一些有機質,一般含粗蛋白可達12.4%、含鈣24.5%-26.5%。使用時也應注意防止蛋殼污染。
作者:
胡明上
時間:
2007-11-11 20:03
好,總結性交流經驗,受益匪淺。
作者:
cj630
時間:
2007-11-11 21:15
歸納得很好,非常感謝你的分享。
作者:
小李探花
時間:
2007-11-13 18:47
標題:
非常感謝
非常感謝
好資料!
順便問一下沙門氏菌引起的肝臟壞死是脂肪變性嗎?
作者:
小李探花
時間:
2007-11-15 21:15
多謝樓主啊
好資料
作者:
huangaiguo1984
時間:
2007-11-16 10:22
不錯,值得收藏!!!!!!!!!!!!!!!1
作者:
kinofar
時間:
2007-11-20 19:43
標題:
好東東,大家認真學習哦
好東東,大家認真學習哦
作者:
流星宇
時間:
2007-11-20 20:22
好東東,大家認真學習哦
作者:
libiao
時間:
2007-11-22 17:43
好資料啊,整理得很詳細哦,好好學習!
作者:
蛻演
時間:
2007-11-25 13:54
樓主的病理知識太強了.
能推薦一些病理方面的資料嗎?
謝謝!!!!!!!!
作者:
快樂王子
時間:
2007-12-22 10:34
真是精英薈萃啊!我都學習記錄了,哈哈:tiaotiao: :tiaotiao:
作者:
liumei314
時間:
2008-1-3 16:17
真是好貼,收藏了:hihi:
作者:
lyczhn1
時間:
2008-1-22 22:25
高手啊,努力學習ing!
希望能陸續看到您的總結!
作者:
孫福道
時間:
2008-1-26 20:46
你這是轉別人的吧,,呵呵,,
你轉別人的吧
作者:
zfaizhuzhu
時間:
2008-1-26 21:01
在什么地方看過啊 :gongsi: :gongsi:
作者:
碧海蘭天
時間:
2008-1-26 21:54
標題:
無私奉獻
非常感謝,樓主的無私奉獻。
作者:
雄鷹
時間:
2008-1-26 23:21
:xuehu: 精彩記下了
作者:
吠聲天外
時間:
2008-2-22 21:08
樓主看來是費了一番苦心。
感謝分享。
作者:
qjandw
時間:
2008-2-22 22:11
樓主太太感謝你了!!
我收藏了!!
+:xuehu: :xuehu: :xuehu:
作者:
伯虎再點誰
時間:
2008-3-25 00:20
借鑒學習了。。。。。。。。。。。。
謝謝。。。。。
作者:
bluefeng2005
時間:
2008-5-1 18:27
good,good .good:xuehu:
作者:
725fa5acb719d45
時間:
2008-5-1 19:01
非常具體!非常全面!非常感謝!
作者:
wodemeng
時間:
2008-6-7 12:20
歸納得很好,非常感謝你的分享
作者:
我是大樂
時間:
2008-6-15 15:37
辛苦樓主了,支持一下!:tiaotiao: :tiaotiao:
作者:
qjandw
時間:
2008-7-9 10:41
不錯,挺有深度!:xuehu: :xuehu:
作者:
iamwuzhiqiang
時間:
2008-7-9 21:15
非常感謝!!!!!資料很好!!!
作者:
dongbaihua2000
時間:
2008-7-19 18:57
值得關注的資料
作者:
GSG9
時間:
2008-7-23 21:59
說的好啊樓主 收藏了
作者:
zwj
時間:
2008-7-23 22:21
真的是好資料,感謝提供。:lairen:
作者:
GSG9
時間:
2008-7-28 00:03
看了很張見識 收藏了
作者:
guaiguai
時間:
2008-8-27 15:50
:liuhan: :liuhan: :liuhan:
作者:
guaiguai
時間:
2008-8-27 15:51
看的好累哦^^^^^^^^^^^^^^^^^^^^^^^^66
作者:
sml521baobao
時間:
2008-11-1 19:04
很感謝有這樣好的資料……@@001: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8-11-28 15:27
多謝各位的支持!!!
作者:
滿天飛禽
時間:
2008-12-29 20:24
不錯;;;;;;;;;;;;;;;;;;;;;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2-18 13:44
共分享,多支持,多支持。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2-18 21:15
ha ha ha!!!!!!!!!!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3-2 13:02
@@007:@@007:!!!!!!!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3-14 21:59
共同分享!!!!!!!
作者:
k968968
時間:
2009-3-19 00:46
感謝分享,學習并收藏了
作者:
107459641
時間:
2009-3-24 12:12
真有實力啊 哪弄這些好東西啊!
作者:
chnrabbit
時間:
2009-3-24 12:51
這資料太好了,十分需要學習,不過能詳解些個人使用的見解就最好了。
作者:
hh_lu
時間:
2009-3-26 13:54
先謝謝樓主哈,那個胸腺有區別的那么準確嗎?那以后得好好看看了啊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4-30 16:24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
ruian
時間:
2009-4-30 22:23
很好,回復,標記下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5-12 20:39
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作者:
jlchunjian
時間:
2009-6-16 20:10
經驗很好,關鍵是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否則人云亦云就迷失自我了。
非常感謝樓主的東西!!!!!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9-8-28 22:15
共同進步!!!!!!!!!
作者:
luhui313
時間:
2009-9-1 12:32
不錯的資料!!!!!!!!!!!!!!!!!!!!!!!!!!!!!!!!!!!!!!!!!!!!!!!!!!!!!!!!1
作者:
林瑞2008
時間:
2009-9-9 17:11
太深了。。。得好好看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1-28 23:04
共同學習
[ts]qiaoshifeng 于 2010-1-28 23:06 補充以下內容[/ts]
能幫助大家是我最大的快樂。
作者:
muwei072
時間:
2010-1-29 11:22
學習了。實踐中對照著試試。哈哈
作者:
junlee168
時間:
2010-1-29 13:09
路過,值得學習學習!
作者:
冰冰凌淞0205
時間:
2010-1-29 13:35
不錯很好的資料 下載了 感謝樓主分享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1-29 13:42
gong tong xue xi
作者:
吉星高照
時間:
2010-1-29 13:53
對胸腺的病變總結倒是頭一次見到,若是樓主自已的經驗所得,值得同行借鑒。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1-29 14:53
共同學習
作者:
ruiangulai
時間:
2010-1-29 15:52
很好的資料,謝謝分享
作者:
cramm
時間:
2010-1-29 16:07
很好的資料,謝謝分享
作者:
Syau.鋒
時間:
2010-1-29 20:29
經典,頭一次看到,學習了!謝謝樓主:xuehu:
作者:
古文勝
時間:
2010-1-29 21:28
支持 好的交流資料,學習了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1-30 17:07
多謝支持!!!!!
作者:
czc
時間:
2010-1-30 17:42
很好,支持.
作者:
asw
時間:
2010-1-30 18:05
先收藏了,謝謝樓主提供的資料。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1-30 19:41
多謝支持!!!!!!
作者:
阿凡達
時間:
2010-1-31 01:33
真是資料中的極品 學習了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1-31 09:45
呵呵呵呵!!!!!!
作者:
sunmanji
時間:
2010-1-31 09:54
h呵呵,學習了
作者:
chen_xuxu
時間:
2010-1-31 11:05
分門別類歸納總結,很好的資料!
作者:
新鄉大北農
時間:
2010-1-31 11:09
支持啦 呵呵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2-1 10:02
多謝支持!!!!!!
作者:
liukai721026
時間:
2010-2-1 10:27
不錯,今天又學新知識了。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2-1 22:15
:)3:!!!!!
作者:
jackin_han
時間:
2010-2-1 22:32
好!頂上~~~
作者:
她鄉石屋
時間:
2010-2-2 09:19
謝謝樓主,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
林瑞2008
時間:
2010-2-2 15:57
學習記錄了,好東西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2-3 11:56
:)3:!!!!!!
作者:
steve98
時間:
2010-2-3 13:21
好資料,正是需要的
作者:
sylyl
時間:
2010-4-23 15:21
謝謝樓主,學習了
作者:
love51
時間:
2010-4-23 15:23
好資料 總結的很好
作者:
風亭雨竹
時間:
2010-4-23 16:34
辛苦樓主啦~
謝謝拿出來分享~
作者:
0any
時間:
2010-6-9 17:02
學習了!!
作者:
king211314
時間:
2010-6-9 22:49
那個胸腺看病的有沒有根據? 我覺得有點懸
作者:
xxc1963
時間:
2010-6-11 10:00
樓主和幾位朋友的資料非常好
作者:
丁娟
時間:
2010-7-19 08:24
很實用,有學習了一下!
作者:
meng4527
時間:
2010-7-20 20:26
回復
1#
qiaoshifeng
請問你說的是幾周的雞啊?
[ts]meng4527 于 2010/7/20 20:27 補充以下內容[/ts]
回復 qiaoshifeng
請問你說的是幾周的雞啊?
meng4527 發表于 2010/7/20 20:26
就是第一個胸腺的是幾周的雞能看出來啊
作者:
731717718
時間:
2010-9-1 13:48
GOOD.正是我學習的知識哎
作者:
walkman112
時間:
2010-9-1 15:11
很經典,謝謝,受教了。
作者:
qiaoli231
時間:
2010-9-1 15:15
謝謝分享啊,太好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