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雞呼吸道病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漫步    時間: 2007-9-12 21:32
標題: 雞呼吸道病防治
蛋雞、肉雞、種雞疾病中,以呼吸道癥狀為共同特征的疾病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疾病導致了蛋雞、種雞的產蛋量明顯下降;有不同的死亡率,肉雞死亡率較高,有些出現花斑腎,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概括起來,這些疾病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非典型新城疫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45%左右。該病主要發生于已經進行了雞新城疫免疫但抗體水平不高或不均衡的雞群,有新城疫母源抗體的雛雞群和常有本病發生而飼養管理水平較差的雞場。從病例的實際情況來看,發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雞群,日齡多在30日齡、80日齡和200日齡左右。   1.臨床癥狀:產蛋雞常見以呼吸道癥狀為主,呼吸困難,張口伸頸,發出“咕嚕”聲;有些病雞排出黃綠色糞便,常有零星死亡;產蛋量和蛋的品質下降,種蛋孵化率降低;有些病程長的雞還表現出歪頭、扭頸、角弓反張等神經癥狀。   商品肉雞一般發生在2次免疫前后,30日齡左右。發病率有時會最高可達85%,死亡率15%~80%,多呈散發,傳播較慢。癥狀和病變差異很大,多數表現程度不同的呼吸啰音,打噴嚏,食欲減少或廢絕,病程稍長者則出現歪頭、扭頭、轉圈、角弓反張等神經癥狀。病程持續時間長,患病期間雞群中總有少數雞不斷的零星死亡,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極易被誤診為慢性呼吸道病或傳染性支氣管炎。   2.病理變化:雞群精神狀況不佳、生長發育遲滯。多數病死雞剖檢時病理變化不明顯,肉雞常見喉頭粘膜有散在性或彌漫性出血;部分病雞腺胃乳頭和十二指腸粘膜有出血點;也有部分病雞腎臟有尿酸鹽沉積,腦膜和腦組織充血。蛋雞病變主要在喉頭、氣管充血、出血,粘液增多,少量病雞的腺胃粘膜、乳頭有少量出血點以及肌胃角質膜下有出血斑。   3.處理意見:   (1)培育體重達標、均勻度好的雞群是防止各種疾病發生的前提,只有合格的雞群,才能確保抗體的均勻有效,保證各項免疫的順利進行。   (2)確保雛雞來自于健康的種雞,因此必須選擇信譽好、產品質量高、技術服務完善、經濟實力強的供雛單位,保證順利渡過育雛期。   (3)制定科學有效的免疫程序。確保抗體有效、高效,避免出現免疫空白。①重視1日齡的免疫工作。但經過長途運輸的雞群,必須讓雞群適應雞舍環境后隔日再免,以避免造成呼吸道的損害,影響免疫效果。不管母源抗體水平如何,此項免疫不能省略。雖然剛孵出的雛雞有母源抗體的保護,但是未經疫苗免疫的雛雞呼吸道和消化道無局部免疫力,并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健全,所以,1日齡用弱毒苗作基礎免疫還是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使一部分雛雞獲得主動免疫力,包括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力,還可以降低二免的副反應。②使用正確的免疫方法。育雛階段盡可能采用滴鼻、點眼的方法,在4周后采用噴霧的方法,好處在于更能增強粘膜的局部免疫力,并且范圍更廣。盡量少用飲水法,因為飲水法易受水質、水量、疫苗量、PH值等的因素影響,造成免疫失敗。③定期做好免疫監測工作,發現抗體水平偏低或參差不齊時,應分析原因并對免疫程序作適當調整,及時加強免疫。免疫監測的HI試驗能大體反映體液免疫中其它抗體的出現、增長和消長規律,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地說,HI效價在6以上時,可以避免大量的死亡損失,8以上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損失,10以上基本上可避免產蛋的急劇下降。④正確了解抗體的消長規律,有利于正確判斷雞群健康狀況。無論雞群在育雛階段做了何種免疫,在前3周抗體總是呈下降趨勢,3周后抗體回升。因此育雛階段必須封棟飼養,認真做好帶雞消毒工作,以防病毒“乘虛而入”。   (4)加強生物安全措施。采取各種手段,防止病毒的傳入和交叉感染,阻斷傳播途徑,認真做好環境的治理和消毒工作,消滅病毒。加強飼養管理,提供雞群全價飼料日糧、舒適的環境條件(通風和溫濕度),減少環境應激,以提高雞群的綜合抗病能力,提高機體對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應答,減少非典型新城疫的發生。 二、大腸桿菌病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30%左右。本病主要發生在集約化養雞場,不同品種、性別、日齡均對本菌易感。特別是幼齡雞發病最多,如處于污穢、擁擠、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過冷過熱或溫差很大,有毒有害氣體長期存在,飼養管理失調,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體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應激等均可促使本病的發生。   1.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1)雞胚和雛雞早期死亡。該病型主要通過垂直傳染,病雛突然死亡或表現軟弱、發抖、昏睡、腹脹、畏寒聚堆、下痢(白色或黃綠色),個別有神經癥狀。   (2)急性敗血癥。本病常引起幼雛或成雞急性死亡。特征性病變是肝臟呈綠色和胸肌充血,肝臟邊緣鈍圓,外有纖維素性白色包膜。   (3)氣囊病。氣囊病主要發生于3~12周齡幼雞,特別3~8周齡肉仔雞最為多見。     (4)心包炎。大腸桿菌發生敗血癥時發生心包炎。心包炎常伴發心肌炎。心外膜水腫,心包囊內充滿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粘連。   2.處理意見:   (1)科學飼養管理,雞舍溫度、濕度、密度、光照、飼料和管理均應按規定要求進行。   (2)加強消毒工作,種蛋、孵化廳及雞舍內外環境要搞好清潔衛生,并按消毒程序進行消毒,以降低種蛋和雛雞感染大腸桿菌的幾率,避免污染孵化室;防止水源和飼料污染,飲水中應加消毒劑,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劑;采用乳頭飲水器飲水,水槽料槽每天應清洗消毒;滅鼠、驅蟲。   (3)提高雞體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或優勢菌株)多價滅活佐劑苗。同時搞好其它常見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三、傳染性支氣管炎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10%左右。本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生,但以雛雞和育成雞多發。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點是發病急、傳播快。   1.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本病在臨床上有三種類型,即呼吸型、腎型、腺胃型。   (1)呼吸型傳支。雛雞多發,發病后以呼吸困難為特征,有的呈張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頭。病雞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雞只開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線上升,約1周后死亡率開始下降。成年雞發病呼吸道癥狀不明顯,但是產蛋明顯下降,產出畸形蛋,蛋殼粗糙,蛋的質量差,蛋黃與蛋清分離,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產蛋逐漸恢復。   (2)腎型傳支。以20日齡左右的雞多發,發病雞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癥狀不明顯,或呈一過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線上升。死后變化以腎的變化最為明顯,腎臟高度腫脹、蒼白,由于尿酸鹽的沉積,呈“花斑腎”樣。死亡率可達10~20%。   (3)腺胃型傳支。40~80日齡的雞多發。雞群發病傳播速度較上述兩型要慢,病雞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癥狀,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癥狀明顯且嚴重,下痢。死亡比較緩慢,但拖延的時間長,可達20天以上。死亡的雞非常瘦是明顯的特點。解剖后的變化以腺胃的變化最為特征,腺胃腫脹明顯,有的可呈圓形;胃壁增厚,腺胃乳頭周圍出血。   2.處理: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病毒病,治療上沒有特效藥物。在發病時給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雞白痢、大腸桿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繼發感染。關鍵是搞好預防工作。呼吸型傳支可用新城疫傳支二聯苗;腎傳支和腺胃型傳支可選擇油乳劑滅活苗進行免疫。 四、慢性呼吸道疾病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10%左右。該病是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臨床上見到的發病應激因素主要是:在春、秋季,晝夜溫差較大的時候;雞舍通風不良,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過高的時候;飼養密度過大的時候;多種疾病發生時,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鼻炎等病發生時,可繼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當雞齡過小時即便是正常的氣霧免疫也可容易激發本病。   1.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本病的特點是發病急,傳播慢,病程長。在沒有其它疾病發生時,在雞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雞眼睛流淚,甩鼻,顏面腫脹;眼睛流淚多為一側性,也有雙眼流淚的。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轉為慢性,雞的食欲時好時壞,眼內有干酪樣滲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嚴重時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數雞由于喉頭阻塞窒息而死。本病發生后常繼發大腸桿菌病,尤其是在肉雞更加明顯,解剖后可見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有的還出現卵黃性腹膜炎的病理變化。   2.處理意見:針對發生的原因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五、低致病性禽流感   占所有呼吸道疾病的5%左右。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功能障礙為主的疾病或疾病綜合癥。由于受毒株毒力、禽只敏感性、并發癥及飼養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禽流感的癥狀、病變以及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異。盡管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是低致病力毒株,本身并不一定造成雞群的大規模死亡,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雞群的免疫力下降,對各種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發生繼發感染,因而對養雞業的危害也很嚴重。   1.臨床癥狀:病雞眼睛紅腫、流淚、分泌物增多,慢性感染的往往造成單側眼睛失明,頭和臉部水腫,冠和肉髯腫脹、邊緣有紫黑色壞死點,咳嗽、打噴嚏等。   2.病理變化:剖檢皮下膠樣浸潤,頸部皮下、冠、肉髯和眼瞼浮腫,喉頭、氣管充血、出血;腺胃粘膜及乳頭出血,肌胃角質膜下出血;胰腺有壞死斑點,典型的腹膜炎,有大量干酪樣滲出物;卵巢、輸卵管、卵子充血、出血,泄殖腔充血、出血、壞死。這些癥狀和病變中任何一種都有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   3.處理意見:懷疑禽流感、新城疫混合感染時,要注意的是不能緊急接種新城疫Ⅰ系疫苗,因為禽流感感染時緊急接種新城疫Ⅰ系疫苗,往往會造成雞群的大面積死亡。此時應接種Ⅳ系疫苗,并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病毒感染的藥物,同時接種禽流感滅活疫苗。   做好對一般病毒性傳染病的常規預防措施,尤其注意對進入雞場的車輛及物品的徹底消毒工作,防止禽流感病毒進入雞場內。堅持在雞舍內進行定期的常規消毒,在疾病的流行季節,必須做到每天一次。切實做好對雞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病的免疫工作,有助于提高雞群對禽流感的抵抗力。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病毒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雞群感染禽流感。   對雞群接種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能有效地預防禽流感的暴發。建議的免疫程序:肉雞10~15日齡免疫一次,每只肌肉注射0.3毫升;種雞及蛋雞一般可在10~15日齡免疫一次,每只肌肉注射0.3毫升,開產前約一個月再進行二免,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如有必要,可在70日齡前后及42~46周齡之間各再免疫一次。 [ 本帖最后由 szhilei 于 2007-9-12 21:47 編輯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