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豬營養性肝壞死和桑葚心 (Dietetic Hepatosis and Mulberry Heart Disease Of Piglets) 營養性肝壞死和桑葚心是豬的硒和VE缺乏癥最為常見的病型之一。據報道,在喂飼高能量日糧(玉米、黃豆、大麥等)的條件下,由于VE和硒含量皆低下,致使生長迅速,發育良好的肥育豬最易發生本病且多與肌營養不良癥(白肌病)相伴發。
肉用仔雞蒼白綜合征(Pale Syndrome of Broilers) 本病多發于12~30日齡肉用仔雞,50日齡后不再發生,發病率可達20%~33%,主要表現為翅羽基部不全斷裂,斷裂羽毛與體軀垂直,如同飛機螺旋槳一樣,故又稱螺旋槳病。生長良好的雞,突然出現軟腳,蹲地啄食,進而兩腳癱瘓,完全不能站立,側臥,兩腿軟,一側或一前一后叉開躺臥。典型特征是腺胃炎癥,腺胃和肌胃交界處出血,乳頭糜爛出血,肌胃萎縮。本病很容易與非典型性雞ND混淆。但注射ND疫苗緊急接種后,死亡更多。
胎衣滯留和流產(Retained Placenta and Abortcon) 近年來人們注意到,在低硒地區母牛、母羊經常發生流產、胎衣滯留。曾志明等對某奶牛場進行了調查,發現85頭中有12.23%發生流產。患牛一般不出現任何先兆而發生流產,有的病牛先出現陰唇紅腫,陰道內有數量不等的黏液,流產過程短,速度快,出現預兆1h流產,預兆時間長,胎兒有可能存活,否則為死胎,所有流產母牛發生胎衣滯留。經查該場牛飼料中含硒0.01mg/kg以下,GSH-Px活性下降,患病牛群血硒濃度下降,產前20天每牛給予50mg硒、17mgVE可有效減少胎衣滯留和流產發生率。據研究,當硒濃度在0.02~0.05mg/L時,牛群中胎衣滯留占51%,而血硒濃度在0.08~0.1mg/L時,胎衣滯留僅9%,飼料中含硒0.1mg/kg時發病率降低。